全文版
2012.07.22








近期活動

2012 年「青年尬科學-聽、說、讀、寫 大擂台 PK 競賽」(7/31截止)
沙灘、海洋、fudafudak 永遠的天堂 年度音樂晚會暨文件展
飛閱台灣─空拍環境影像展(6/1-11/30)
洄瀾海洋環境教育影展(7/13~8/24每週五)
氣候變遷之衝擊、調適措施南區座談會(7/24截止)
2012第11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小農與永續發展』
聽診器與鏡頭下的大地-從守護大城溼地談起 《退潮》紀錄片放映‧詩朗誦對談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袋裡乾坤:鵲鴝媽媽的巧思

作者:蔡是民

前些日子,把常用的綠色背包,帶到家裡山上那一畝田的旁邊棚架上掛著,因為背包長年承受我喜愛負重的習慣,背帶已有斷裂的痕跡,為求安全,我換了一個背包,原來這個背包我想放在田邊,仍可收納一些紙袋或雜物,還有我那個總愛上山來為果樹套袋或是三不五時來田裡採收的老婆,可以讓她順手就有東西可當容器。

不料,僅隔約4~5天,當我再上山,發現那袋子的底部裡竟已築了兩個巢,是用細的,類似細草根編織構築,看起來柔軟、溫暖,非常的精巧,回家趕快告訴對鳥類有興趣的老婆。果然她聽了覺得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直問:「真的嗎?在那裡?前幾天新聞有報導,大學生放春假,回來發現晾的衣服褲管有鳥來築巢,沒有想到我們也會遇上,快帶我去看。」於是我們一起來到山上的棚架,老婆特地帶了相機來紀錄,她直呼太神奇了!

精采內文

 

讀〈石蜂的苦難〉

作者:楊家旺

今天看了法伯第三冊第七章〈石蜂的苦難〉,有一段敘述挺有趣的:「天色一晚,如果蜂房尚未封閉起來,高牆石蜂便躲進去過夜。牠低著頭,腹部的尾端還露在外面,這種習慣是棚簷石蜂所沒有的。高牆石蜂的休息是一種近似於工作的休息,牠這樣的姿勢是為了堵住儲蜜倉庫的入口,防止黃昏或者夜晚時,有強盜搶劫牠的財寶。」高牆石蜂將自己的身體當成暫時性的塞子,堵住尚未密封的出入口,以防強盜或寄生,很實際,但想像起來也很滑稽。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高牆石蜂的休息是一種近似於工作的休息」,很美的形容,極富文學味道。

          【讀〈石蜂的苦難〉】攝於婆羅洲

精采內文

 

郭英釗和他設計的綠圖書館

藍天下的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那瑪夏的午後,倚坐在民權國小的圖書館裏,看著陽光烙下的圖騰,隨著木造結構的線條紋理緩步移動;書本的墨水味、融合著柳杉帶來的森林氣息,隨著微風徐徐穿越山谷,進到這樣的一個綠色閱讀空間,彷彿著定成為自然與人文結合的交響詩中,一個必然到來的音符。

位於高雄山區的民權國小圖書館,不只美得像一首歌,也是台灣第一座達到「淨零耗能」要求的校園圖書館。它是郭英釗建築師的最新作品,也是他十年來第四座綠色圖書館;不但最新,更結合了亞熱帶與溫帶建築的優點,成為往後綠色圖書館的新典範。

精采內文

 

【水資源地圖】供水減少

瑪姬‧布拉克(Maggie Black)、珍奈特‧金(Jannet King);譯者:王惟芬

大約有1/5的水來自地下含水層,這些地下蓄水庫的水量有些會因為雨水滲透土壤和岩石而獲得補充,但有些地區的降雨量少,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而這些無法再生的「化石水」目前正不斷被開採。

儲存在地下含水層的實際水量難以估計,而且目前的用水數據也不完整,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世界上有許多地方都任意抽取地下水。主要是因為近年來灌溉用水需求提升,對水的消耗相當龐大。由於抽水技術相對便宜,而且費用低廉,也沒有太多法規的限制,因此光是在印度,就有超過2千萬口豎井被農民抽水。如今印度抽取的地下水是1960年代的5倍,導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因為現有的水井不斷乾涸,必須挖得更深或開鑿新井,使得新水源的尋找變得更加困難。

精采內文

袋裡乾坤:鵲鴝媽媽的巧思

作者:蔡是民

前些日子,把常用的綠色背包,帶到家裡山上那一畝田的旁邊棚架上掛著,因為背包長年承受我喜愛負重的習慣,背帶已有斷裂的痕跡,為求安全,我換了一個背包,原來這個背包我想放在田邊,仍可收納一些紙袋或雜物,還有我那個總愛上山來為果樹套袋或是三不五時來田裡採收的老婆,可以讓她順手就有東西可當容器。

不料,僅隔約4~5天,當我再上山,發現那袋子的底部裡竟已築了兩個巢,是用細的,類似細草根編織構築,看起來柔軟、溫暖,非常的精巧,回家趕快告訴對鳥類有興趣的老婆。果然她聽了覺得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直問:「真的嗎?在那裡?前幾天新聞有報導,大學生放春假,回來發現晾的衣服褲管有鳥來築巢,沒有想到我們也會遇上,快帶我去看。」於是我們一起來到山上的棚架,老婆特地帶了相機來紀錄,她直呼太神奇了!

再隔幾天再去看,母鳥下了一個蛋在左邊的巢裡,老婆帶了相機拍了之後趕快離去,因為不敢久留以免母鳥會有棄巢的情形發生,老婆把蛋的照片拿去和對田野調查經驗豐富的鳥友討論,那鳥蛋是淺綠色且雜有斑點,經仔細的討論和比對,謎底揭曉,是鵲鴝媽媽下的蛋,再隔兩天去看發現又下了一個蛋,據鳥友指導老婆說不要太頻繁出現在附近,因為怕有人的氣味,母鳥會有感覺,而且也怕引來貓、蛇等動物,成為鳥蛋或雛鳥的天敵。

這樣每次約隔兩天下一個蛋,總共下了四個蛋,我總是在清晨起床之後,先去觀察,像報馬仔一般告訴老婆和孩子,老婆負責拍照紀錄,並詢問鳥友,有一次大嫂上山看見鵲鴝媽媽從袋子裡飛出來,接著有一天老婆上山去為南瓜花授粉,驚動了母鳥,咻---飛出一隻鳥,眼尖的老婆認出是鵲鴝,這下確認是鵲鴝的鳥巢了。

四個鳥蛋未孵出時,今年雨水充沛,巢裡竟然長出10公分左右的土香草,經詢問鳥友是否移除?建議不需去拔除,以免母鳥驚覺有人來過,反而可能會棄巢,於是依照建議沒有去動鳥巢,繼續觀察紀錄:

據估算約在21天左右,清晨上山看見第一隻雛鳥破殼而出,我們用相機紀錄下來,當天下午第二隻雛鳥也成功破殼,黃口小鳥捲曲在巢裡,遇有聲音會張口乞食,因為不敢太頻繁觀察,第三隻鳥出來時沒有詳細紀錄,但第四個蛋沒有孵出來。

為了不敢太頻繁的觀察,鵲鴝築巢的消息只敢口述與親友分享,不敢帶他們到現場觀察,老婆則是拍了照帶到辦公室與同事分享,大家一起見證雛鳥成長的過程。

隔了約兩個星期,我從台北回來,上山觀察時,發現雛鳥不見了,只留下未孵化的鳥蛋,有種喜悅感,雛鳥終於長大了,可以自謀生活了。

門口常有鵲鴝來鳴唱或覓食,因為我喜歡種樹,這裡也有可以讓鳥有棲息的空間,也許初長大的鵲鴝雛鳥也會和媽媽一起在附近出現吧!

Top

 

讀〈石蜂的苦難〉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W:

今天看了法伯第三冊第七章〈石蜂的苦難〉,有一段敘述挺有趣的:「天色一晚,如果蜂房尚未封閉起來,高牆石蜂便躲進去過夜。牠低著頭,腹部的尾端還露在外面,這種習慣是棚簷石蜂所沒有的。高牆石蜂的休息是一種近似於工作的休息,牠這樣的姿勢是為了堵住儲蜜倉庫的入口,防止黃昏或者夜晚時,有強盜搶劫牠的財寶。」高牆石蜂將自己的身體當成暫時性的塞子,堵住尚未密封的出入口,以防強盜或寄生,很實際,但想像起來也很滑稽。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高牆石蜂的休息是一種近似於工作的休息」,很美的形容,極富文學味道。

          【讀〈石蜂的苦難〉】攝於婆羅洲

雖然法伯常以「本能的無知」來形容這些蜂類,但法伯也常用近乎擬人的筆法,描寫蜂類充滿智慧或情感的行為,上頭那段文字就給我這種感覺。W,今天午后,由於天氣太熱,所以還不想進雨林去觀察,就決定先到國家公園的展覽室去參觀。我走進展覽室,參觀了一回會兒,偶然抬頭,看見展覽室牆面有十二個一模一樣、像圖騰的雕窗,在同一位置,有十一個殘留的蜂類泥巢。妳可以看看我附上的照片,這十二張雕窗圖騰的左眼洞旁,幾乎百分之百同一相對位置上,竟都有狩獵蜂泥巢的殘跡。這應該可以證明築巢的蜂類具備記憶與判別環境的能力,祂們顯然看得出圖騰的外觀長什麼樣子,也記得或偏好在同一相對位置築巢。這一有趣的發現,讓展覽館刻意擺示的標本和文字說明,都相形失色。這個展覽館最精彩,也最吸引我的,竟是那些狩獵蜂所創造的巢穴,像隱示了某一種大自然的什麼秘密似的。當然,祂只示現了一小部份,好像刻意不明確,彷彿天啟的幽微,只透出一絲絲光芒,引人遐思。

W,我開始懷疑,那十二個圖飾不是普通圖飾,而是深具意涵的圖騰。我相信這些圖騰能和蜂類溝通,能吸引蜂類在圖騰固定的位置築巢,為什麼是那個位置呢?也許蜂類明白,這種明白很可能是無意識的,但也就是這種無意識的明白與執著,讓這一切有了宗教的味道。我彷彿闖入了某一種很古老的文明裏,看到了一種極為神秘的宗教儀式,我不明白所以,但我深受感動。

雨林是一個充滿奇魅的地方。也可能是這個緣故,才會讓那些台灣來的昆蟲觀察家們,回到台灣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提不起勁去觀察昆蟲,但是他們又往往說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很有宗教的神秘意謂在裏頭。雨林的昆蟲並不比台灣野外容易看見,但是觀察一整天還是收穫豐富。這裏的昆蟲總是具有神乎奇技的偽裝或擬態技巧,以致於昆蟲觀察家每每發現祂們都忍不住發出讚嘆。這裏的昆蟲、這裏的氛圍,就是有一種令人產生迷惑與迷戀的魅力。

我幾乎可以這麼說,在雨林拍到的昆蟲,我既不會知道祂們的學名,也不會知道祂們的中文俗名,但我卻還是能夠被強烈地吸引,並一步步前進。我搜尋每一片可能是昆蟲的葉子、每一塊可能是昆蟲的地衣碎斑、每一段可能是昆蟲的枝條、每一朵會幻化成昆蟲的花……

我發現,這裏的昆蟲所散發出的魅力,是不需經過任何解說員解說的,甚至不應該由經驗豐富的人指出這片葉其實不是葉,而是昆蟲;還是這塊地衣、這朵花,不是地衣和花,而是昆蟲。應該讓人們自己去找、去探索、去發現,一旦確認了某一偽裝精湛的昆蟲在何處時,那種興奮、感動、想找人分享的心情,絕對是雨林給認真觀察的人們最大的回饋。

W,我有些後悔沒有排除萬難讓妳和兒子一起與我到雨林。我相信,雨林的魅力不會只是觀察昆蟲,而是五官同時在緊張與放鬆之間獲得自由與開放。雨林的空氣對皮膚造成的感觸、雨林所有生物的合奏給聽覺帶來的感受、動植物散發出來的味道……,彷彿讓我們突然意識到,究竟,我們的官能沉睡了多久啊。

我相信這是在愈來愈都市化的今天,愈來愈難得到的感受與享受。我很擔心雨林目前的破壞速度,會讓咱們的兒子這一輩長大後再也感受或享受不到雨林的奇幻與魅力,他們的五官將不再自由,他們再也無法在森林裏突然撞見生物。這些迷人偶遇,如果少了,人生將會過成怎樣?

這是雨林之旅的第七天,我覺得自己的體內細胞似乎都已飽含雨林的能量。我的身體,感覺上已是屬於雨林的身體了。不過,這麼一來,我也很擔心,會不會在我回到台灣後,反而感官異常的不適應都市的空氣。但不管如何,W,此刻我的感覺是,體內的細胞們都因呼吸著雨林的氣息,而感到非常地愉快。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郭英釗和他設計的綠圖書館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藍天下的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

那瑪夏的午後,倚坐在民權國小的圖書館裏,看著陽光烙下的圖騰,隨著木造結構的線條紋理緩步移動;書本的墨水味、融合著柳杉帶來的森林氣息,隨著微風徐徐穿越山谷,進到這樣的一個綠色閱讀空間,彷彿著定成為自然與人文結合的交響詩中,一個必然到來的音符。

全台首座 淨零耗能校園圖書館

位於高雄山區的民權國小圖書館,不只美得像一首歌,也是台灣第一座達到「淨零耗能」要求的校園圖書館。它是郭英釗建築師的最新作品,也是他十年來第四座綠色圖書館;不但最新,更結合了亞熱帶與溫帶建築的優點,成為往後綠色圖書館的新典範。

郭英釗建築師設計的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其實不是現在已成北投溫泉區著明景點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而是同樣位在陽明山麓的北市圖石牌分館。但是在當時在北市圖館長曾淑賢的支持下,一棟融入地景、遇樹則退,具有北投濃濃的日式木屋風格的北投分館,反讓郭英釗成為全台第一棟鑽石級圖書館的設計者。

「北投圖書館讓我回去尋找,過去台灣其實很成熟,但現已快失傳的木造建築技術。」郭英釗說,北投圖書館落成之後,在台灣也開始有愈來愈多的木造建築出現,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郭英釗對大型木造建築的嘗試,後來也在2011台北市花卉博覽會綻放,至今參觀人潮不斷的花博新生三館:夢想館、未來館與生活館,正是郭英釗和他所屬的九典建築事務所的作品。至今,郭英釗某一部份的媒體知名度,也是因為那陣子經常上談話性節目,為建築旁生態池裏具淨化水質功能空心菜來辯護。

在花博告一段落後,郭英釗的另外一個作品,卻是完全顛覆他原先所信仰的思維。「我一直認為建築應該是要通風,但當接下太陽圖書館的委託,過程完全是痛苦的。」郭英釗苦笑的說。2011年落成的太陽圖書館,位於台北市的青年公園,雖然和北投圖書館一樣,同樣是座在公園裏的圖書館,但太陽圖書館卻不強調開窗,而是強調絕緣。

郭英釗回憶說,當初這件案子的委託人來參觀市圖北投分館時,一直說整棟建築在漏風。「我那時想漏風有什麼關係,代表通風很好啊」但當他進一步了解德國的建築,了解在溫帶的氣候下,如果房子的絕緣作的不好,將會帶來極大的能源損失,就能理解德國人對於房子如何保溫的重要性。

超規格絕緣設計 將熱擋在牆外

德國的設計來到台灣,一樣是絕緣材質,但在德國是保溫,在台灣卻是強調是用絕緣的方式把熱隔在外頭。屋頂的隔熱層厚達三十公分,牆壁隔熱也有十二公分,讓熱傳達係數(U值)平均達0.49,最好的地方甚至只有0.15。這樣的絕緣性,使得這棟圖書館夏天維持在攝氏23度、冬天維持在18度。

雖然郭英釗仍然強調,他還是喜歡建築是可以自然通風的,但太陽圖書館對絕緣的要求,也讓他在接下來的建築設計上,有更多關於絕緣性的考量。剛落成的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或是整座民權國小的校園,就是結合通風與絕緣的設計。

當校舍在作屋頂隔熱工程時,郭英釗曾帶著我站上屋頂,踩踏在大約到小腿肚的隔熱材上,光用猜的也知道這與日間吸熱夜晚放熱的水泥屋頂大大不同。民權國小屋頂的絕緣設計,比台灣現有的建築外牆熱傳達係數嚴格三倍,幾乎與日本和德國等先進國家同等級。

郭英釗說,當初民權國小重建總顧問、也就是在成功大學建築處任教的林憲德教授建議,位於海拔八百米的新校舍,在冬天已接近溫帶氣候,建築需要很好的保溫功能,而夏天又能把亞熱帶酷熱隔絕在外。此時,太陽圖書館的絕緣概念正好可以用上,使得包括圖書館在內的三棟建築,都具有極佳的絕緣性。

但郭英釗也沒有放棄通風的要件,民權國小的圖書館除了最上方設計有浮力通風塔,溫度一高可開啟排出上昇的熱氣,整座圖書館各個方向都能開窗,讓圖書館成為一個自然的通風體。

而除了北市圖北投分館一樣是木構造建築,民權國小圖書館更進一步採用台灣本土的人造林中,為讓森林健康成長而疏伐的柳杉。已經將碳固化為木頭的杉木,建材本身的碳足跡是「負」的,只要建築持續存在,它就是一個固碳的建築量體。

走出以南鄒族男子會為發想的民權國小圖書館,這棟郭英釗建築自謙,是在台北辦公室想出來的建築,其實卻是他一趟又一趟走進原鄉與研讀史料,才融合成形。圖書館是追尋知識的殿堂,但由郭英釗蓋出的綠色圖書館,也是一部部厚實的綠建築知識庫,值得逐一走訪與啟閱。

有關那瑪夏民權國小的重建故事,以及其採用了那些當代的綠色科技,都可以在由國家地理頻道所拍攝的《那瑪夏環保小學》記錄片窺見一二。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原文發佈於GREEN綠雜誌第十六期

Top

 

【水資源地圖】供水減少

作者:瑪姬‧布拉克(Maggie Black)、珍奈特‧金(Jannet King);譯者:王惟芬

大約有1/5的水來自地下含水層,這些地下蓄水庫的水量有些會因為雨水滲透土壤和岩石而獲得補充,但有些地區的降雨量少,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而這些無法再生的「化石水」目前正不斷被開採。

儲存在地下含水層的實際水量難以估計,而且目前的用水數據也不完整,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世界上有許多地方都任意抽取地下水。主要是因為近年來灌溉用水需求提升,對水的消耗相當龐大。由於抽水技術相對便宜,而且費用低廉,也沒有太多法規的限制,因此光是在印度,就有超過2千萬口豎井被農民抽水。如今印度抽取的地下水是1960年代的5倍,導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因為現有的水井不斷乾涸,必須挖得更深或開鑿新井,使得新水源的尋找變得更加困難。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北非和阿拉伯半島,這地區在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的地形地貌和今日的旱地非常不同,當時形成的含水層目前正迅速被抽乾。利比亞耗資320億美元打造出一條「大人工河」(Great Man-made River),但僅能維持15至20年。

有許多城市非常依賴地下水, 因為相對於地表水,地下水比較不容易受到污染,更適合飲用。但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地層下陷,在沿海地區還會造成海水入侵,將地下水變成無法使用的苦鹹水。

我們不能再將地下水當作是補充地表水的無限量來源。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任務便是要永續管理地下水源,包括含水層水源的補充問題。在一些缺水地區,特別是農村,出現許多小規模的補充地下水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其他節水方式。

相關連結:

【水資源地圖】全球水量

【水資源地圖】缺水

【水資源地圖】需求上升

水資源地圖

The Atlas of Water
作者:瑪姬‧布拉克(Maggie Black)、珍奈特‧金(Jannet King)
譯者:王惟芬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出版日期:2012 年6 月1 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39951
裝訂:平裝
定價:280 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湯琇婷、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