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8.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缺水、人口暴增導致食物短缺 迫使全球轉為素食

堪薩斯州的一隻牛正在嚼食乾枯的小麥梗。堪薩斯州是這次破紀錄影響超過半個美國的乾旱受災區之一,此次乾旱預計將導致食物價格上漲。(照片由John Moore拍攝/ Getty Images提供)

世界頂尖的水科學家針對全球糧食供應提出嚴重警告:接下來40年,全球人口可能要改變飲食習慣為幾近素食,才能避免災難性的食物短缺。根據他們的研究,目前人類的20%蛋白質來源來自動物,但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需要調降到5%,好餵飽額外的20億人口。

這份報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年度世界水資源會議中公布。科學家表示,「聯合國預測這個世紀中葉我們必須增加70%的食物生產。這會對我們已經面臨 極大壓力的水資源施加更多的壓力,同時我們必須分配更多的水資源滿足全球能源供給-未來30年預期上漲60%,並增加新的供電給13億人。」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大豆玉米價格飆新高 新一波糧食危機正衝擊台灣
確保糧食安全 須有全新水資源思維
聯合國:2013為「國際水資源合作年」
圖解水資源地圖

深入報導|空白潮汐間的絮語(上)

作者:吳曉那(自由撰稿人)

真的,這裡一片空白,剛來到七股的海邊,眼睛都要習慣一下這樣空白的地景,樹不多,被一陣一陣的海風吹的矮矮的,沒有山當背景,連房子都小小的,很稀疏的站立在魚塭間,整片空白,不知己身在何處,來的遊客,往往「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就快速的開車走了。

儘管當地的漁民面對的是人口的流失、經濟的困難,「鳥比人重要嗎?」的疑問,仍時有所聞,但是也因為這塊空白之地沒有輕易的畫上一個工業區的區塊,至今,水波底下,仍然得以有細膩的生物成長的空間,潮汐來去,水波下仍安靜的長著水草、小蝦與浮游生物。許多在地文化,也仍在慢慢的修復、發展。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河川開發導致環境惡化,使得日本水獺數量越來越稀少,30年來不見這水中精靈的蹤跡,日本環境省宣布日本水獺從瀕危物種改為絕種物種。在越南,盜獵者覬覦著象牙,兩頭大象遭槍殺,象牙遭拔取,越南警方表示一定要追緝到嫌犯,以防止類似行為再度發生。

日本的諏訪湖菱角大量繁殖,遮住日照妨礙到其他水生植物生長,導致湖底環境惡化,船隻交通往來也受到阻礙,造成當地漁業人士的困擾。水質受到破壞,全台淨水場有兩處不合格,淨水場有消毒副產品超標的現象,環保署督導後已改善,未來建立標準化的篩選,飲水管理將會更加健全。遭天秤颱風重創後的蘭嶼變成廢墟,海底礁石打到岸上,全島大停電,船隻翻覆或沉默,居民表示這比莫拉克風災還要慘。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別眼睛蒙起來推核四

作者: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

陳冲院長在18日召開了一場以能源政策為主題的「財經議題研商會議」,相當虛心地「傾聽」了工商業諸多建言。在民間團體全然沒受邀請下,我們只能從後續的新聞中,看到行政院洋洋灑灑地公布10條政令宣示。其中,最讓人咋舌的就是第一條:「基於核能本身具有環保、經濟及基載功能,核能發電應在確保核能安全原則之下,推動核四完工商轉。」

至於後面一句,再次拿「核能安全」來溫柔(又看似堅定)地期許核四,更是讓人懷疑這個政府的現實感何在?核四在過去3、4年內,不斷發生控制室起火、失去電力、設計錯誤、淹水等離譜事故,已被媒體爆出的嚴重工程意外及弊案,就多達十數件,私下被台電按壓下來的不知還有多少。

精采內文

 

缺水、人口暴增導致食物短缺 迫使全球轉為素食

水資源缺乏影響糧食生產 需積極作為來餵飽2050年的90億人口

本報2012年8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食物援助給敘利亞難民。(John Wreford攝,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 世界頂尖的水科學家針對全球糧食供應提出嚴重警告:接下來40年,全球人口可能要改變飲食習慣為幾近素食,才能避免災難性的食物短缺。

根據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目前人類的20%蛋白質來源來自動物,但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需要調降到5%,好餵飽額外的20億人口。

由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SIWI)研究人員Malik Falkenmark和其團隊所進行的報告指出,「如果我們依目前西方國家的飲食趨勢推估變化,到了2050年,將不會有足夠的水來灌溉農田,來餵飽90億人口。」

「如果人們改變飲食習慣,將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降至5%,水資源不足的地方透過可靠的食物貿易系統,水資源僅恰恰足夠。」

除了水資源將會限制糧食生產的可怕警告,與此同時樂施會及聯合國正準備在五年內面臨第二次全球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從6月以來,由於在俄羅斯及美國的數個旱災、及亞洲地區季風雨不足的情況下,國際市場主要糧食作物如玉米及小麥上漲了接近50%。西非薩赫爾(Sahel)超過1800萬人已面臨嚴重的食物短缺。

樂施會預測糧價高峰將會嚴衝衝擊高度依賴食物進口的發展中國家,包括部分拉丁美洲、北非及中東。2008年的糧食短缺導致了28個國家社會動盪。

科學家表示,在越來越不穩定的氣候現象下,調整飲食習慣為素食是增加水資源產能的選項之一。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比植物性食物消耗了5-10倍的水資源;全球有1/3適耕地目前用於種植動物飼料。其他餵飽人們的選項包括消除浪費食物及增加食物過剩及食物不足國家間的貿易。

他們表示,「儘管實際上平均每人食品生產量不斷提高,卻有9億人口處於飢荒、20億人面臨營養不良的狀態。即使可用水資源70%用於農業,為了2050年新增的20億人口種植更多的糧食仍會對水資源及土地施加更大的壓力。」

這份報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年度世界水資源會議中公布。本會議有來自120國的2500名政治家、聯合國機構、非政府組織及研究者與會,以解決全球水資源供給問題。

科學家表示,為了糧食生產及其他用途的水資源將強化基礎資源競爭壓力。「聯合國預測這個世紀中葉我們必須增加70%的食物生產。這會對我們已經面臨極大壓力的水資源施加更多的壓力,同時我們必須分配更多的水資源滿足全球能源供給-未來30年預期上漲60%,並增加新的供電給13億人。」

增長的暴飲暴食、營養不良和浪費等現象及提高食物產量的需求未來都將受限水資源短缺。

這份報告的編輯Anders Jägerskog表示:「未來我們將需要新的辦法來養活全世界。」

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中心(IWMI)提出另一份報告指出,諸如非洲撒哈拉以南(sub-Saharan Africa)、南亞等糧食供應不穩的地方,政府要保護數百萬農民最好辦法是幫助他們投資於小型抽水機和簡單的技術,而非開發昂貴的大型灌溉項目。

理事長Colin Chartres博士說:「我們一次又一次目睹全球的窮人的處境受我們脆弱的全球食物系統支配。這些人主要依賴農業為生並已遭逢水資源危機。發展中世界的農民越來越依賴及受益於在地、小規模的水資源解決方案。這些技術可以提高產量高達300%,提供次撒哈拉以南地區、南亞的家庭幾百億美元收入。」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

Top

 

深入報導|空白潮汐間的絮語(上)

作者:吳曉那(自由撰稿人)

台灣最西端

位在台灣西南,台灣島胖胖腰身突出的最西端,這裡什麼都沒有。

曾經有一個台大法學教授來遊覽,打電話給她女兒,告訴她:「這裡好美!」,女兒在台北的那一方問:「是有什麼在美嗎?是有樹嗎?」媽媽回答,沒有樹。女兒問:「是有漂亮的房子嗎?」,媽媽答,也沒有。「女兒狐疑的問:「那怎麼會美呢?」媽媽答:「就是因為什麼都沒有在美。」

在地居民講起這段對話,仍不住微笑。

 台灣最西濱的空白地景- 典型的漁塭景色與房舍(吳曉那攝)

真的,這裡一片空白,剛來到七股的海邊,眼睛都要習慣一下這樣空白的地景,樹不多,被一陣一陣的海風吹的矮矮的,沒有山當背景,連房子都小小的,很稀疏的站立在魚塭間,整片空白,不知己身在何處,來的遊客,往往「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就快速的開車走了。

殊不知,這片什麼都沒有的空白,得來不易。’90年間,就像許多濱海地方的溼地被填土為工業區,繼彰濱、雲林麥寮沿海工業區計畫之後,東帝士與燁隆集團亦提出煉鋼、煉油廠工業用地開發一案。此案號稱台灣環境史上重要一役,濕地聯盟、漁民、地方學校,都紛紛加入論戰,黑面琵鷺的國際保育運動,全球知名,後來終於拍板,工業區開發喊停。

儘管當地的漁民面對的是人口的流失、經濟的困難,「鳥比人重要嗎?」的疑問,仍時有所聞,但是也因為這塊空白之地沒有輕易的畫上一個工業區的區塊,至今,水波底下,仍然得以有細膩的生物成長的空間,潮汐來去,水波下仍安靜的長著水草、小蝦與浮游生物。許多在地文化,也仍在慢慢的修復、發展。

小路還是一樣的安靜,靜靜的躲著魚群、垂釣的人、捕蚵的人、招潮蟹、水鳥,阡陌綜橫的魚路,還是讓外來的人搞不清,裡面藏匿與孕育著許多生命。

台灣最西濱曾文溪口相對位置圖 (圖片來源: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網站)台南七股週邊區域 (圖片來源: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網站)

曾文溪: 青暝蛇

這裡是河海匯流之處,曾文溪如同一條蠻不講理的「青暝蛇」,尾巴擺來擺去,掃來掃去,終於在河道改道多次後,在1823年改道由此入台江,18世紀拓墾的漁民,終於來到此,細細的一層一層的敷(孵)土,圍海築地,慢慢的構成這塊海埔新生地。

在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筆下,這段故事極為細膩悠美,在台江社大吳茂成所發表的《合作耕塭:台江海埔地拓墾個案研究》,詳細的描述當初海埔子弟,因為家貧,迫於生存壓力,帶著一身勇氣與技術,幾戶人家相伴合作的拓墾文化。

像是墾民黃當、黃己、黃我3人合股圍耕新圍仔魚塭,成為今日「三股」地名的由來,這樣透過親友的人脈關係集資合作,彼此交叉持股,互相拉拔牽成的模式,時有所聞。

七橫八錯的阡陌,就像一條一條的「魚路古道」,居住在曾文溪以北的漁民,會涉過曾文溪,坐竹筏過嘉南大圳到安平後,再到三鯤鯓(今日的漁光島)擔魚苗(吳茂成,2009)。

而公共調水的概念,大家又共築大潮溝來一起調節供水、排水,開啟海埔地的水門閘道。

在河和海的交接處,淡水和鹹水互咬,人們就在這裡養殖水產 。文蛤、虱目魚,都是上品,產量以虱目魚最多。虱目魚又稱「國姓魚」、「安平魚」。也放養吳郭魚、石斑魚、草蝦、紅蟳等魚、蟹、貝類,蚵、也設定置魚網網魚,撈捕魚苗。

七股魚塭(吳曉那攝)優美的漁間小路(吳曉那攝)

光復以後,在《台南縣鄉土史料》中記敘,當時的美國援助水產試驗所,當地人把周邊台南縣政府開墾的塭仔也叫做美國塭仔。

當時是粗放養殖,也不曾去給魚餵食什麼飼料。淺坪混養虱目魚、沙蝦,共生一池。據吳茂成採訪,資深漁民邱清一先生表示,剛開墾的魚塭土壤表面有一層綠藻,魚就吃這層含有營養的土壤長大,剖開魚腹,肚裡都是沙。水清魚大,顧塭就是一門技術、學問,其核心技術,就是一門「水學」,一門「塭法」,就在於掌握氣候、陽光、水質的變化,漁塭才會豐收。

跟高雄嘉義相比,這裡有鹹水,魚的滋味不同。

「台南(七股)來的虱目魚」,屬於上等,帶到台北送人,台北的魚市,識貨的人都要挑台南七股來的虱目魚,又稱牛乳魚。

※本文與台灣濕地網合作刊登,轉載自鄉間小路2010年6月號,經作者重新部分改寫而成

Top

 
 

日宣布日本水獺為滅絕物種

摘錄自2012年8月28日新浪網報導

日本環境省宣布,由於已經30多年沒有發現日本水獺生存迹象,決定將牠由「瀕危物種」改為「滅絕物種」。

日本水獺是鼬科(又名貂科)哺乳動物,體長1米左右,體重4至11公斤,腿腳很短,趾間有蹼。牠們能夠用後腿站立,非常可愛,被認為是河童(傳說中的水中精靈)的原型。

日本水獺曾在北海道至九州的廣大地區生息,生活在河流中下游及海岸附近,以魚蝦等為食,有時到陸地上休息。牠們喜歡清澈的水流,所以被視作顯示自然環境得到多大程度保護的標誌。

但是,日本水獺由於擁有柔軟有光澤的優質毛皮而遭到濫捕。加之農藥和排水導致水質污染,以及對河流的開發導致生存環境惡化,日本水獺的生存數量銳減。

進入上世紀50年代,只有在日本的四國地區才能看到,即使在四國地區,人們於1979年在高知縣須崎市的一條河流中最後一次目擊日本水獺之後,再也沒有人發現牠們生息的迹象。

日本政府和高知縣不斷進行調查,但是已經30多年沒有獲得日本水獺確切的生存信息。

環境省與專家研究後決定,由於已經30多年沒有確認生存迹象,可以判斷日本水獺已經滅絕,決定將其改為滅絕物種。

Top

 

越南2大象遭槍殺 警追緝

摘錄自2012年8月28日中央社報導

保育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先前點名越南是打擊非法交易動物最不力的國家之一。越南媒體今天報導,多樂省警方昨天發現兩頭大象屍體,其中公象長牙已遭拔取。

在打擊非法交易動物評比上,WWF分別以紅色、黃色和綠色標記失敗、部分失敗或進步的國家。越南、寮國和莫三比克都得到2個紅色印記,表現最糟糕。

根據大象保護中心統計,自2009年至今共有19頭大象被殺害,僅在今年前8個月,就有5頭大象被殺,其中有3頭成象。

據報導,遭殺害兩頭大象屬於總數29頭的大象群,這象群中有兩隻公象,被殺害的是唯一有象牙的公象,未來會影響這群大象和公園大象群體的穩定性。所以警方一定要追緝殺害大象的嫌犯,以防止類似行為再度發生。

越南總理阮晉勇今年7月下旬批准保護大象緊急行動計劃,具體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避免大象數量減少,確保越南在本世紀內至少有3個大象保護區,降低野生象和民眾間的衝突,保護多樂省的象群。

Top

 

諏訪湖菱角大量生長 惡化水質

本報2012年8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千惠編譯,Kevin審校

菱角 (Andrew攝影)位於日本長野縣的諏訪湖,菱角大量繁殖已成為一大問題:除了會遮住日照,妨礙其他水生植物生長,也會讓湖底環境貧氧,使問題更為惡化。而且,茂盛的菱角對船舶交通往來是一大障礙,對從事漁業的人也造成很大的困擾。

但是,只要把菱角都清除掉就沒事了嗎?目前菱角的大量生長衍生出許多問題,如生態系的平衡觀光和漁業資源等等,相關單位正煩惱於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

菱角是屬於菱科(Trapaceae)的一年生浮葉植物,根從湖底長出來,具有細長的莖,葉則成放射狀浮於水面上。

在諏訪湖,水泥化堤防「再自然化工程」及流域下水道的建設皆有進展,其生態系己漸漸復原。雖然湖沼優養化的指標,即藻華現象,發生次數已經減少,但卻產生了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菱角大量繁殖。

長野縣水產試驗場諏訪分部(位於下諏訪町)在7月進行的調查顯示,菱角群落的總面積為172公頃,佔整個諏訪湖面的13%,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最大的群落位於諏訪市和下諏訪町附近的湖區,在水溫上升的整個8月中旬,群落預計會繁殖得更為廣大。

菱角有助於水質的淨化,但枯萎時就會腐敗沈澱在湖底,造成水體的貧氧狀態。此外,菱角會纏住漁船和觀光船的螺旋槳,使航運受到阻礙。諏訪湖漁協的藤森貫治組合長(68歲)指出「縣政府和漁協必須立即合作處理這個問題。」

為處理這個問題,位處諏訪湖四周的地方政府定期進行拔除菱角的工作。今年7月下旬,漁協和市民志工挺身而出,以人海戰術的方式清除菱角。

長野縣諏訪地方事務所組織了工作小組來找出水體貧氧問題的解決之道。在目前要進行的「第六期諏訪湖水質保全計畫」(2012~2016年度),重新將貧氧問題納入其中,而阿部守一縣長也在8月2日前來諏訪湖視察。因菱角的大量生長和貧氧問題有所相關,菱角的解決方案預期也會出現在計畫中。

縣水產試驗場諏訪分部的內田博道分部長(59歲)表示,「菱角等水生植物是黃瓜魚、鯉魚和蝦等水生動物的產卵場所,全部都清除掉的話會影響諏訪湖的資源。雖然要如何取得平衡是個難題,而且還涉及貧氧問題,但菱角大量生長的情況不解決實在不行。」

※ 本文同步刊載於台灣濕地網;參考資料:中日新聞

 

Top

 

2淨水場藥劑過量 環署督導改善

摘錄自2012年8月28日台灣醒報報導

全台灣357處淨水場中,有2處不合格!環保署日前針對全台淨水場實施飲用水水質檢測。其中南投信義淨水場及台中谷關淨水場有消毒副產物超標的現象。環保署毒物處袁紹英表示,會產生超標的情形可能是加入的藥劑過量導致,這兩家淨水場經督導後,已於7月改善。

環保署針對自來水系統的飲用水水質進行檢驗,今年度截至7月底為止,已對各地357家淨水場進行水質檢測,檢測項目包含重金屬鋁、塑化劑DEHP、農藥、致癌有機物鹵乙酸等6類共38項,總合格率高達99.97%。

環保署毒管處飲水管理科科長董曉音表示,此次針對台灣318處自來水直接供水系統及38處簡易自來水供水系統,進行水質檢測,其中有南投信義淨水場及台中谷關淨水場2處淨水場不合格,分別檢出總三鹵甲烷及溴酸鹽超標。

環保署毒物處處長袁紹英指出,總三鹵甲烷及溴酸鹽皆屬於消毒副產物,是消毒過程中伴隨產生的物質。會造成這兩種毒物超標,可能來源是飲用水處理時,加入的藥劑過量導致;而南投信義及台中谷關2處淨水場,在經過督導指正後,都已在7月改善。

董曉音表示,為了加強飲用水水質的檢測,環保署將參考國際飲用水管理作法,建立系統化及標準化的飲用水列管物質篩選。此項作業原則仍在草案階段,未來草案一旦通過,飲用水水質管理將會更加健全。

Top

 

天秤回頭 重創蘭嶼 對外交通中斷 亟需物資支援

苦勞網2012年8月28日台北訊,孫窮理、張心華報導

天秤颱風回頭,造成蘭嶼嚴重的災情。由於港口開元港以及蘭嶼機場,受到狂風與海浪的破壞,因此處於癱瘓的狀態、造成對外交通中斷。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表示,現在島上最需要的,就是救援物資。

天秤颱風第一次過境蘭嶼,蘭嶼山區爆發嚴重的土石流;這次它再度返回蘭嶼,主要的災情,則在海邊。除了讓島上的水電、網路一度中斷以外,島上的交 通,更受到重創。目前,蘭嶼島上尚未傳出傷亡災情,而水電與網路已經陸續在搶通中;聯繫島內各村的環島公路,島上也有人力能夠修復。不過,蘭嶼機場以及港 口,則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造成對外交通中斷。

這一次災情最嚴重的,分別是蘭嶼西邊的椰油、紅頭以及漁人村三個村落。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秘書希婻‧瑪飛洑表示,「上次天秤來,老人家在山上 哭;這次,老人家則是在海邊哭」。由於蘭嶼人主食之一的芋頭,大多種植於山上;第一次颱風過境,造成山邊的土石流,因此損毀了族人的芋頭田。天秤再度造 訪,帶來的則是強風與大浪,原本停在岸邊的船隻,都被浪頭打到案上而損壞。天秤颱風兩次來襲,讓蘭嶼人兩個賴以為生的重要物資、工具,受到嚴重衝擊。

由於颱風遠離,目前台東縣災害應變中心已在下午3點解除;針對蘭嶼的災情,台東縣消防局表示,目前蘭嶼剩下的,應是災後的修繕工作。台東縣消防局救 災救護指揮中心分隊長郭俊宏表示,台東縣長黃健庭預計於明天(8/29)九點半前往蘭嶼勘災,並運送物資過去。台東縣社會處長辛進祥也說,目前沒有接到蘭 嶼鄉公所條列物資清單,但會先準備乾糧、乾淨用水、嬰兒奶粉、尿布、衛生棉等緊急物資,以直升機方式空運蘭嶼。然而,台東縣政府準備了物資,島上的情況與 需求,恐怕需要鄉公所提出明確的要求。不過,記者至目前為止,尚未連絡上蘭嶼鄉長江多利,了解目前救災情況。在中央方面,消防署專門委員冷家宇指出,台東 縣政府還沒向中央尋求協助,但只要接獲通知,中央就會出動幫忙。

希婻‧瑪飛洑說,目前島上亟需救援物資,特別是嬰兒尿布、奶粉以及乾糧或泡麵等食物,有意支援的人,可以將物資寄到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不過由於交通中斷,外界的物資無法送達,重要的是中央或是台東縣政府,必須想辦法盡快修復蘭嶼的對外交通,物資才可以送到族人的手上。

欲寄送物資,請寄至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東縣蘭嶼鄉椰油村12-1號
電話:089-731-000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臉書
(攝影:椰油國小教師顏子矞)
天秤颱風回頭,重擊蘭嶼,受到狂風巨浪的侵襲,蘭嶼海邊的房屋與公共設施受到嚴重的破壞,對外交通中斷,亟須物資支援。
(攝影:椰油國小教師顏子矞)
位於椰油村,蘭嶼唯一的加油站,目前加油設備完全消失,造成車輛無法補充油料。(攝影:椰油國小教師顏子矞)
蘭嶼的交通幹道環島公路也柔腸寸斷。(攝影:椰油國小教師顏子矞)

※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Top

 

論壇∣別眼睛蒙起來推核四

作者: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

「地球核電廠爆炸!! 人們坐著太空船離開地球..無地方可去的漂流著。 月亮因為殖民地過度開發,毀壞了。」創作者:賴羿安。出自小路映画發起的「台灣插畫家反核海報」相簿集陳冲院長在18日召開了一場以能源政策為主題的「財經議題研商會議」,相當虛心地「傾聽」了工商業諸多建言。在民間團體全然沒受邀請下,我們只能從後續的新聞中,看到行政院洋洋灑灑地公布10條政令宣示。其中,最讓人咋舌的就是第一條:「基於核能本身具有環保、經濟及基載功能,核能發電應在確保核能安全原則之下,推動核四完工商轉。」

國民黨的能源政策長期偏向核能,這不讓人意外。但福島核災發生至今,造成環境、農業輻射污染、人體健康危害、以兆論計的善後成本,似乎完全都不在陳院長的眼界內,依然大剌剌地以「環保」、「經濟」來形容核電。這除了讓人不可思議外,也不禁好奇院長和一干行政高層究竟是活在哪個次元裡?

至於後面一句,再次拿「核能安全」來溫柔(又看似堅定)地期許核四,更是讓人懷疑這個政府的現實感何在?核四在過去3、4年內,不斷發生控制室起火、失去電力、設計錯誤、淹水等離譜事故,已被媒體爆出的嚴重工程意外及弊案,就多達十數件,私下被台電按壓下來的不知還有多少。而監察院糾正再糾正,彈劾再彈劾,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一個事實:台電根本不具備蓋核電廠的能力。而這樣的事實不只民間團體在說,連核工專家、能源局官員、核四的承包顧問公司都有這樣的「共識」,核四10多年來所累積的工程問題,根本不是「改善」、「修正」所能解決,這幾乎難以迴逆的結構性錯誤了!

應勇敢地割除毒瘤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這幾年核四的工期、興建經費深不見底地追加,絲毫不用給納稅、繳電費的人民一個交代。而傳聞年底將會追加的500多億、3年工期,熟悉核四工程的朋友也透露這很可能不是「最後一次」。我們實在非常不解,現代公共政策體系為何可以容許這般講不出工期、總經費,甚至連能否完工都未知的離譜公共工程,並繼續要脅全民砸入鉅額預算,不計停損地推動?

福島災後,在各國推銷核電不遺餘力的GE公司都已坦承,核電成本過高,已不具備競爭前景。因此,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長期期盼壓低能源成本、能源供應穩定的工商界更該去了解當前的能源發展趨勢,並認清核四工程的不確定性才是台灣能源供應政策裡最不穩定的因子。更簡單地說,我們現在該做的,是要勇敢地割除核四這顆不斷吸血又危害環境、生命的毒瘤,請不要再把頭塞在土裡,繼續蒙著眼睛推動核四!

※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