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9.23








近期活動

環境法律講座 關風力發電機對鳥類的影響、認識風力發電的起點 / 施月英、賴滿足(9/23截止)
南方精神 人文×生態 環境友善行動大賞(10/15截止)
台灣獼猴保育告示牌創意設計徵件(10/31截止)
2012大林蒲國際公害攝影大賞(11/1截止)
萬安24節氣生成之農田風景攝影比賽(11/15截止)
反核城市之插畫海報聯展 歡迎申請邀展
都市熱島退燒策略研討座談會(9/24截止)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在婆羅洲,讀〈各種壁蜂〉

作者:楊家旺

法伯用了幾段文字,輕鬆寫出壁蜂求偶的趣味。他說雌蜂出現,雄蜂會一窩蜂擁上,雌蜂與雄蜂會彼此以大顎互鬥,彷若敵人。法伯寫道:「壁峰的表白真是奇怪,牠們在空中揮舞著可怕的大顎,戀人們彷彿是想自相殘殺,把粗野的拳頭揮舞變成了情話。

這一章,法伯對壁峰的描述與介紹,感覺上,有一些輕散與隨性,不若以往那般硬梆梆的充滿實驗過程,讓這一章反而有了一種親切感。我讀完之後,整個人也都放鬆起來了。於是,我決定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靜靜坐著,聽雨林的諸多聲音。漸漸地,我發現我的耳域可以慢慢擴張,好似,真的像順風耳一般,可以聽見極遙遠,極微弱的聲響。

原來,只要我的心夠靜,就可以聽見百種雨林的聲音同時交響;只要我的心夠靜,我還可以過濾百種聲音,只聽見一種我擇選出的聲音,並將祂放大、變清晰。只要我的心夠靜的話。

精采內文

 

食物浪費的真相 我讀《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作者:黃文欣(高雄市三民國小老師)

關於食物,我們會關心來源、產地、價格、衛生、或者有機,甚至烹調方式,但,如同作者說的,很少有人會關心,我們家裡吃剩的食物,超商過期但還能吃的產品,麵包店當天賣不出去的麵包,最後這些東西,都留落何方?這本書,就是討論並揭開食物的最後落點。從產地到消費者,最後又到掩埋場或焚燒,世界上被浪費掉的食物,有多少?誰,用什麼樣的方法在浪費食物?政府單位該如何正視這一嚴重的環境問題?

作者從英國的超市談起食物的旅程,長相抱歉的馬鈴薯,雖然營養價值不變,但從一出生,可能就註定了被丟棄的命運!只要和人家長得不一樣,太彎、太大、太小、太畸形的食物,降價促銷算好運的,不然是整批的直接在產地棄置!

作者從研究中也發現,餐廳約有25%的食物遭浪費,而有24%到35%的學校餐點被丟進垃圾桶!而美國本土約有50%的食物,在製作的步驟中,也被浪費了。回頭看一下,台灣學校的營養午餐,廚餘桶也總是提供了不少剩食,因為學校都怕孩子回去說「沒吃飽」,廚房又無法煮得剛剛好,因此,原則就是:剩下總比不夠吃好。孩子每天看著廚餘桶,一桶一桶的回收,以為加溫、消毒,當豬飼料就是─「不浪費」。

然而,這樣真的叫做「不浪費」嗎?

精采內文

 

【遺留下來的動物們】只要活下去

作者:太田康介;譯者:葉韋利

P.64一隻小狗在飽受海嘯蹂躪的南相馬市小高區蛯澤。道路前方直接陷入一片汪洋。 被遺忘的動物們 行人出版社提供

車子在雨中行駛,我們在一戶人家門口發現了貓兒。通往院子的前廊上一共有4隻。一行人趕緊下車布置補貓籠的同時,貓咪數量不斷增加,竟然多達16隻。大夥兒可能都餓了,不花工夫就讓牠們自己進到放有飼料的補貓籠。一群工作人員分工合作,七手八腳把救獲的貓咪堆到車上。這時,後方傳來一陣虛弱的貓叫聲。

轉過頭一看,一隻貓從遠處走過來。看起來牠不是這個家裡的貓,是從其他地方來的。

貓兒慢慢,慢慢走近。

這隻貓看起來混了美國短毛貓的血統,但骨骼凸起,顯然是因為餓太久。應該是哪戶人家養的吧,感覺也不怕人。

聽到如同蚊子叫的細微喵喵聲,轉過頭看到一隻貓慢慢走過來。

只是,環顧四周見到的全是遭海嘯侵襲後倒成一片的住家。這隻貓就在這裡苦苦等候吧,等著有人來營救。直到今天,發現有人來了,有食物吃了。在這個意念之下,用盡全身氣力慢慢走過來。
 

拖了這麼久,對不起啊。
但我們還是來了。
來接你嘍。

精采內文

 

八八風災三年後

作者:munch

八八風災過後三年,像是在媒體上消失的歷史故事,在政府宣告重建完成後,開始被社會淡忘。但是一群人仍在那裡,為生活奮鬥著,他們面臨生活上的困境,甚至部落的分崩離析,依舊徬徨混亂著。

重建不是蓋房子,八八風災三年後,當部落居民大遷徙的住進房子,一切重建才正式開始。


 

精采內文

 
 

在婆羅洲,讀〈各種壁蜂〉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W:

今天,我們離開第二住處,準備前往第三住處。路程中,我們會途經第一住處,就順便在那裏吃午餐。我想起剛到第一住處時,覺得這兒有些原始與不便。然而今天重返,卻覺得這兒真是舒適。畢竟,第二住處是沒電的地方啊!但,我心裏也明白,準備前往的第三住處,更比第二住處原始。那裏空間狹小,馬桶沒有水箱,生活用水要到溪裏去挑。不過,老實說,已經夠幸福的了。因為,真正挑水的,是當地的伊班族青年,他們赤足涉水走山路,竟比我們穿的各種高性能水陸兩用鞋,都更具強抓地力。

剛抵達第三住處,還沒進屋,門口就擺著一顆骷髏頭,我立即想起,伊班族以前是獵人頭的呀!不過,幸好是「以前」,現在不會了,我們應該安全無虞才是。這顆骷髏頭據說是猴子的,但我不確定,假使是伊班族人獵來食用的話,那麼,我還是會感到幾分膽顫心驚吧!

從第二住處來到第三住處的水路行舟,花了不少時間。抵達時,已近傍晚,沒多少時間與精神再去觀察昆蟲。我便利用剩餘的日光,看起了法伯《昆蟲記》第三冊第十七章的〈各種壁蜂〉。

感覺上,法伯寫這一章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開頭他就寫道:「二月天氣非常好,意味著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接著形容了一些植物的美麗開花,第一段結尾彷彿下結論似的語氣:「只有鐵石心腸的人,才會對這百花綻放的場景無動於衷。」法伯雖然寫「昆蟲」記,但是他對大自然的其他,包括植物和兩爬、哺乳類,都充滿著興趣與觀察熱情。

當然,他之所以看見植物開花、抽芽,感到心情愉快,很可能也是昆蟲將跟著活躍的緣故。畢竟,昆蟲仍是他最偏愛與關注的對象。他的愉快這麼延續:「你們好,我親愛的壁蜂,每一年,在窮鄉僻壤,面對捲著雪花的北風,你們最早為我帶來了昆蟲甦醒的消息。我是你們的朋友,就讓我談談你們吧!」於是,可以感覺到法伯就是用愉快的心情和語調,輕鬆地寫出了這一章。他談了許多種壁蜂的居所,但許多都善用了蝸牛留下來的空殼做為巢穴,省力、方便、耐用。

法伯用了幾段文字,輕鬆寫出壁蜂求偶的趣味。他說雌蜂出現,雄蜂會一窩蜂擁上,雌蜂與雄蜂會彼此以大顎互鬥,彷若敵人。法伯寫道:「壁峰的表白真是奇怪,牠們在空中揮舞著可怕的大顎,戀人們彷彿是想自相殘殺,把粗野的拳頭揮舞變成了情話。

這一章,法伯對壁峰的描述與介紹,感覺上,有一些輕散與隨性,不若以往那般硬梆梆的充滿實驗過程,讓這一章反而有了一種親切感。我讀完之後,整個人也都放鬆起來了。於是,我決定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靜靜坐著,聽雨林的諸多聲音。漸漸地,我發現我的耳域可以慢慢擴張,好似,真的像順風耳一般,可以聽見極遙遠,極微弱的聲響。

原來,只要我的心夠靜,就可以聽見百種雨林的聲音同時交響;只要我的心夠靜,我還可以過濾百種聲音,只聽見一種我擇選出的聲音,並將祂放大、變清晰。只要我的心夠靜的話。

我幾乎發現,第三住處的原始,幾乎提供了一種不受干擾的環境保障。愈天然,愈原始,愈不方便,其實可以換來愈純靜,愈純淨,愈純境的自然場域。對我們這一群熱愛大自然的同行伙伴來說,這種交換是絕對值得的。這種氛圍必然在每一位伙伴的心境發酵,等待回台灣後,漸漸地,益發醇香。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食物浪費的真相 我讀《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作者:黃文欣(高雄市三民國小老師)

最近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樁一樁的浮出台面,使得我們走進超市或是逛傳統市場消費時,變得心驚膽跳,到底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哪裡?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到「吃什麼比較安全?」的問題上!

關於食物,我們會關心來源、產地、價格、衛生、或者有機,甚至烹調方式,但,如同作者說的,很少有人會關心,我們家裡吃剩的食物,超商過期但還能吃的產品,麵包店當天賣不出去的麵包,最後這些東西,都留落何方?這本書,就是討論並揭開食物的最後落點。從產地到消費者,最後又到掩埋場或焚燒,世界上被浪費掉的食物,有多少?誰,用什麼樣的方法在浪費食物?政府單位該如何正視這一嚴重的環境問題?

作者從英國的超市談起食物的旅程,長相抱歉的馬鈴薯,雖然營養價值不變,但從一出生,可能就註定了被丟棄的命運!只要和人家長得不一樣,太彎、太大、太小、太畸形的食物,降價促銷算好運的,不然是整批的直接在產地棄置!

作者從研究中也發現,餐廳約有25%的食物遭浪費,而有24%到35%的學校餐點被丟進垃圾桶!而美國本土約有50%的食物,在製作的步驟中,也被浪費了。回頭看一下,台灣學校的營養午餐,廚餘桶也總是提供了不少剩食,因為學校都怕孩子回去說「沒吃飽」,廚房又無法煮得剛剛好,因此,原則就是:剩下總比不夠吃好。孩子每天看著廚餘桶,一桶一桶的回收,以為加溫、消毒,當豬飼料就是─「不浪費」。

然而,這樣真的叫做「不浪費」嗎?

浪費的可怕,並不是只有看得見的食物,堆得像小山一樣高,躺在圾圾堆,度過餘生;其背後還有龐大且難以回復的有限資源的消耗。食物從土地要躍上餐桌,是有好一大段距離的。這段距離越遠,所消耗的資源就越多,如果最終的命運是被食用,還算值得!如果被丟掉,那所損耗的成本,絕對是全民買單的,就像有一天核災來臨,你反不反核已不重要,因為整個地區全部淪陷,誰都逃不掉!

超商、餐廳、麵包店、甚至是學校廚房,所提供的丟掉食物量,根據作者的說法,都是以多報少,沒有一家敢說出正確的數據。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丟掉剩餘食物所浪費的錢,遠比不上少賣所賺的利潤。「寧可將多餘的丟掉,也不要讓客人買不到」,這種觀念,使得浪費源源不斷!越是商品高價位的超商,浪費的項目、浪費的數量也愈多。

我們的食物,真的有充裕到可以這樣亂扔嗎?標籤上的價格,如何能反應物品所隱藏的成本呢?誰在乎什麼碳足跡、水足跡、食物旅程?今天的不在乎,會不會導致糧食危機的提早到來呢?不願面對的剩食浪費,正慢慢淹沒世界各地!

食物可以秤斤論兩,耗水、耗能、空污有數據可以顯示,但健康風險、生活品質、友善土地,一切與幸福有關的指數,又如何計算呢?這已經不是「只要我付錢,食物隨便我處置」的心靈滿足層次問題而已,如果我們能思考到,美國家庭平均花費10%可支配收入在飲食,而巴基斯坦則要花費75%的收入在吃食,或許這樣的數據,能激發一點我們改變消費習慣,為發展中的國家,帶來生活的更多滿足。

如果,我們的教材中,有更多關於「食物的故事」,例如:食物離開產地之後,是哪些因素讓它上不了我們的餐桌?外部成本的資源耗損,是如何的快速增加?什麼是正確的飲食選擇?企業該負的環境責任有哪些?當環境教育的面向,達到一種「零浪費、零污染、零垃圾」的層次,企圖拉進食物與人的距離,讓「粒粒皆辛苦」由認知變成一種行動力,吃多少,取多少,買多少,也讓孩子知道,浪費的食物,到哪裡去了?又要花多少能源才能處理這些剩食呢?了解「食物的故事」越多,才有足夠的鷹架,支撐正確的觀念,未來的公民才能有更多的想像,形塑一種溫柔對待土地的方式!教育的力量,是我們可以深深期待的!

Top

 

【遺留下來的動物們】只要活下去

作者:太田康介;譯者:葉韋利

P.64一隻小狗在飽受海嘯蹂躪的南相馬市小高區蛯澤。道路前方直接陷入一片汪洋。 被遺忘的動物們 行人出版社提供

有一次我和幾位義工集體行動,來到南相馬市小高區下浦這個地方。這裡是個小台地,很幸運地逃過海嘯的肆虐。不過台地周圍卻全數遭海嘯沖毀,幾乎陷入孤立狀態。我們接獲消息,說還有貓留在這一帶,於是便組隊前往。

車子在雨中行駛,我們在一戶人家門口發現了貓兒。通往院子的前廊上一共有4隻。一行人趕緊下車布置補貓籠的同時,貓咪數量不斷增加,竟然多達16隻。大夥兒可能都餓了,不花工夫就讓牠們自己進到放有飼料的補貓籠。一群工作人員分工合作,七手八腳把救獲的貓咪堆到車上。這時,後方傳來一陣虛弱的貓叫聲。

轉過頭一看,一隻貓從遠處走過來。看起來牠不是這個家裡的貓,是從其他地方來的。
貓兒慢慢,慢慢走近。

這隻貓看起來混了美國短毛貓的血統,但骨骼凸起,顯然是因為餓太久。應該是哪戶人家養的吧,感覺也不怕人。

聽到如同蚊子叫的細微喵喵聲,轉過頭看到一隻貓慢慢走過來。

只是,環顧四周見到的全是遭海嘯侵襲後倒成一片的住家。這隻貓就在這裡苦苦等候吧,等著有人來營救。直到今天,發現有人來了,有食物吃了。在這個意念之下,用盡全身氣力慢慢走過來。
P.55兩頭牛頻頻舔著彼此的身體,我猜是舔舐身體的水分或鹽分,但看起來似乎也像互相安慰,令人相當不捨。

拖了這麼久,對不起啊。
但我們還是來了。
來接你嘍。

一餵牠罐頭貓食,牠立刻心無旁騖大口吃了起來。包含這隻貓在內,當天一共救獲21隻貓。把牠們帶回東京之後,多位義工餵飽這群貓兒,還帶牠們去醫院檢查。

大家都很努力活下來呢!謝謝你們活下來。
正因為有你們活著等待,我們才能繼續拚下去。
能活下去就好,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

相關連結:

【遺留下來的動物們】福島第一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紀實

【遺留下來的動物們】護衛犬

被遺忘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

のこされた動物たち 福島第一原発20キロ圏内の記録

作者:太田康介

譯者:葉韋利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2年3月7日

定價:26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八八風災三年後

作者:munch

八八風災過後三年,像是在媒體上消失的歷史故事,在政府宣告重建完成後,開始被社會淡忘。但是一群人仍在那裡,為生活奮鬥著,他們面臨生活上的困境,甚至部落的分崩離析,依舊徬徨混亂著。

重建不是蓋房子,八八風災三年後,當部落居民大遷徙的住進房子,一切重建才正式開始。

小林依舊在

八八風災重創小林村,巨大的災情,引發媒體高度報導,讓外界以為小林村已經全村崩毀,但是在山上一群小林村民,選擇留在故鄉,在小林村五里埔地區重建家園。災後三年,在紅十字會的協助下,受災村民住進新的家園。

五里埔的小林村展開重建生活,但是依舊面臨許多困境,尤其讓外界知道小林村的存在,成為努力的方向。以在地文化,突顯小林村的特色,小林村的平埔夜祭,成為村民堅持傳承的祭典文化。在居民四散之下,依舊年年舉辦夜祭,除了作為社區再造的動力,更重要是透過祭典,把小林人團聚在一起。

在政府的協助下,小林村興建一棟平埔文物館,展示小林村的歷史,以及收藏許多傳統生活器具,希望能夠吸引遊客,來到山上認識小林村。但是平埔文物館,在今年四月開館,至今又面臨關閉休館的命運,理由是收藏文物不足,以及缺乏經費營運,讓村民相當失望。

 

從受災到重建,小林村歷經重重困難,現今一切從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建忠表示,經歷最壞的狀況,小林人沒有被擊垮,只要留在故鄉家園,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佳暮的幻夢農地地

災後佳暮部落的居民,遷居到山下的長治百合永久屋區,對於失去土地的部落居民,找一塊能夠耕作的農地,成為相當困難的事。長治百合永久屋區規劃有部落居民的耕作農地,但是使用遙遙無期,加上距離遙遠,對於行動不便的部落老人家,造成極大困擾。

於是許多部落居民,再永久屋區周遭,找尋可耕作的畸零地,用石塊堆置田埂,甚至建立小小工作涼台,仿照出原鄉風情,一解相思。許多部落婦女,必須爬過溝渠,才能到達闢建的畸零農地,她們辛酸的自嘲說,這樣很像山上的田地。

農耕,對於部落,不只是經濟事物,其實也有安撫情緒的功能。山下的生活苦悶,加上失去農耕的場所,讓部分關在家中的居民,情緒更多浮動。一位部落婦女帶著女兒下山,情緒不穩的女兒,失去農地的勞動與散心,天天關在永久屋中,情緒更加不穩定。

 

 柯信雄曾經被媒體稱讚為佳暮英雄,四個朋友一起搭直昇機回故鄉救族人,諷刺是災後分不到永久屋,因為他的新屋來不及蓋屋頂,就碰到巨災,政府以無屋為由,不給英雄一方屋宇,於是他借助哥哥家中。柯信雄處境困難,但是從不抱怨,依舊幫助推動部落重建工作,到處上課學習,開會爭取族人權利,面對耕地消失的問題,他擔心依賴農耕運作的部落文化,也造成重大的影響。

回不去的家園,讓人傷心,但是徬徨的未來,讓人驚心,看見名為部落家園的永久屋區,至今居民還在找尋,一個心靈安頓的位置。 。

建山有機好男兒

對於部落居民,災後能夠留在山上生活,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布農族的杜司偉,八八風災後從國外回到山上的建山部落,希望從事有機生產,來作為故鄉重建的方式。

從一位農業門外漢,一腳踏進有機生產,杜司偉吃足苦頭,三年前初見他,剛回到山上,還是一位會將作物當雜草拔的農業門外漢。但是他不願放棄,一路撐了過來,為了學習更多有機知識,不斷參加各種有機生產課程,甚至遠赴韓國學習自然農作。他說,到韓國學引菌培養作有機,卻沒料到被當農工,從早做到晚。

二年多的學習,以及田間的種植,杜司偉體認許多自然道理,像是讓農人頭痛的雜草,竟然也有妙用,原本金針生蚜蟲,依賴手抓緩不濟急,沒想到田埂留雜草,推行草生種植,鳥來蟲到恢復生態循環,惱人的蚜蟲就被天敵吃掉,這才發現雜草也是生態一環。

信仰謙誠的杜司偉,將農場取名奶與蜜,十足的迦南地期許,他的堅持與努力,竟然還真的有好運氣。原本杜司偉只種金針,但是在有機通路商要求下,想要嚐試種植不同作物,在思考作物的適地性下,曾經選擇不同的農作,沒想到鳥類為他帶來最自然的南瓜種子,自己野生在田地裡,成為自然選種的作物,顆顆飽實甜美,他說這是神選南瓜,有機園裡的新產品。

三年來,杜司偉不是沒想放棄過,但是農作通路的建立,讓他轉念留下,加上父親的過世,讓他更對家鄉有著依戀。頂著留美管理學位,他獨自在山上耕作,努力朝有機部落的夢想邁進,一切辛苦的努力,都是為了留在故鄉生活的心意,更希望自己學經驗,為部落重建,找到一條永續的路。

離開前,問他生活過得去嗎?自新的笑容說,有公司找他回到管理工作,但是他只想留在部落,災前沒下山,災後更不想下山。災難,讓部落受災,卻讓杜司偉學會堅強,成為建山有機的好男兒!  

想回家的阿禮相思

對於魯凱族的阿禮部落居民,回鄉是一條漫長的路,遙遠的不是山路,而是政府行政的粗暴。

包泰德一家人和鄰居,二年來不斷訴訟,他們控告政府在行政違失下,將他們家園劃入特定區,希望贏得官司,能夠重新合法回到家園。對於包泰德而言,故鄉是遺忘不了的土地,只有在故鄉生活,才能讓他覺得自在開心。

幾年來,包泰德和古秀慧總是習慣留在山上,萬不得已才下山避難,天氣一好,就算道路中斷,夫妻倆爬過山坡,也要回到家鄉。面對氣候變遷的現象,部落居民也開始重思生活之道,在汛期下山避災,等到安全時再回山居住,於是他們像候鳥居民,看著氣象上下遷徙,展開流離的生活。

回鄉的訴訟仍在進行,但是古秀慧開始為回到故鄉生活作準備。在山上時,他們進行部落生態調查,推動部落生態旅遊,到山下時,古秀慧利用美工長才,設計許多產品來拼部落經濟。長年生活在山上,古秀慧深知部落深厚的智慧,一件流傳近百年的獵人皮袋,就成了她設計的泉源。

但是會作不會賣,成為許多災後部落的困境,古秀慧和族人不斷生產作品,以阿禮風為名,希望大家知道作品裡,有著想回家的部落心情。

走不開的莫拉克

部落居民因為受災,在山上、山下不斷找尋生村之道,但是一群莫拉克網路報的記者,三年來為了幫助災區,也是山上山下奔波的忙碌。

莫拉克記者鄭淳毅,三年前來到災區,還是一切陌生,駕著父親出借的車子,就在災區破碎的山路上,日夜疾行。一開始,災區居民不相信這位城市女孩,能夠留下多久,到現今,許多災區裡的大小事,大家都掏心挖肺對她說。

三年的災區報導工作,鄭淳毅曾經想放棄,但是面對需要幫助的部落族人,她終究還是留下。她說,有時已經不是報導,而是關心,發現報導能夠幫助居民,她想也是助人的方式。

三年來,八八巨災像浪潮,發生時的媒體湧入,到現今的偶而光顧,鄭淳毅已經很習慣,一些小小的重建會議裡,莫拉克總是唯一且孤單的媒體。三年重建,沒有一家媒體,比莫拉克記錄的更詳細,甚至這些圖文資料,都成為未來的災區重建的第一手歷史資料。

隨著重建進度的展開,莫拉克關注的重心也有不同,災害一開始像逃難,部落居民找安身的地方,到現今像安養,個個面對生活的困靜。她表示,重建不是蓋房子就好,居民需要生活,一群人拉下山,離開土地,然後就宣告重建完成,讓人相當錯愕!

莫拉克由馮小非等人找經費成立,支持著鄭淳毅、柯亞璇、柳婉玲、劉瑋婷、何心潔等先後到任記者,一群年輕女記者在遠山部落,奔波出最動人故事。到現今,莫拉克新聞網經費已近用盡,但是她們捨不得走,希望至少再一年,記錄下災區生活轉折的時刻。

近期,記者群開始著手寫書計畫,希望為八八三年出本書,一方面是回顧歷史,一方面是為缺錢的獨立媒體,籌到一筆資金,讓記錄災區重建的心願,能夠繼續進行。

八八風災三年後,重建並非已經完成,當政府不斷召開記者會,宣稱安置已經妥當,但是在災區裡,山下的居民想回家,山上的居民找出路,一場災後的生活重建,像一個未完的求生故事,動人的在每個角落開展著,依然需要大家的持續關心。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湯琇婷、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