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1.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卓蘭又見落單小石虎 「通知家長帶回」

在卓蘭發現的落單小石虎(圖片來源:新竹林管處)

連續幾個月來,都有民眾通報石虎蹤跡。苗栗縣政府1999縣民熱線於12日晚上接獲民眾通報,在卓蘭鎮山區路邊發現一隻小石虎,經苗栗縣政府林務科現場評估,疑似竹林砍伐造成母石虎驚嚇棄子離去。小石虎發現時有些失溫和饑餓的現象,經由苗栗縣特有生物保育協會人員的協助照顧後,在13日已恢復活力。

經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屏東科技大學三方人員評估後,母石虎應該沒有離開太遠,小石虎可能有機會重回母親的懷抱。特生中心助理研 究員林育秀也從13日晚上開始,帶小石虎回原來發現地點,並嘗試利用撥放小石虎叫聲的方式,吸引母石虎回來將小石虎帶走。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救石虎 學者民代呼籲:後龍殯葬園區應立即停工
路殺? 又見石虎倒臥血泊
怪手開上山坡 小石虎有家歸不得
淺山開發不斷 石虎保育網漏洞難補

綠色人物|用音樂和有機農業傳承魯凱魂:吳永勝

作者:李俊緯

永勝小時候就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感覺,但家裡並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讓他拜師學藝。為了學編曲,年少的他隻身到台北闖蕩。身為魯凱族的他,很早就有製作原住民音樂的想法,但他清楚知道自己必須先做一般的流行音樂,先符合了別人的需求,等到累積一定的實力與名氣後,方能順利展現自己的想法。

既然音樂伴隨著永勝度過大半年少,是什麼機緣讓永勝開始從事有機農業呢?問起是什麼機緣,他笑著說:「是阿,一切都是機緣阿!」魯凱祖先以前在山上種植作物的時候,其實不太需要除草,連肥料也是取自天然。然而日治時代被日本人遷移到平地後,由於物候與山上不同,且有顯著的病蟲害,於是農藥與化肥就伴隨而來。永勝回到屏東後,看著母親使用慣行農法在種植作物,覺得這樣不妥,因為祖先並不是這樣做的。以前根本沒有農藥與化肥,照樣種得出東西。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1公升的尿=6小時電力

作者:綠粉絲

每個人每天都要尿尿,除了按下沖水閥把這黃色液體沖走之外,四位非洲的中學生(14~15歲)選擇利用它來發電,一公升的尿液可以產生6小時的電力。

不過,在另一個網站「Maker Faire Africa」的報導中,對於這個裝置提出一個安全問題:「即便每一個單元都有單向閥控制氫氣流動的方向,但是這個發明還是有爆炸的危險。」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幫忙修改這些孩子的創作,讓這個發明真的可以實現,成為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發明。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美國污水再生利用亮紅燈,科學家調查發現「超級細菌」竟普遍存在於美國污水處理廠,處理場的工作人員及附近居民都可能接觸到,衛生健康令人擔憂。台東鹿野改造新良濕地,過去排放農田與養豬戶廢水的地方,現今以生態園區的面貌重生,不但以生態工法淨化汙水,還帶動了地方整體發展。同樣在台東,爭議不斷的美麗灣雖面臨最高法院裁定停工,但縣府仍不撤銷其建照,許多民眾環團表態反對後,現在東部在地的教授也發起全國學術界連署拆美麗灣,目前有4百多位學者參與,連署需要更多學者挺身,有意願加入連署的學者就快點加入吧!

台灣每逢大雨山區常有土石流災情,水保局研發土石流防災APP,強化防災效能,使用過的網友表示很實用,但近日傳出森林保育將與林業分家,台灣山林在缺乏完整國土考量的情況下,一旦林產脫離森林保育,將使台灣森林沉淪,有再好的防災預報,還不如良好的山林保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入報導|一石多鳥樣樣兼顧 日本「食育」計畫有成

作者:宋竑廣

隨著全球性的糧食危機與碳足跡等議題越來越被重視,各國也紛紛採取提高糧食自給率的行動,而在日本,還有著豐富的整體計畫。9月底,朝日新聞報導,2011年度日本島根縣內營養午餐食材有46.4%由當地生產,比起前年度的40.1%又提高不少,該縣在2007到2011年度有連續3年超過「食育推廣計畫」目標的40%,也高於全國平均紀錄。

所謂「食育推進計畫」,是日本政府有感於偏食、健康問題、過度減肥與糧食自給等問題日益嚴重,在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闡明食育為生活的基本。

精采內文

論壇|大閘蟹 下一個生態浩劫!

作者:施習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隨著兩岸交流的活絡以及台灣經濟的衰退,近來在台灣逐漸興起大閘蟹養殖的熱潮,甚至獲得某些縣市政府的積極推廣。然而俗稱「大閘蟹」的中華絨螯蟹,並非台灣的原生種類,而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列名全球百大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生物!

台灣本土有俗稱「毛蟹」的日本絨螯蟹,以及俗稱「青毛蟹」的台灣扁絨螯蟹,其中毛蟹與大閘蟹的血緣十分接近,也有學者認為兩者互為亞種。若大閘蟹開始一窩蜂的到處養殖,在價格慘跌而棄養或放生時,大閘蟹將在全台的河川溪流橫行流竄,重蹈歐洲大閘蟹棄守防治的覆轍,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其雜食與攻擊的習性,加上水陸兩棲的活動範圍,也將造成本土動植物的滅絕。

精采內文

 

卓蘭又見落單小石虎 保育員「通知家長帶回」

本報2012年11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隨著國人保育石虎意識提高,連續幾個月來,都有民眾通報石虎蹤跡。苗栗縣政府1999縣民熱線於12日晚上接獲民眾通報,在卓蘭鎮山區路邊發現一隻小石虎,經苗栗縣政府林務科現場評估,疑似竹林砍伐造成母石虎驚嚇棄子離去。淺山開發未兼顧生物多樣化,已成保育難題,台灣唯一的貓科動物石虎,首當其衝,學者認為,唯有透過社區居民起而保護,才能落實石虎保育。

卓蘭再發現落單小石虎,新竹林管處提醒民眾,可立即通報,不一定需帶走小石虎。(圖片來源:新竹林管處)

小石虎發現時有些失溫和饑餓的現象,經由苗栗縣特有生物保育協會人員的協助照顧後,在13日已恢復活力。這是繼上個月民眾在苗栗縣卓蘭地區,發現一隻年輕石虎遭車撞死後,再度通報拾獲的小石虎,在在印證苗栗為石虎之鄉。

嘗試重返母親懷抱

經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屏東科技大學三方人員評估後,母石虎應該沒有離開太遠,小石虎可能有機會重回母親的懷抱。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也從13日晚上開始,帶小石虎回原來發現地點,並嘗試利用撥放小石虎叫聲的方式,吸引母石虎回來將小石虎帶走。

野放不易  勿輕易帶離棲地

接連幾隻小石虎因人為擾動,與母石虎分散而需人類收容,新竹林管處表示,小石虎一旦被人收養,可能永遠無法回到山林;不但進行野放訓練,需耗費相當多的人力及物力,訓練後也無法保證小石虎可以適應野外生活。

新竹林管處建議,若在山區發現小石虎,請先通報相關單位,讓小石虎留原地,因為母石虎可能只是受驚嚇暫時離開;若此時將小石虎帶走,研究人員擔心,母石虎可能找不到小石虎。民眾若發現小石虎踪跡,務必先通報,再由研究人員評估是否需要將牠帶回。

淺山保育難題:開發未兼顧生物多樣性

苗栗縣是目前所知石虎數量最多的地區,從事石虎研究多年的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汀表示,石虎的棲息環境大多集中在淺山丘陵地帶,而這些地區通常都是私有土地,經常會有開發干擾,造成石虎無家可歸。石虎的保育除了公部門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當地居民對這樣珍貴生物的愛惜與保護,才能讓石虎長久的存在山林之中。

Top

 

綠色人物|用音樂和有機農業傳承魯凱魂:吳永勝

作者:李俊緯

11/2~4於台北世貿舉辦的「亞洲有機樂活產業展」,集結了台灣各地有機農產單位與低碳樂活產業的展出,會場的舞台區也輪番上陣精彩的表演,相當熱鬧。
 

看著舞台區節目表,發現連續三天都有「風的能力者吳永勝」的表演,再看看參展的單位列表,竟然有個「永勝有機園」!永勝是參展的有機農友,也是表演者!永勝到底是何許人也?

幾年前我在「屏東環盟&綠農的家」舉辦的營隊中認識永勝大哥,後來因緣際會參觀了他的檸檬園,也在工寮中聽到了他正在製作的歌曲。這次的有機樂活展,除了趕來聽他精彩的表演外,他也與我聊了許久,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音樂夢想家

永勝小時候就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感覺,但家裡並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讓他拜師學藝。為了學編曲,年少的他隻身到台北闖蕩。做過景觀工程助理、送報生,並與當時的編曲家共事,還曾在餐廳駐唱。一步一步的,追尋著他的音樂夢。身為魯凱族的他,很早就有製作原住民音樂的想法,但他清楚知道自己必須先做一般的流行音樂,先符合了別人的需求,等到累積一定的實力與名氣後,方能順利展現自己的想法。

就像電影《海角七號》阿嘉於片頭的情節一樣,台北激烈的競爭與社會的現實,讓永勝不得不回到屏東。但他其實並沒有放棄。回到家鄉後,永勝依然把握每一次可以製作歌曲的機會。有一次,他聽了桑梅娟大姊唱排灣族的古調Ljulima,大為感動!於是燃起了採集古調加上編曲的念頭。這一做,就是六年。

終於,第一張專輯在2012上半年完成了!這張專輯包含了古調與夥伴們的詞曲創作(桑梅娟、巴志郎、彭水光、吳永勝)。其中,巴志郎先生唱的古調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錄音時直接清唱,編曲時再用自由拍來配合主唱,足以表現出古調不受節拍拘束的「原味」。永勝透漏,第二張專輯已經在籌劃了!預計加入大武村的合唱與舞蹈元素。這次於「亞洲有機樂活產業展」的表演,除了永勝自己上陣外,還邀請滿州分水嶺部落的編舞者- Magai小君一同演出,舞動展場的舞台!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

既然音樂伴隨著永勝度過大半年少,是什麼機緣讓永勝開始從事有機農業呢?問起是什麼機緣,他笑著說:「是阿,一切都是機緣阿!」魯凱祖先以前在山上種植作物的時候,其實不太需要除草,連肥料也是取自天然。然而日治時代被日本人遷移到平地後,由於物候與山上不同,且有顯著的病蟲害,於是農藥與化肥就伴隨而來。永勝回到屏東後,看著母親使用慣行農法在種植作物,覺得這樣不妥,因為祖先並不是這樣做的。以前根本沒有農藥與化肥,照樣種得出東西。

有了這樣的想法,但沒有農學的背景,怎麼辦?永勝表示,有機:要先有做的勇氣!沒人教,就先從容易的種起。一開始種蔬菜,接著種檸檬,再來是難度較高的木瓜,一步一步累積經驗。知道怎麼做後,進一步瞭解背後的機轉也很重要,於是永勝去讀了生化科技系,接著學習中興大學的有機農業課程,並參與了屏東科技大學王鍾和老師的研究。

永勝的有機之路從零開始,經過一番努力,至今獲高雄農業改良場聘為講師!問起種有機有什麼訣竅,他說:「把根養好,把環境培養好。」永勝將植物的根比喻為我們的腸胃,將農藥比喻為醫生開的藥,將化肥比喻為點滴。當我們身體虛弱時,是要把腸胃顧好,讓營養的吸收順暢而使體力與免疫力增強?還是不斷的吃藥、打點滴呢?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吃藥、打點滴是用來救急,把腸胃顧好才是長久之計。另外,將農園的環境培養好使之生態豐富,害蟲的天敵自然就會補強。「但這須要一步一步來。」永勝表示,種東西和做音樂的道理是一樣的,必須知道種出來後會是什麼樣子,市場在哪裡。先達到消費者、商人心目中的標準後,再加入有機的理念,而不是短時間內莽撞躁進。

半農半X的生活

這時,我忽然想起了日本的鹽見直紀提出的「半農半X」理念:一半務農,一半發展自己的天賦。永勝不就恰好在過這種生活嗎?!白天是照顧農園的莊稼人,晚上在工寮搖身一變,成了音樂家。永勝對這個理念的解讀,就是選擇兩項專業好好去投入,培養兩項專長,最好至少有一項是自己有興趣的,因為我們一旦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有熱情,就比較不會計較別人是怎麼看待。就連「看電視」這件事,如果認真去鑽研,也可以很專業的!

但這樣「兩項專長」的生活,也曾讓他蠟燭兩頭燒。今年三月,永勝為了專心趕製專輯,疏忽了木瓜園好一陣子,結果一場風災導致所有的木瓜全毀。所以這次在展場攤位出售的木瓜都是今年七月重種的喔!這個事件讓永勝的經驗值增加不少!活到老,學到老。

音樂和農業,兩項看似不相干的專業,當它們相遇,也會激盪出繽紛的火花。每日清晨,永勝巡視農園的時候,會跟木瓜樹、檸檬樹,還有大地的一切,展開心靈對話。這場景就好似日本的木村阿公,木村每天都會跟自己的蘋果樹說:「謝謝你!你真努力阿~哈哈!」永勝表示,木村阿公的故事《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他看了好幾遍了,對裡面的情節還如數家珍呢!永勝把自己與農園裡的寶貝充滿愛與感謝的交流,譜成了一首歌〈lukamialrealre每日清晨〉。中文歌詞是這樣的:

     每日清晨.閃爍滴下那清澈水珠
     因你的話如甘露.使我歡喜快樂
     每日清晨.芋頭葉的露珠閃閃落下
     因你的愛如甘露的話語.滿滿滋潤我的心裡

行銷自己

這樣的小標題乍看之下蠻現實的,但身為有機小農,如何與通路商來往、如何穩住銷路、如何讓自己被看見...都是不可少的課題。永勝有好幾個facebook帳號,幾乎每個都有好幾千位朋友,並經營兩個粉絲頁,只要一貼文通常是好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讚。我請教他,這是怎麼辦到的?他只是淡定的說:「我覺得部落格比較有用捏,其實。我還有好幾個部落格...」

不過,使用的媒介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自身的特質。永勝知道大部分的人其實渴望心靈提昇,所以希望自己時時都散發出樂觀、鼓舞他人的氣息,並用適當的文字或作品表達出來。幫助別人,珍惜朋友,心態正向,好友自然會來。

「人生就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永勝忽然問我:「你做一件事的時候,會不會忘記吃飯?」我說不會。「哈~那就代表你還不夠投入。」原來,除了愛迪生會忘記吃飯外,會因為投入一件事而忘記吃飯的大有人在阿!永勝說他還忙到沒時間談戀愛呢!

忙,應該不是瞎忙吧?「人生就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永勝說。回想著他的所作所為,再一一對照這句話,果真如此!用音樂傳承文化、與彭水光先生合作教小朋友母語、種有機蔬果讓人們吃得健康而土地也健康、發表鼓舞人心的貼文、慷慨隨和、樂於助人......。

也許,小弟我也是永勝大哥「貢獻」的受益者之一吧。跟他相處的時候覺得他很平易近人,很有「朋友」的感覺。在整理他的故事、寫這篇文章時,也同時鼓舞了我。永勝向我分析了從事環境工作應具備的特質與可能遭遇的挫折(早就遭遇了...),但如果我認為這是我活在這世界上想要對社會貢獻的事,就勇敢去做吧!但要有階段性的一步一步來,比較容易成功,道理就跟做音樂和種有機一樣...。

永勝大哥,真是謝謝你喔!百忙中還會抽空理我這個默默無聞、毫無眼前利害關係的小婁婁。真是受教了!(鞠躬)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和你一樣,為週遭的朋友帶來光與熱。

Top

 

綠色電報|1公升的尿=6小時電力

作者:綠粉絲

8161674482_6afa443513_c  

每個人每天都要尿尿,除了按下沖水閥把這黃色液體沖走之外,四位非洲的中學生(14~15歲)選擇利用它來發電,一公升的尿液可以產生6小時的電力。

 IMG_4498-550x412  

發電的步驟如下:

1.將尿液放入電解瓶,分離出氫氣。

2.為了要淨化「步驟1.」得到的氫氣,將之通過水過濾器(Water filter),再將過濾後的氫氣置入氣體鋼瓶。

3.將「步驟2.」的氫氣推入有液態硼砂的氣瓶,用以去除氫氣中的水分。

4.最後將純化的氫氣推入發電機內。

IMG_4499-550x412  

不過,在另一個網站「Maker Faire Africa」的報導中,對於這個裝置提出一個安全問題:「即便每一個單元都有單向閥控制氫氣流動的方向,但是這個發明還是有爆炸的危險。」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幫忙修改這些孩子的創作,讓這個發明真的可以實現,成為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發明。

資料來源:treehugger

※ 本文轉載自綠粉絲 http://ecofans.pixnet.net/blog/post/47441406

※ 綠粉絲的粉絲團歡迎加入

Top

 
 

超級病菌普遍存在美國污水廠 水再生利用堪慮

摘譯自2012年11月14日ENS美國,馬里蘭州,帕克分校報導;李子昂編譯;莫聞審校

研究人員在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檢測樣本內是否含有MRSA。(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提供)科學家在調查環境中潛在的細菌溫床時發現,號稱為「超級病菌」(superbug)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亦稱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盛行於美國數個污水處理廠中。

眾所皆知,由MRSA所產生的細菌性感染,會對醫院病患造成難以治療的傷害並可能有致命的風險。而至1990年代末期,除了身體健康的人之外,其他人在社區環境中亦有可能受到感染。

該研究負責人,馬里蘭大學應用環境健康學院助理教授Amy Sapkota表示,MRSA的感染事件開始在醫院以外的地方發生,稱為社區性MRSA(community-acquired MRSA,CA-MRSA),其發生數量正在增加,而且和醫院感染MRSA (Hospital-associated MRSA)一樣危險。

Sapkota表示,「但我們仍不能完全了解MRSA在環境中的潛在來源,或社區中的人們如何接觸到這種微生物。」

該研究指出,污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在污水處理廠附近居住、工作和遊憩的人們,都有可能接觸到這些超級病菌。

由於受MRSA感染的人可能從他們的鼻孔、皮膚或是透過排泄物散播病原,使得污水處理廠可能成為該病原的溫床。

瑞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認有MRSA存在瑞典污水處理廠中,而這一新的研究證實了MRSA在美國污水處理場中同樣存在。

該研究團隊,包括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他們採集了兩個中大西洋地區(Mid-Atlantic)與兩個中西部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程中的污水樣本進行研究。

選擇這些污水廠的部份原因,是由於這些污水廠會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重複使用,進行灌溉工作。研究人員想知道,MRSA是否仍然存在於這些再生水中。

研究發現,MRSA與其相關的病原體: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在四個污水處理廠都有:一半的樣本中有MRSA存在,而MSSA出現率則有55%。

所有污水處理廠中有83%未經處理的污水含有MRSA。但MRSA與MSSA的出現率皆會隨污水處理過程而下降。

只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在處理過後的水中仍含有病原體。該場並沒有定期進行加氯消毒(chlorination)的步驟,也就是污水處理的第三階段。

93%的MRSA菌株會從廢水中被分離出來,而29%的MSSA菌株可以耐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其中包括一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特別指示可用於處理MRSA感染的藥劑。

兩個污水處理廠中,隨著污水處理步驟的進行,MRSA菌株表現出更強的抗藥性,且由基因調控造成的致病性也越高,直到出現第三階段的氯化處理,除去了所有MRSA。

這顯示,污水處理廠想要有效減少MRSA和MSSA的同時,可能導致其抗藥性與致病毒性的增加,特別是那些不採用第三階段加氯處理的污水廠。

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既本研究首要作者Rosenberg Goldstein呼籲,未來研究應進一步了解在以再生水灌溉的農業與休閒用地,以及在其附近工作、遊憩或居住人群的風險。他表示,「由於有越來越多使用再生水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評估接觸再生水中所含抗藥性病菌的風險。」

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透過經常洗手及使用手套即可以降低風險;而使用通過三級處理的再生水進行灌溉亦然。

這項研究發表於11月份《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由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所出版。

Top

 

鹿野打造新良溼地 揮別髒亂.臭氣

摘錄自2012年11月15日客家電視台鹿野報導

台東縣鹿野鄉的新良溼地緊鄰卑南溪,過去是大原地區,排放農田與養豬戶廢水的地方,環境髒亂氣味難聞,為了改善汙水排放問題,縣府與公所,向環保署爭取經費,進行溼地改造工程,本月新良溼地,終於以生態園區的面貌重生,未來不但能以生態工法淨化汙水,也將帶動地方整體發展,營造生態、生產、生活,3生共識的社區。

成群的蜻蜓與大王蓮,這些動植物豐富了,鹿野鄉新良人工溼地的生態,令人很難想像,過去這片緊鄰卑南溪的低窪地,是瑞源與瑞隆2村,排放養豬與民生廢水的所在地。

民國94年,台東縣政府與鹿野鄉公所,向環保署申請經費,將瑞隆村緊鄰卑南溪旁的5公頃土地,規畫成淨化水質,與調節水流的人工溼地,以動植物分解有機物的生態工法,過濾當地農田,與養豬戶排出的廢水,而二期工程也在今年完工,將整個新良溼地園區,擴展為14公頃,透過5個生態池層層過濾,也能淨化當地,1200戶家庭排出的廢水,溼地園區的啟用,也為社區整體發展打好基礎。

瑞源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經過8年的時間,動用8千萬元經費,新良溼地從過去臭氣薰天,沒人敢靠近的低窪地,轉變為生態園區的面貌,不但成為鹿野鄉最大的遊憩區,未來也將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以及產業發展。

Top

 

李遠哲、瞿海源 數百位學者連署 籲「拆美麗灣」

本報2012年11月16日台東訊,賴品瑀整理報導

多年來爭議不斷的美麗灣,雖然面臨最高法院裁定的停工,台東縣府仍堅持不撤其建照,甚至仍在運作環評事宜。在一波波民眾、環團、知名人物的抗爭與表態反對後,任職於東部在地的數十位教授學者們也發起了「拆除美麗灣違建 捍衛法治國尊嚴」的全國學術界連署,12日上線,短短三天之內,截至15日晚間,包括李遠哲、瞿海源、台大法學院諸多教授,已有全國431位學者參與連署,相信是政府當局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而此連署也持續的需要更多學者挺身,加入表態的行列。

加入學者們所鑽研的學問包含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名單詳見如下:http://protectfudafudak.blogspot.tw/p/blog-page_10.html),可說是包羅萬象,然而他們卻在聲明宣言上同聲痛斥美麗灣「從送件、環評到興建種種不符程序正義的行徑,堪稱我國環境開發史上最惡劣之案例。」

這個全國學術界連署,是由東部大學為主的全國大學教師及研究者所發起。他們表示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已經嚴重傷害台灣法治國家基礎,不僅是台灣東部危機,也是台灣整體發展的危機。

學者們更提出三點重大呼籲,以捍衛我國環評程序正義與法治國尊嚴。

1.中央應善盡對地方主管機關之監督職權:若台東縣政府逾期仍不依法拆除違建,中央應依《地方制度法》「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之規定,代行拆除美麗灣渡假村違建。

2.台東縣政府針對違建所欲補行之環評程序,乃典型之「就地合法化」措施,已經徹底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之基本立法意旨,應立即停止; 呼籲台東縣政府10位民間環評委員在違法建物未拆除前,拒絕審查美麗灣案,若縣府執意召開護航環評會,請委員務必堅守學術尊嚴,予以作成不應開發的結論。

3.目前都蘭灣地區已有數個大型開發案正在醞釀,加上附近山坡農地之炒作與民宿觀光之發展,若只有開發而無管理,當地珊瑚礁生態體系恐將不保,不利永續發展與綠色經濟,呼籲行政院立即推動都蘭灣政策環評,同時考量國土規劃、觀光發展、海岸環境生態保護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發展權。

有意願加入連署的學者,請上此網頁填寫。http://protectfudafudak.blogspot.tw/p/blog-page_7505.html

Top

 

水保局創新研發土石流防災APP 網友:很實用

摘錄自2012年月日NOWnews 台北報導

台灣每逢大雨或是颱風,總是會有不少地區傳出土石流災情,再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變遷,增加全台各地局部性豪大雨發生機率,提高了災害不確定性,致使防災工作更為艱鉅,為了強化防災效能,農委會水保局創新開發整合Google Map及手機定位功能的土石流防災APP。

農委會水保局除了持續執行土石流防災減災工作外,為了強化防災效能,創新開發土石流防災APP,內容可看到全國土石流觀測站的即時觀測資訊、各鄉鎮土石流警戒資訊、全國即時降雨資訊、衛星雲圖及各鄉鎮避難處所之分布等資訊,並在Facebook社群網站建置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作為全民即時提供防災資訊的交流平台,使用過的網友們紛紛表示很實用,對於防災工作很有幫助。

水保局李鎮洋副局長表示,除了宣導土石流防災基本知識及落實防、救災工作外,並分享各單位創新防災技術成果,包括公路防災預警監測、氣象預報防災應用、水災預警防災應變及工程治理工法防災應用等,共同為達到全方位防災效果努力。

Top

 

森林保育及林業要分家 環團:山林保育別走回頭路

本報2012年11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山林水土不分家,環團反對農業部設林業司。(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隨著國家組織改造重要工程接近尾聲,又出現爭議。最近民進黨立法委員尤美女國會問政一席話「農林漁牧應不分家」,正中農委會下懷,不但傳出將林業試驗研究所保留原編制、原林務局拆出林業司以及森林暨自然保育署,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將會同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進行協商。此項傳聞,讓環保團體悻然,痛批組織改造未蒙其利先蒙其害,一旦林產脫離森林保育,將使得台灣森林沉淪。

林務局過去業務以林產經營為主,近年在保育意識抬頭下,業務重心逐步轉向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政府組織改造也就順勢將「林務局」與「林業試驗所」編進環境資源部,成立「森林及自然保育署」及「森林及自然資源試驗所」,不料近日卻生變,林業試驗所可能留在原位,林務局也拆成「林業司」留在農委會,「森林及自然保育署」到環境資源部。環保團體擔心如此一來,台灣山林在缺乏完整國土考量的情況下,將從保育為主走回開發利用為主的老路。昨(15日)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要求林務局與林試所留在環境資源部,反對農業部增設林業司。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林子淩批評,國有林未做完整考量下就分司,林業試驗所掌理福山植物園以及多個具有重要種原庫的場域,應在保育思維下經管;而一旦鼓勵農地造林更違反糧食安全原則。

環團也指出,農委會和林產學者一向主張造林的價值,但過往林務局所推動的「造林」作為,不論是「林相變更(1965~1977)」、「林相改良(1983~1989)」、「全民造林(1996~2004)」以及最新的「獎勵輔導造林辦法(2008至今)」,實際上可說都是「開山,砍大樹賣錢,種樹苗領補助」(砍大樹、種小樹)的惡性循環。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指出,水源涵養、高海拔生態,都在農業之名下失守,水土保持不良、高山農業、林地改編為農牧用地以及休閒產業,造成土壤流失、肥料被沖入水庫中;石門水庫每年編列預算整治,還是有因藻類大量增加的藻華現象,即為一例;他點名副總統吳敦義家鄉的南投,國有林41林班地,森林變成高山茶園,林務局卻放任無作為,「林務局繼續留在農業部,台灣環境沒救了。」

「山林水土不分家!」立委田秋堇說,環境資源部設立是環保團體爭取多年的結果,也是這次組改中最沒有爭議、朝野社會有共識的案子,如今卻出現變數。

立委林淑芬也表示,以前經濟開發思維已被保育思維取代,業務才會整合到環資部,現行編制下,即發生國有林被計算入BOT廠商的折抵面積中;國有山坡地也不斷配合個案開發解編。經建會的資料也顯示,民眾種植檳榔,1公頃賺得7萬3千元,社會要付出35萬元代價;阿里山道路旁種植山葵、高山茶,每賺得1元,環境代價高達37~44元,繼續留在農委會,不利於社會永續。

環團擔心,基於過去的前車之鑑,如果把保育面向的林務局放在環資部,牽涉巨額利益的林業試驗所割讓到農業部,未來可能會發生凡牽涉到生態保育、吃力不討好的麻煩事,通通推給環資部,可以創造肥油的業務,則留在農業部手中,責任別人扛,好處自己享,產業無法保育化,保育也無法產業化。

對於部份學者指出,「台灣木材需求自給率只有0.22%,碳足跡的帳很難看。進口木材可能還有1/3是盜伐,更非環境正義。」環團認為,造成此一現象的罪魁禍首,是農委會過去數十年的人工林策略缺乏競爭力。環團指出,如今造林不是綠金,更像是造災。

環保署與農委會官員都表示會支持政院版本。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表示,現在的討論並沒有反對森林及自然保育署,而環資部保育方面還有國家公園署,至少已經將保育業務統合在同一部門下。

不過也有學者表示,環保署缺乏自然保育的養成背景,再加上幾個重大開發案的表現,升格為環境資源部不會突然變得有保育概念,林務局主掌的生態保育業務,放到環境資源部未必比較好。

Top

 

深入報導|一石多鳥樣樣兼顧 日本「食育」計畫有成

作者:宋竑廣

隨著全球性的糧食危機與碳足跡等議題越來越被重視,各國也紛紛採取提高糧食自給率的行動,而在日本,還有著豐富的整體計畫。9月底,朝日新聞報導,2011年度日本島根縣內營養午餐食材有46.4%由當地生產,比起前年度的40.1%又提高不少,該縣在2007到2011年度有連續3年超過「食育推廣計畫」目標的40%,也高於全國平均紀錄。

政府全面啟動的「食育推進計畫」

2011「食育推廣全國大會」活動傳單。所謂「食育推進計畫」,是日本政府有感於偏食、健康問題、過度減肥與糧食自給等問題日益嚴重,在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闡明食育為生活的基本。和智育、德育與體育等教育的重要性一樣,透過學習與飲食相關的知識,與選擇飲食的能力,健全飲食生活;該法規定政府單位有責任義務推行總體性的施政與政策,於是設立「食育推廣會議」,跨部會地做成與該法第二章標題同名的「食育推廣基本計畫」,都道府縣等不同等級的地方政府則視狀況調整設計同項計畫。

這部計畫有10項目標數值,包括提高關心食育的國民比例、家人共進早晚餐的次數、有吃早餐的國民比例、體驗過農林漁牧業的國民比例等,及前文提到的、學校營養午餐地產地銷的比例,以2010年3月調查的時點來說,全國平均為25%,希望在2015年達到30%以上;目前作成與實行食育計畫的市町村地方單位只有58.2%,希望未來能達到百分之百,擴及各個層級的公家單位。

在政府編撰的指導小冊裡,除了類似健康教育的身高體重內容之外,還以圖表解釋糧食問題的國內外現狀,日本國民現在的食物,只有40%由國內生產,60%由海外輸入,糧食自給率遠遠落後於澳洲的173%、美國的124%、法國的111%,德國的80%與英國的65%;而就在全世界有超過9億人口苦於飢餓與營養不足,日本又高度仰賴進口食物的同時,每年卻也丟棄了5百萬到9百萬噸的食物,小冊以簡單的插圖提醒大家:「在買吃的之前,先確認冰箱有沒有剩的食物,不要浪費了!」

而為了減少天災所帶來的傷害,還有準備緊急食物的篇章。小冊以圖解示範了災害發生時能夠馬上帶出家門的避難包內容物,包括水、米、罐頭、巧克力等食物,小刀、剪刀、開罐器、免洗餐具等工具;可長期保存的食物列表,分為主食、主菜、副菜、飲料與其他5個大項,除了大家一般知道的罐頭泡麵外,特別建議真空包裝與無洗米等方便或利於保存的品項。

選購的時候,要注意家人個別的狀況。災害來臨時,媽媽可能會因為身體狀況不佳不易分泌母乳,因此要多準備奶粉;嬰兒容易脫水,也要避免過敏源;老人不能咬硬的東西,或者因為壓力等原因導致食慾不振,要避免營養不足;其他慢性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自然也在考慮之列。

結合文化傳承的「食育」

推廣食育,包括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信賴關係,活化在地社區,以及繼承與發展豐富的飲食文化,小冊第19頁,列出1月到12月與飲食有關的日本傳統節日,例如1月為睦月,相傳為親友往來之和睦之月,另一說則是稻米的垂穗開始碰到水面的月份;10月為神無月,除了祭神之月之外,有一種解釋是來自於同音不同漢字的「釀成月」,用新穀釀酒的月份。文化傳播所及,這兩個名詞在台灣也不陌生,如作為動漫角色名,或日式餐廳名等。

不管是為了地產地銷,或是融入飲食的傳統文化,甚至為了美味,選購當季食材都是非常重要的食育內容之一;春天吃洋蔥、蚌、太平洋鯡等,夏天吃蕃茄、小黃瓜、茄子、沙鮻等;秋天吃蘿蔔、蘋果、秋刀魚、鮭魚等;冬天吃白菜、蔥、白蘿蔔、鰤魚等,順時而吃,不但色香味好、營養價值高,又能體會在地氣候風土,感受自然恩惠,幫助各地生產多樣化的食材。

有了適當的食材,料理當然也要下工夫。部分縣市為讓學生認識在地文化,在特定的幾個月裡,結合在地食材,推出以鄉土料理為主的學校營養午餐,不著痕跡地將在地飲食文化植入學生的生活之中。據朝日新聞同報導,島根縣即推出日本五大名飯之一、當地津和野町特有的「埋飯」,顧名思義,這種飯料理表面看來清淡,但底下別有好料,傳說是古代倡導節約簡樸的時候,官員們為做公孫布被的模樣而發明的料理。這樣的食育,果然有吃有學習,又有益於土地。

公私單位齊頭並進

就跟地方政府一樣,中央也有推廣方案,每年都會辦理「食育推進全國大會」,2011年就在靜岡縣三島市推出名為「富士山之鄉──食育節2011」的大型活動,表揚推廣食育有成的志工,頒獎給相關比賽的得獎者,邀請名人賢達對談並集思廣益;假日本大學等學校空間,廣開食育教學教室,精彩內容包括「享受料理!受到23萬名女性熱愛的日本第一料理教室」、「思考食品安全~以生食食物中毒為主軸」;對所有食材生命表達感謝的、古代相傳所謂「一刀一禮」的菜刀儀式演練等。

各項活動會提供販售、試吃、體驗、展示等不同程度的參與方式,參展的單位有地方自治體也有私人企業等不同組織,像是松崎町的「在地商品『櫻葉』香味體驗」,日本醬油協會的「到府授課的醬油博士班」,森永乳業的「大家來學冰淇淋吧!」,非營利組織若宮協會的「給智能障礙兒童的食育推廣計畫」,高橋製粉所的「連小孩都可以在3分鐘內做出來的國產米粉」等,有數十個單位在3所校舍展覽。

同樣面臨糧食自給率低下等飲食問題的台灣,目前也有部分縣市或零星的學校,利用營養午餐做有機蔬菜推廣與地產地銷的工作,但還面臨經費、法規等不同面向的困難,也缺乏全國統籌機制來處理;況且「隨時有斷糧風險,但各種棄農與離農的主張與作為卻持續不絕」(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彭明輝著);再者大埔強徵農地事件中的怪手毀田,外銷達20億的毛豆最大產區將被開發為人工湖等民情激憤的新聞頻傳,對比日本政府邀來演員上野樹里(《交響情人夢》)、AKB48的秋元才加,演歌巨星小林幸子、偶像團體AAA等在台灣也家喻戶曉的明星助陣,要說雙方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差距如何,相信台灣民眾冷暖自知。

※ 本文轉載自立報

Top

 

論壇|大閘蟹 下一個生態浩劫!

作者:施習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隨著兩岸交流的活絡以及台灣經濟的衰退,近來在台灣逐漸興起大閘蟹養殖的熱潮,甚至獲得某些縣市政府的積極推廣。然而俗稱「大閘蟹」的中華絨螯蟹,並非台灣的原生種類,而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列名全球百大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生物!

大閘蟹(SimonQ攝)

台灣本土有俗稱「毛蟹」的日本絨螯蟹,以及俗稱「青毛蟹」的台灣扁絨螯蟹,其中毛蟹與大閘蟹的血緣十分接近,也有學者認為兩者互為亞種。若大閘蟹開始一窩蜂的到處養殖,在價格慘跌而棄養或放生時,大閘蟹將在全台的河川溪流橫行流竄,重蹈歐洲大閘蟹棄守防治的覆轍,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其雜食與攻擊的習性,加上水陸兩棲的活動範圍,也將造成本土動植物的滅絕。

此外,大閘蟹的擴散也可能造成台灣本土毛蟹族群的滅絕,就如同籠中逸出的中國畫眉,在野外跟亞種台灣畫眉雜交,使得台灣畫眉的遺傳結構遭到嚴重的破壞。

我們的鄰國早已開始注意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日本環境省自然環境局擔憂大閘蟹在日本蔓延,為了保護日本的生物多樣性,以及防止大閘蟹破壞生態系統,在2006年,就規定烹調後的大閘蟹才可以出售,禁止在市面販售生鮮的大閘蟹,也不批准新的養殖申請,原有的養殖業必須嚴防大閘蟹外流,在養殖池和水道入出口加上防漏網。

美國則在1960年代開始,陸續發現大閘蟹在五大湖區與加州出現的蹤跡,據信是華人為了食用而攜入的,有了整個歐洲都淪陷的慘痛教訓,美國的環境保護單位認定大閘蟹是溪流生態的殺手,見一隻就撲殺一隻,絕不允許有漏網之魚,對於大閘蟹的防治算是成功的。

反觀我國,多年前大閘蟹就已在台灣多處養殖,也不清楚這些外來種是如何通過政府相關單位的核准,或是根本沒有單位重視,就堂而皇之的在台灣各地引入山泉溪水養殖。現在更有某縣府大張旗鼓的準備試辦「蟹稻共生」,讓大閘蟹養在稻田中,看在生態學家的眼裡,這幾乎等同於不設防的生態自殺,因為如此一來,到處蔓延的大閘蟹幾乎是指日可待!

不但台灣本土毛蟹族群不保,台灣的淡水生態會遭受多大的衝擊,恐怕也沒有單位可說得清楚。大閘蟹已橫掃歐洲生態一百多年,迄今防治仍舊無解,此強勢物種若是在台灣蔓延,那些歷經百萬年才在台灣溪流演化出來的珍貴特有種生物,包括魚貝蝦蟹,可能都將遭受萬劫不復的命運。福壽螺所造成的生態、經濟衝擊是一個大家熟知的例子,歷史的殷鑑不遠,但我們似乎依然無法記取教訓。

如果好吃、救經濟的理由可成立,那未來可能有更多外來的食用物種充斥在台灣各地,在來不及加以防治時,是否又再次準備棄守?屆時是哪個政府單位該負責?還是歸咎於養殖業者惹的禍?還是怪罪消費者愛吃的代價?在此懇請農政相關單位能夠盡快規畫出一個正確方向的大閘蟹管理政策,為我們的生態環境把關,台灣的好山好水實在不應該因為一時的口腹之慾而犧牲掉,而台灣辛苦多年的生態保育,也不值得就此毀於一旦。

※ 本文原刊於中國時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