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7







近期活動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環保、營建與屏縣府會商:悠活麗緻14年未環評 應停業

 

「墾丁悠活麗緻渡假村」上周遭天下雜誌踢爆旅館該做環評而未做環評,違法營業14年,情節嚴重尤甚美麗灣。環保署近日也展開一連串督察,昨(6日)晚召開記者會說明,旅館營業使用皆屬違法,在環評未過之前,屏東縣政府應停止營業、墾管處停止使用建築,環保署督察總隊則依環評法、行政罰法開罰。

 

環保署指出,14年來,悠活麗緻營運所得都立基於違法的事實,除了依環評法裁罰30萬至150萬元罰鍰外,將引用《行政罰法》第18條,依悠活麗緻違法的營收,按比例追討不當得利,不過環保署只能計算該法2006年實施以來至今的不法利得。

另外,悠活渡假村作為「一般旅館」,主管機關是屏東縣政府,應由屏東縣政府請環保局依環評法再處罰鍰並命停止開發;但因2002年悠活的監管權已從屏東縣府移給墾管處,因此,與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對昨日會議結論的態度有所保留,並不願參加會後記者會,先行離開。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天下雜誌:先蓋先賺 七成違法營運

環團促拆悠活 拒審環評

環團呼籲 全面盤查觀光業環評

悠活集團再惹議 牡丹灣Villa規避環評

生物多樣性 ∣ 生物共同體:土地、動物與人的相互依存

作者:廖靜蕙

生物學家威爾斯(Edward O. Wilson)曾提過人類有親生物性(biophile)的本能。身為地球的一份子,人類無法只置身於自己架構的物理環境中,渴望親近其他生物,連結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作為動態的存在,野生動物提醒我們與自然的連結,透過一隻石虎、台灣黑熊、水鹿,甚至水獺,告訴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甚麼事情。

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簡單的說,就是我的行為、決定會帶給生態系、物種何種影響,一旦社區少了這個物種會帶來何種改變;如果一個地方沒有必要使用,是不是不要急著擾動或開發。另外,在公共議題上,例如都市開發加入生物多樣性的思考與設計,在環境影響評估中考慮對生物多樣性帶來的衝擊。

精采內文

以藝術催化 日本大師找回偏鄉老人的笑容

本報2013年5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鄉下的老農夫需要懂什麼藝術?」「城市來的根本什麼都不懂!」這樣的衝突相信在台灣也不陌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策展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總監北川富朗卻致力將藝術與社會兩者相結合,更企圖藉由文化來作到地域振興。

以「效率主義」來思考,「不要住在山上浪費時間了,快下山吧!」20多年前,地方政府甚至開始提供補助,讓居民下山遷往都市鄉鎮,遺棄了家鄉。伴隨而來的則是機關合併、廢校等等後果,讓當地更無生氣,甚至讓人直言「沒救了」。

憑什麼要讓藝術家將作品放在自己的田地上?北川以俄羅斯藝術家卡巴哥夫夫婦(Ulya & Emilia Kabakov)2000年的作品《棚田》為例,他們利用對面山頭的梯田做為背景,在農地上擺置了數個代表農夫耕種、犁田的大型雕塑,並懸吊了與插秧、播種、荷鋤、收割等與描述四季農作的俳句詩詞。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紀 ∣ 播報員:賴柏維

「太平洋氣候變遷科學計畫」(Pacific Climate Change Science Programme)指出自1993年以來,索羅門群島附近的海平面每年上升8公釐,而全球的平均是2.8~3.6公釐。研究人員預估到了2030年,海面可能上升達15公分,而氣旋的平均風速可能增加11%,帶來的降雨強度也會提升20%。同樣是國際間重要新聞,2日美國聯邦政府官員發表報告指出,全美蜜蜂數量驟減乃由多重因素造成,包括寄生蟲、疾病、遺傳、營養不良和接觸殺蟲劑等,形成蜜蜂健康議題的最新科學共識。蜂群衰竭失調現象自2006年起持續至今,蜜蜂群體持續衰減,嚴重威脅許多商業作物的授粉需求。

多年前中國預備興建三峽大壩時引起全球關注,而今,中共前總理溫家寶於今年3月卸任前不久,又正式重啟了怒江水電站這個項目。專家指出將嚴重破壞居民權益和瀕臨絕種生物之棲息地。而中國同樣引起世界注目的禽流感又有新消息,中國大陸農業部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日前再次檢測出5份H7N9禽流感陽性樣本,其中3份來自山東,2份分別來自江西和廣東。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舉辦的第八屆編採營,第二場移師到嘉義布袋洲南鹽場,3~5日舉行三天兩夜的公民記者培訓營隊,除了教導學員新聞採訪編輯技巧,更帶著學員實地探訪鹽場與居民,聆聽在地聲音,寫出心中感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徐琬婷、葉人豪、詹嘉紋、賴柏維•網編:賴柏維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