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願景 (一)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台灣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願景 (一)

2001年10月15日
作者: 彭明輝 (清華大學)

關於經發會的共識,我們肯定以政黨協商取代政黨惡鬥的模式,也肯定「精簡政府與改善政府施政效能」、「放寬政府對企業的不當干預」與「強化企業研發與國際行銷能力」等相關條款。然而在其他議題上,經發會的共識良莠不齊,以致國內輿論褒貶各異。尤其在各項減稅與政府補貼、勞資關係、土地保育與環評程序等議題上,都將導致經濟與社會長期發展的倒退。對於這些倒行逆施、不負責任的共識,我們必須提出沈痛的批判,並且呼籲國人一起來持續地監督其後續發展。

國內目前的不景氣與失業問題,其短期因素在於:(1)全球性的短期經濟成長遲緩,與(2)政黨惡鬥,導致投資者信心動搖。此外,從長期的觀點看來,國內經濟發展的瓶頸來自於:(1)多年來政府對台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欠缺遠景與總體發展策略,而一再延宕政府與產業再造的時機。(2)執政者為鞏固其政權,一再對既得利益團體讓步,扭曲市場的良性自我調節機制。(3)大陸對全球的吸金效應,形成對東南亞與台灣經濟發展的排擠效應。但是這些問題的核心仍在於:政府與民間都欠缺台灣社會長程發展的可行願景,以致在作為上總是短視近利,乃至竭澤而漁,禍留子孫。

基於「寧可窮三年,不可窮三代」的信念,我們堅持:經濟的發展必須以社會長程的發展為其目的,決不可以為了政黨與財團的短期利益,而犧牲社會長期發展的根本。因此,要解決前述長期累積下來的經濟問題,首先政府與民間必須認真構思過整個社會的長程發展願景,再以此願景為依歸規劃其全球佈局與產業發展策略,最後落實為政府再造與產業結構的調整。

壹、台灣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願景

台灣過去五十年來的經濟奇蹟,背後是一部「壓榨人民、凌虐土地、輸出血汗、輸入污染」的辛酸史。從汞污泥到科學園區的高科技污染,從賀伯風災到桃芝風災的土石流,為了累積外匯存底,政府不惜長期壓低農人與勞工階級的所得與工作條件,也把福摩莎這美麗的島嶼變成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在國民生產總值逐年提升的過程,常民百姓體驗到的是環境與生活品質的日益惡化,職場生活愈來愈緊張而沒有保障,以及廣義社會安全體系的逐日衰頹。目前這種「只有今日而沒有未來」的發展模式,絕不可能是我們對公元2020年的期待。

事實上,只要能夠維持平均每年百分之二的低度經濟成長率,到公元2020年時,台灣的人均產值就已經可以達到兩萬美元,追上已開發國家今日的標準。但是,除非我們從今天就開始正視攸關生活品質的生態與環境問題,否則公元2020年時,台灣將會是一個更不適合人住的地方。果其然,居住條件的惡化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上最大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