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拚選舉 環境議題邊緣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台灣拚選舉 環境議題邊緣化

2001年12月12日
作者:李河清 (中原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

聚焦世貿的同時,另一件國際環保大事-「京都議定書」,也在十一月間達成協議,對六種溫室氣體減量的幅度、時間表、計算方式、彈性機制作成施行細則。這是繼九一一事件後,最盛大的一次國際會議,共有一百七十一個國家,四十四位部長,近四千五百人出席。

「京都議定書」由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衍生而來。一九九七年在京都簽署,規定三十八個工業化國家,以一九九○年排放量為基準,在二○○八到二○一二年間將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百分之五點二。自一九九二年以來,歷經七次締約國大會,條約內容逐漸由鬆散而嚴謹,減量規範由原則宣示而蛻化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施行細則。

氣候談判的過程始於科學論證。一九八八年,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化諮詢委員會」,其下設立科學評估、影響衝擊、因應策略三個工作小組。二○○一年報告顯示:以目前排放情景及暖化速度推算,未來一百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攝氏五點八度,海平面也因兩極冰山融化而上升近一公尺。這比先前一九九五年報告增溫幅度一點五至三度還更嚴重。日常經驗或許以為,每日溫差上下幾度稀鬆平常,但全球平均溫度變化緩慢,譬如在過去一百年中,才不過上升0.6±0.2℃。

暖化的原因主要來自人類加速經濟活動、過度使用石化能源及伐林。國家的能源使用成長率往往與經濟發展成長率成正比,這正是問題關鍵所在。溫室氣體減量凸顯了能源使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利益平衡的兩難困境。氣體排放不分國界,工業化國家的排放有人稱為「富裕污染」,發展中國家的排放屬「貧窮污染」,污染成本的分攤,排放減量的落實,正是氣候談判艱辛困難的根源。

海平面上升,似嫌遙遠。但全球暖化而導致的氣候異常已迫在眉睫。暖冬、烏魚旺季延期、青梅收成減產、降雨形態改變、颱風路徑異常、缺水危機、農作物供應不穩定等現象已陸續出現。暖化問題已使台灣島國成為嚴重的受害者。吊詭的是,在眾多公共議題排擠下,全球暖化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在成為災害以後,經常以危機處理的方式來應對。頻繁的選舉,不但未能引發更多的政策辯論,卻使環境議題更加邊緣化。

國際關係長期以來,著重經營政治、軍事與經濟事務。事實上,跨越政治疆界的環境議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面臨全球化的趨勢,評量全球化的發展,全球暖化議題正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起點。 (本文原刊載於2001年11月16日中國時報,11月25日台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