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規劃的一些問題 | 環境資訊中心

校園規劃的一些問題

2001年12月19日
作者:蔡紹斌

最近校園規劃的問題終於被以環境生態的角度提出來檢討了,這樣的轉向是值得欣慰的,個人自八十二年起就開始不間斷的觀察、記錄清水鎮的十一所小學校園植物,並在八十四年為各校建立起一份最完整的校園植物斷代資料,我們發現百年的清水國小很難得的保有最多樣的樹種,而且有許多樹木都是清水鎮僅有的一棵,像是俗稱日本釋迦的圓滑番荔枝,有著方形枝條的柚木,還有華盛頓椰子及中部較為少見的水果-人心果,除此之外,校園內還有超過百棵、幹徑多在四、五十公分以上的大榕樹,堪稱是清水的榕園了,只是最近兩年,一棵棵的榕樹因為錯誤的養護方法而逐漸凋零,再加上主事者的墨守成規,在大榕樹枯死後沒能針對榕樹種植後的缺點,進行樹種的更新計畫,而錯失了多次重塑校園景觀的契機。

但最讓人感到心痛的是成立於一九一八年的三田國小,校園中原本充滿著許多五、六十年的大樹,尤其是俗稱重陽木的茄苳,在前一任陳校長的專擅及主管單位台中縣政府的漠視下,得以持續進行為期十二年的砍樹工作,最後校園中僅存二十棵不到、還是被當時許多再也忍不住的家長所極力保存下來的榕樹,而在這漫長的十二年當中,陳校長不但假所謂的「校園整體規劃」之名拒絕種樹,而她唯一種活過的十七棵小榕樹,都還全是整型過的呢!

而最可悲的莫過於民國四十年成立的甲南國小,成立後因六○年代台中港對外交通的需要,在校園南邊開闢了一條所謂的臨港大道(今天的省道台十七線),八○年代因為全省各地外環道的興起,新台一線就從校園東邊以高架方式飛躍而過,更離譜的是本月十六號才通車的中二高臺中環線,乾脆就從學校大門前不及二十公尺處高架橫越而過!如此經過政府四十年來都市計畫的精心規畫,加上近三十年來政府重大工程的再接再力下,終於成就了今日甲南國小被四面大馬路所完全包被的奇景,在向來重視子女教育的中國社會當中,甲南國小的校園處境可說是政府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計畫及政策,聯合地方鄉親百般縱容下所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為免類似事件一再重演,筆者乃針對多年實地觀察、記錄校園的心得,大膽的提出幾個校園規劃的建議及觀念,希望能有助於改善我們的校園環境;首先是校方在建設之前,必需認真的先擬訂一份具前瞻性的「校園整體規劃」,確實的按計畫執行,並隨時檢討修正,而不要老是假借整體規劃之名,行建築新校舍、砍伐大樹、封死泥土地之實,進而造就出一座座「樹小房屋新」的水泥化校園。

至於種樹的部份,建議以鄉鎮的角度整體規劃、思考每所小學依據其所在地的環境特色所應扮演的角色,再根據其角色設計出每所學校的校園風格,以植物而言,我們可以分別建立具有水生植物、香花植物、誘鳥或誘蝶植物等特色的校園,然後再進行相互的校園植物教學觀摩與交流活動;其次,所有校園內的樹木都應當掛上解說牌或名牌,好讓全校的師生及到學校的家長都有機會認識校園內的樹木。

再者,在進行校園規劃時,應盡量避免設計花台、PU跑道及舖設柏油,更不應將老師的停車需求視為設計停車場的無限上綱,因為這將剝奪學生活動及遊戲的空間,這些也都是造成今日校園內平均不透水面積比例逼近百分之七十的主因,因此對於校園規劃,我們不能再有將綠地當做是校園建設備胎用地的觀念,否則即使我們擁有超過百年的老校,也將像現在一般看不出一點點的歷史風味,傳遞不出一絲絲的人文氣息,而宏偉高大的校舍建築,不經意的就將學店的風格表露無遺,需知學術殿堂若等同建築的高度,教育何能是百年大計?所以如何透過環境設計的手法,展現出學術殿堂應有的且可長、可久又可累積的學風,才是今日教育主管單位所應認真思考的一件事。(20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