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上)

2001年09月04日
作者 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他們已經失去了

而他們的孩子也不再期待

這一切讓人害怕

因為這些日子以來

太陽依舊升起

但沒有人再為此歌唱

-- 阿倫‧克萊曼

真的是因為缺乏良好技術,才使得太陽能無法進入主流市場?還是因為我們的經濟體系,寧可耗盡地球上最後一點化石燃料,也不願使用太陽這顆離我們最近恆星所散發的光亮?

陽光,我們最基本的能源,它的利用其實已經行之千年,並不是什麼新穎的科技。早自古希臘以來,住屋向陽吸熱的觀念,一直影響著社區的設計。隨著城市興起,木質燃料的供給迅速減少,能源危機一觸即發,西元前四世紀的商人,便靠著控制木材與相關進出口的市場而得勢,貪婪可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

義大利的現代太陽能板陣列。(照片提供 綠色和平組織)

在許多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使用太陽能的證據,那些建築物設計便是以善用太陽為考量。向陽的房子可以節約木材與煤炭的使用,也可省下不少錢。

西元四世紀時,小亞細亞的普里內城,四千位居民為了避開頻仍的洪水,遷居至山邊,而整個新城市的設計與排列就兼顧到太陽的走向,使得當地居民住起來能夠冬暖夏涼。



到了十七、八世紀,玻璃使得太陽熱力的利用變得更有效率,太陽能的引擎和機器,也都應運而生,其中還包括太陽能蒸汽引擎以及太陽能煮沸器。西元1912年時,埃及出現了一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每分鐘能夠抽六千加侖的水,產生55馬力。這種新穎且成本低廉的發電方式,取代了原本骯髒的燃煤發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工程師與工人紛紛抽身離開太陽能工作,回到自己的國家準備戰事,因而終止了全球太陽能發展計畫的風潮。



這時期發現的巨量油田與天然氣,再度降低發展太陽能計畫的可能性。石油與天然氣的售價低廉,各國政府與商人對能源的取得都感到滿意,今日許多的大型石油公司,便是由20世紀初成為油商的地主組成的。



在此同時,太陽能熱水器也趕上了時代潮流,1941年時,大半的邁阿密與佛羅里達居民家中都設有此裝置,其中包含80%的新房子。但是二次大戰的爆發以及在非軍事設施對銅的禁用,則幾乎斷絕了這項新穎電價低的工業。



在1950和1960年代,美國的天然氣與電力公司,以「用越多省越多」的促銷手法,鼓勵大眾盡量使用能源,這樣的策略果然奏效,天然氣與其它燃料在1950到1965年間的產量加倍。而在一度(每千瓦小時)兩分錢的收費標準下,根本不會有任何誘因去發展更省電的家電用品。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jun2001/2001L-06-15g.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 王惟芬譯, 蘇崧棱、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e-info.org.tw/issue/energy/2001/sub-energy01090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