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能技術輸出 市場前景堪憂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核能技術輸出 市場前景堪憂

2016年05月11日
作者:史蒂夫.托馬斯(Steve Thomas);翻譯:Estelle

人們對核能項目性價比的質疑越來愈多,對相關技術安全性的擔憂也日益上升,這都有可能讓中國好些個到手的核反應爐項目化為泡影。

中國。田灣核電站。圖片來源:风之清扬

中國核能技術出口成長

隨著全球低碳替代能源結構轉型加快,中國核能技術出口近年來出現了大規模增長。然而,儘管中國核能出口前景日趨明朗,這多半得益於車諾比事故之後法國和俄羅斯的核能發展逐漸放緩,實際的反應爐銷售恐怕遠比預想的要困難。

最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就在於核能出口市場是否真的有那麼大。

自2008年以來,全球核反應爐建設主要都集中在中國。2015年,全球只有七個新開工的反應爐項目,其中有六個就在中國。儘管有不少國家都表示要購買核反應爐,而且有些還是首次修建核反應爐。然而由以往的經驗來看,真正成交的數量極其有限。

此外,很多國家都對依靠中國開展如此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表示了擔憂。這些擔憂主要集中項目組件的質量、中國監管系統的嚴謹程度、過度依賴中國的危險,以及具有戰略地緣政治作用的技術洩露問題。

雖然我們很難證明這些擔憂到底會對最終的決策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是每一個想要從中國購買核反應爐的國家的確都應該認真考慮一下這些問題。

中國核反應爐優劣分析

比如,法國監管機構5名特派員之一的菲利普·賈梅(Philippe Jamet)就曾在2014年表示:「很遺憾,(與中國的)合作不能在預想的層面上展開。雙方合作的一個困難點在於,中國的安全部門應對措施不足,遇到問題就手忙腳亂。」

中國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通暢的組件供應鏈,二是核電企業可以輕鬆向中國政府尋求財政幫助。

比如,中國工商銀行就同意向中廣核在羅馬尼亞的核電項目提供100億歐元貸款。還有人想當然地認為中國的反應爐可能會價格低一些,不過除非中國參與公開市場競爭,否則我們真的無從得知。

不過當前中國還是佔有先機的,因為目前的核出口市場「群雄逐鹿」,競爭混亂。曾經雄霸市場的兩大公司——法國的阿海琺(Areva)和美國的西屋(Westinghouse)——一個身陷債務,另一個也是自身難保。

逐鹿群雄:美國 日本 法國 俄羅斯

總部位於美國的西屋公司於2006年被日本東芝集團收購,但東芝集團反應爐部門自2012年以來就連年虧損。據估算,2015年東芝集團整體虧損額將高達45億美元。去年7月,東芝承認誇大了過去六年的利潤額,並因此被日本政府處以天價罰款,公司信用等級也直接跌落至垃圾級。

與法國阿海琺的歐洲壓水反應爐技術相比,採用AP1000標準進行建設的八座反應爐的進度也並不理想。其中,位於中國的四座反應爐至少要延期三到四年,而其餘四座位於美國的反應爐儘管已經進行了兩年多的建設,但是最終的完工時間可能比中國的幾座還要晚。

中國真正的對手應該是俄羅斯,後者宣稱已經獲得來自孟加拉國、埃及、芬蘭、匈牙利、印度、伊朗、約旦、土耳其和越南等國近20家企業的訂單,這個規模比其他所有的核能供應方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都要多。此外,俄羅斯表示與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奈及利亞的核能出口談判也進入了關鍵階段。

就像對中國的印象一樣,外界過去一直認為俄羅斯也可以為本國核能企業提供豐厚的財政支持,他們的反應爐產品價格應該不會太高。這一想法同樣沒有得到證實。不過,對俄制裁外加世界油價崩盤讓俄羅斯的財政儲備「元氣大傷」,即便財政支持確有其事,此後俄羅斯能否繼續提供之前那樣的支持很值得懷疑。

車諾比洩露事件過後,俄羅斯只完成了12個新核能訂單。所以說,要想完成上文所述的龐大訂單量,俄羅斯每年要完成五到六個反應爐建設,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至於法國,要深入了解他們的核能出口情況,就必須先從10年前法國國內的核能產業發展說起。

2008年,中國以每年新建6到8個核反應爐的速度開始發展國內的核電產業。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法國核能大發展之後少見的速度。中國前些年採用的技術與法國當初採用的技術基本是一樣的,都是由法國阿海琺授權的。

然而,該技術卻在2011年3月的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後被叫停。直到四年後的2015年,大規模反應爐建設重啟,同時有6座新反應爐開工,這項技術才重新投入使用。

中國核能出口狀況

2015年起,中國打算開拓核反應爐出口市場。中方供應商表示,所用技術都是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自主研發技術,因此無需在出口過程中徵得外方合同者同意。並且三家中國供應商並不在同一國家的市場中進行競爭。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NNC)——該公司於2013年成功向巴基斯坦銷售了一座ACP-1000反應爐,成為中國核能出口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此前,巴基斯坦已經從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處購買了4座小型(300MW)反應爐,第一座已與2000年實現並網發電。到2016年,大型反應爐建設(外圍混凝土澆築)還未開始,相關方面預計反應爐設計應該會採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發的HPR1000技術。

2015年11月,阿根廷宣布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達成兩座核反應爐的建設協議。第一座將採用加拿大的CANDU技術,中方對此技術非常熟悉,因為此前中國境內的兩座核反應爐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

第二座則會採用HPR1000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之前的一座核反應爐建設由於財政方面的原因整整耗時33年。所以,目前很難對這次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合作項目的開工時間和施工進度做出判斷。

中國核反應爐賣到歐洲

中廣核集團(CGN) ——中廣核集團的發展目標主要鎖定歐洲地區。2013年,法國電力公司宣布中廣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將一同參與英國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兩座歐洲壓水反應爐的建設,兩公司合計佔比40%。

2015年10月,隨著欣克利項目細節披露,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卻突然退出合作,對離開原因也沒有做出解釋。而隨著該公司的撤出,中廣核的項目佔比預計會達到33.5%。

中廣核方面還表示,將在另外一座賽茲威爾C(Sizewell C)核電站的建設中佔股20%。更值得注意的是,法國電力公司還會在自己另一項目布拉德威爾(Bradwell)核電站項目中讓出更多土地,為中廣核建設HPR1000反應爐提供空間。

目前這些計劃還處於早期階段。對於未來要在那裡建設多少個核反應爐,以及規劃進度,中廣核方面都未透露更多信息。

不管怎麼樣,如果中廣核有能力在英國進行反應爐建設,對於其出口計劃來說,將是一次極大的利好。因為贏得英國這樣一個老牌核能國家的訂單會大大提高中廣核的聲譽。

中廣核的另外一個機會在羅馬尼亞,因為目前他們正在參與兩個CANDU反應爐的招標工作。但是和阿根廷一樣,羅馬尼亞市場不僅風險高,而且取得成功的概率很低。

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SPI ) ——2014年11月,土耳其宣布向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購買4座核反應爐,其中兩座採用東芝AP1000技術,另外兩座採用CAP1400技術,項目預期在2018年到2019年間開工。

這四個土耳其項目的未來發展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此外,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還在南非參與了一項六到八個核反應爐項目的招標競爭。參與競標的共有五家企業,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只是其中之一。目前來看情況並不樂觀,而且由於核能市場眾多,很有可能最終根本無法達成交易協議。

轉機?法國核企業瀕臨破產

阿海琺(中國企業的潛在收購對象?)——阿海琺(法國政府持股87%)基本上瀕臨破產邊緣,目前正等待政府救助。一旦被中國企業收購,收購企業將無異於獲得了市場份額及其夢寐以求的鈾濃縮和廢燃料再處理技術。

阿海琺集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燃料循環公司,另一個就是反應爐銷售和服務業務。2015年11月,中法兩國元首簽署了備忘錄,中國核工業集團也因此有可能低比率入股阿海琺公司的燃料循環業務。

比較而言,挽救反應爐業務顯然更棘手,因此法國政府要求法國電力公司以80%的比例入股阿海琺。法國電力公司預計會在後期出讓29%的股份,只保留剩餘的51%。中廣核被認為是潛在的收購方之一,而主要的競爭者可能有來自日本的反應爐供應商——三菱重工集團。

這看起來像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其中的風險也很高。要知道,導致阿海琺集團失敗的原因,一是鈾礦開採業績不理想,二是歐洲壓水反應爐建設進度太慢。在建的四座EPR反應爐至少要比預計完工時間晚三到九年,而且已經處於嚴重超支狀態。這都是收購方不得不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