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小桑鳲現身台中都會公園 台灣首次繁殖紀錄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稀客小桑鳲現身台中都會公園 台灣首次繁殖紀錄

2016年07月14日
本報2016年7月14日,實習編輯陳怡心整理報導

近日來到台中都會公園,可以看到一群人架著望遠照相機拍攝鳥類,雖然這是在台中都會公園常見的畫面,但是,此次鳥友注目的焦點,是非常稀有的鳥種──小桑鳲(同音:施)。特別的是,這次小桑鳲在台中都會公園繁殖、養育雛鳥,也是這些稀客第一次在台灣的繁殖紀錄。

圖為小桑鳲雄鳥拍攝地點非台中都會公園範圍攝影:吳志典。圖片來源:台灣野鳥協會

「小桑鳲」別名黑尾蠟嘴雀、小黃嘴雀,為稀有冬候鳥,平常棲息於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中,在平原則出現於林緣疏林、都市公園以及農田地邊和庭院中的樹上。

台中都會公園的植物豐富多樣,經由十多年來穩定的成長已經形成茂密的環境,成為野生鳥類繁殖的重要棲息地。

圖為小桑鳲雌鳥拍攝地點非台中都會公園範圍攝影:吳志典。圖片來源:台灣野鳥協會

根據台灣野鳥圖鑑,小桑鳲的型態特徵為體長約19公分,身體大致灰褐色為主,嘴為橘黃色,雄鳥體色斑斕,頭部至喉部是黑色、胸腹灰色與橙色、羽翼黑色帶白斑、尾羽黑色;雌鳥體型與雄鳥相仿,但是顏色較淡,頭部為灰褐色。

小桑鳲在繁殖期間會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則是數十隻的大群,他們屬於樹棲性,會頻繁的在樹冠層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飛行迅速,並且主要以種子、果實、草子、嫩葉、嫩芽、堅固外殼堅果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捕食部分昆蟲。

每年3月至7月是鳥類的繁殖季,今年6月底在台中都會公園出現罕見的稀有鳥種「小桑鳲」並在此繁殖育雛,經由台灣野鳥協會鳥友發現並知會台中都會公園管理站後,該管理站便立即展開相關保育措施。

據台灣野鳥協會表示,小桑鳲在此繁殖育雛,應是台灣的第一筆記錄,為了讓小桑鳲能夠繁殖育雛成功,該協會提供了賞鳥守則,希望民眾與拍鳥人士能夠遵守。

【賞鳥守則】

1. 賞鳥時,遇鳥類進行築巢或育雛,切記「只可遠觀不可近看」的原則,保持適當觀賞距離,以免干擾親鳥的行為,致親鳥因而棄巢、幼雛死亡。

2. 拍攝野生鳥類,應採自然光,不可使用閃光燈,以免驚嚇牠們。

3. 有些鳥類,生性害羞,隱密不易觀察,不可使用不當方法引誘其現身,如放鳥鳴錄音帶、丟擲石頭等行為。

4. 發現特別鳥種的棲地或育雛時,請「守口如瓶」且謹記不干擾原則,勿告訴第二人,不論他是否為野鳥保育者。

5. 不可為了便於觀察或攝影,隨意攀折花木,破壞野鳥棲地及附近植被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