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地視野重建颱風災區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以在地視野重建颱風災區

2001年08月13日
作者:李永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桃芝颱風過境一個星期,筆者前往受創嚴重的水里上安。由於九二一地震之後協助上安社區推動社區營造的結緣,這個地方的人物景致對筆者而言尤有特殊的感情。九二一地震後這個當地人口中「不山不市」的小丘陵社區,雖然房屋受損不輕,但是憑藉著自助人助的信念,近兩年來,上安社區推動社區組織以及產業經營的工作有著令人鼓舞欣羨的成果,他們的努力證明農村社區的韌性與潛力是未來希望之所在。然而這次桃芝颱風所帶來的土石流不僅沖毀民房,更奪走社區十數個生命,死亡烙下的巨大陰影,讓已被激發的社區能量受到強烈的斲傷。社區幹部們不禁自問,我們還要、還能繼續下去嗎?

這個問題也在筆者腦中縈繞著。專業訓練告訴我,土石流正是大自然反挫的訊號,當人為開發超越土地容受的強度,人們能做的就是對大自然俯首稱臣,最徹底的方法就是遠離這裡,讓大自然得以休息養生。然而當我更深入地了解整個社區的情況,問題的層次更為分明,答案或許也不止一個,因為天災固然不能避免,但人禍的源頭卻必須清楚釐清。肆虐的土石流使得整個村莊面目模糊,但順著山勢開闢的蜿蜒小徑卻仍清晰可辨,沿線的情況也大致安好,記憶中的梅樹亭台依然挺立;然而另一條沿著三部溪的主要道路,因為溪流被錯誤的水泥駁坎整治工法破壞了原有的疏濬功能,狂暴的土石流氾濫橫流,使得沿岸成為最嚴重的受創區域。

固然土石流的成因非單一因素造成,任何巨大的傷害都是每一個錯誤的環節的組合,但是人既然為天地萬物所孕育,難道沒有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方法嗎?如果我們以順應取代征服,以謙虛克服驕縱,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其實前述那兩條路的命運差別很清楚地說明了,大地並未拒絕人們在她身上烙下腳印,只要不傷害破壞她的脈絡肌理。

而如何成為可能呢?答案或許還是得從「人」去尋找。的確,災區亟需經費奧援,但是家園重建不僅是住宅的重新建造,或者一個空泛而沒有配套措施的「遷村」政策就能解決。人與土地的關係不僅是居住的關係,更是經濟、文化以及社群關係的發源,在可見的未來,遷村在現有的條件下的可行性與可能性甚低。因此較為實際的作法,還是必須從腳下的這片土地繼續。而要使這裡成為居民能夠安居樂業的所在,必須要有更全面的關照。

首先,在這裡生活、耕耘的居民需要創造出一種與大地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能夠在周遭的每一個環節更用心傾聽大地的呼喚,不要用錯誤的方式傷害她、搾取她。就長遠而言,災區所需要的不僅是經費的挹注,更是對這片土地共同感的凝聚與相互扶持,它不僅是情感的投射,更必須是理性的實踐。透過社區營造調合人與環境的關係,使得政府部門重建的方式與經費的運用,能夠更為深層地具有在地與長遠思考的視野,而非一味地以工程來對抗自然的力量,造成又一次的錯誤與傷害。

上安社區的居民說,這裡仍是他們最愛的地方,他們要用更對的方法來對待她,夏茶職訓的活動還要辦下去,而當梅花開的時候春天也就不遠了。

(本文原刊載於90.8.6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