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第三世界債務運動--之二 | 環境資訊中心

解除第三世界債務運動--之二

2001年03月20日
作者:李鑑慧1998,7月

國際間的借貸是稀鬆平常的事, 若以金額來講, 美國是最大負債國, 但這些是所謂良性債務, 依期得以歸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卻深陷債務的泥淖, 若無外力介入, 將永遠無法還清; 沉重的債務, 不但阻斷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 也犧牲了人民的健康、教育和一切做為人的基本需求, 如水源、食物等。以莫三鼻克為例, 其負債是全國總生產毛額的432%, 每年的國家預算之33%, 用以償還債務和利息, 卻只有8%用在教育,3% 用在醫療衛生。

另外如馬拉威, 醫療預算只有每人每年2元美金, 約是英國的三百分之一。當英國人仍抱怨各種醫療不足時, 我們實在難以想像第三世界人們要以何等的力氣, 來承受一生中所要面對的病痛和生死?!

依世界銀行的估算, 全世界目前約有四十多個嚴重負債的中低收入國家, 其中多在非洲, 但也有在中南美洲和亞洲。這些債務, 若非永遠無法償還, 否則就是得在巨大的人民痛苦下, 才有可能償還。

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債務究竟是如何形成? 簡單說, 美元在六十年代的貶值, 先導致了石油價格的上揚, 石油國所累積的大量貨幣, 迅速擁入西方銀行, 西方世界為解決因之造成的低利率問題和經濟危機, 遂大量以低息向第三世界輸出資金。第三世界的許多新興國家, 亦歡迎這些資金。除了部份執政者中飽私囊外, 多用在各項經濟投資建設。但到了七十年代下半, 國際情勢轉趨不利, 許多投資血本無歸, 外銷之經濟作物, 亦因市場飽合而價格下滑, 再加上利息和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 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遂入不敷出, 只得以債養債,終而宣告「破產」。

但個人有所謂破產, 國際卻無法令處理國家的「破產」, 在這情況下, 原已貧窮的第三世界, 只好在犧牲各項人民基本需求的狀況下努力還債。人民的痛苦反映在平均壽命和兒童死亡率上面。辛巴威、尚比亞、尼加拉瓜、智利以及牙買加等國, 在近二十年間, 兒童死亡率持續升高; 在尼日, 五歲前兒童死亡率已高達三分之一; 教育方面, 1980至1990年間, 六至十一歲兒童受教育機會亦減少十多個百分點。

這些鉅額外債, 許多原是野心政客和西方強國間的祕密交易,人民未必享受過成果, 今日各項惡果, 卻必須由無辜的兒童和人民來承受。一項錯誤的造成,各方都有責任,有位經濟學家 A. P.Thirlwall 說:當時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若不採貸款政策,而緊縮國內經濟發展以渡難關,則整個世界經濟,將會有三十年代的經濟大恐慌(the great depression)發生。

西方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 在七十年代末即已警覺到這項債務危機, 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所共同推動的「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Programmes)。這項計劃主要在輔導各負債國減少政府支出、企業私營化、降低關稅、擴大外貿等; 並增加貨幣發行用以還債。施行結果, 卻使得社會預算更加大幅減少, 土地只能種植經濟作物以賺外匯, 人民連主要糧食都匱乏, 而償還鉅額外債之日, 卻仍遙遙無期。

鑑於這樣的處境, 1996年, 這兩個國際財經組織, 再度提出另一「HIPC計劃」(High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 Initiative)。在這計劃下, 被認定為無力償還債務的國家, 得以簽訂一套嚴格的自由經濟計劃, 並接受其六年監督, 才能減免部份外債。這項計劃已較前有進步, 但卻過程緩慢, 受監督國家, 稍一違反規定, 便得從頭再來。而且, 計劃施行中, 西方強國「神諭式」的政策亦多受世人指責。坦桑尼亞一國家發言人即指出:「我們有上百萬的兒童無法上學、 藥局沒有藥、兒童頻頻夭折, 你還要我們具備什麼資格, 才願意給我們援助?」

「福音兩千年-解除第三世界債務運動」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英國三教會團體發起, 已發展成世界近八十個宗教和人權團體的聯盟。目標要促成主要債主國, 在公元兩千年前, 取消無法償還的第三世界債務, 並監督這些因之解放的資金, 切實用於基本需求。

富國與窮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 以及強國對弱國的剝削和支配,往往有著深層的政經結構和歷史因素, 要面對這些問題, 或許需要更複雜的計劃和堅持久遠的努力, 但是, 今天, 這個還不了的債務問題, 我們只需簡單的正義原則, 即能明白如何付出一點心力。

當各富國政府忙著策劃迎接兩千年新紀元的到來, 或趕著建設新世紀標幟時 (按: 英國的千年巨蛋建造經費, 正相當於八個最貧窮負債國的總負債),「福音兩千年-解除第三世界債務運動」亦希望能結合一股力量, 共同彌補這一個世紀人們所犯錯誤的惡果, 讓第三世界國家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而非在持續加遽的國際不義中, 展開毫無希望的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