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揚子江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維多利亞的揚子江

2000年12月24日
作者:賈福相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也是一個神話故事;這是一個現代故事,也是一個古典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梅吉兒〈Marjorie〉,是一個生在上海長在上海的英國人,幼年父母雙亡,被一對英國夫婦收養,不久繼父也去世,孤女寡母相依為命,到中學年代,隨繼母回英國讀書,又去巴黎學音樂,在巴黎遇到了學法律的俄國王子尼古拉‧阿布坎茲〈Nicholas Abkhazi〉,他是蘇聯喬治亞區的皇族,父親被殺後被放逐到法國。

正是少年,相識、相愛、私訂終身,但她必須回上海照料一些家事,分手後二次大戰爆發,尼古拉被關進德國集中營,梅吉兒也被關進日本牢獄,天涯相隔,失去了消息,像千千萬萬戰時情侶,長年生活在希望和夢中。

獄中四年,梅吉兒保留了一本日記〈1981年發表,書名是奇異的牢籠〉,又把父母遺產變賣成美金旅行支票,藏在一個爽身粉的玻璃瓶中,一九四五年戰事結束,被釋出獄,帶著她的日記和爽身粉瓶僕僕風塵來到維多利亞,第二年與尼古拉取得連繫,有情人終成了眷屬,結婚後他們在城中心買了一畝多土地,建立了他們的愛之屋,用一生心血,創造了今天有名的阿布坎茲花園。

尼古拉一九八八年去世,梅吉兒死於一九九四年,他們沒有子嗣〈花園是它們的孩子〉,死前她把房地留給了她的園丁,也告訴她的朋友們:「請把我們的骨灰撒在園中,不要流一滴眼淚,用香檳慶祝我和我的尼古拉終於又在花泥中永遠團聚了。」

幾年後,園丁以一百萬元把房地賣給一家建築商,預備建十二棟公寓,鄰居們知道了,競相走告,忙著籌捐,經卑詩省土地保育基金會於二OOO年二月以一百四十萬元從建築商手中買下這家名園,大批義工立刻工作,一步一步重建,三個月後,開放給社會大眾,門票五元。

九月底[RCaJL1],細雨如霧,樹葉開始變黃,我和妻子坐在剛剛完工的茶室中,守著一壺熱茶,兩片點心,默默悼念園中芳魂。

園地在山坡,三分之二是花崗岩,岩石之間有十幾棵百年高齡的橡樹,花園打樣是按梅吉兒記憶中的揚子江,嶙嶙危石是三峽,或寬或峽的江流,蜿蜒而行,再用高高矮矮的花樹,截得柳暗花明,梅吉兒說這是中國山水軸卷,要一寸一寸展開在足下,不走完花園,不會看到全貌,園中最多的花樹是天竺杜鵑,牡丹,丁香,茱萸,和矮松,長在石縫中或花樹下,有水仙,百合,白頭翁,仙克萊和泣血花,在岩山凹處有一水池,池中有睡蓮和水蠟燭,還有一對中國鴛鴦,全園最高處〈東北角〉有一茶亭,是揚子江的源頭,由此可以看到遠遠的藍色宛地夫卡海峽和峽後的青山。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