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多可貴 環境價更高──寫在全國能源會議之前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經濟多可貴 環境價更高──寫在全國能源會議之前

2005年06月11日
作者:林佳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世界關注全球暖化議題、再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溫室氣體排放受到國際共同約束管制之後,主張核能發電以減少傳統火力發電排放二氧化碳的聲浪又起。目前台灣電力部門佔全國總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從1990年的30.5%增加到2003年的45.8%,而這些二氧化碳都來自於火力發電。國內外都有人主張應積極以核能發電取代火力發電,再生能源替代火電的方案緩不濟急,核電對於減緩全球暖化的貢獻絕對大過於再生能源。

一直以來,當「能源需求」遇上「環保議題」,似乎就等於無解的難題。例如台電說:「核電你們說有核廢,火電你們說污染空氣、造成全球化,水電你們又說破壞山林,不然你們到底要怎樣?」「一旦能源短缺,台灣就完了。」也有環保媽媽說:「核廢儲存場將來能禁得起幾次九二一那樣的大地震?」「谷關的水力發電廠在桃芝颱風之後都被土石流淹毀掉了,水力發電在台灣不行…」「現在的雨都來得又急又快,淹水、土石流不停。實在不能再讓全球暖化的情況再變嚴重了。」「再不節約能源、減少用電,台灣就完了。」

能源短缺,台灣會完蛋。能源用太多,台灣也會完蛋。到底那條讓台灣能不完蛋的基準線在哪裡?

繼核廢嚴重污染環境之後,火電污染也受到國人關注。統計資料顯示,2002年台灣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是全球第22名。每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值的2.71倍。這個意思是,每一個台灣人對地球氣候的破壞力是他國人民的3倍。千禧年後台灣數次極端氣候的出現,包括連續不降雨日數的增加、極端降雨頻率與規模的提高,連帶影響台灣海洋生態、水文系統、水資源供應、農業生產、衛生及微生物系統等,這一切台灣的現世報,應與台灣人用太多石化能源脫不了關係。

以個人來看,台灣正在完蛋中。理由是,在這些人為天災下,全國人民的財產早已因「救災、修復、重建、振興」等名目而消失。比如稅金因搶救旱災而拿來用車運水,也拿來補貼產業的旱災損失;個人的家具汽機車營生工具等財貨,因水患而報廢;應留給後代子孫使用的砂石資源,因各項重建或修建工程而快速減少;建築廢棄物大量增加減少棄土場使用期限,於是某一處自然地又要成為另一個棄土場。

奇怪的是,當國家及個人的整體資產減少,有限的環境資源也被破壞,但這些因救災復建產生的經濟活動,卻是讓國民所得GDP增加;我想正常人在理智跟情感上應該都很難接受這種解釋。比如鄰居王大哥因納莉水災損失一台新車,為了繼續還貸款也多籌錢買一台二手車,他必須加班工作。超時工作讓他的收入增加一二十萬,但這一二十萬果真是「多賺」嗎?如果我們認為「人為天災─災後重建─增加經濟活動─經濟回穩」這種邏輯可以成立的話,這樣台灣會不完蛋才怪。

今年環境日前夕在台北舉辦的京都議定書因應論壇中,工研院報告指出,我國CO2排放量與GDP在未來15年內仍是高度正相關。也就是台灣人只要多賺一塊美金,就要勢必要製造0.57公斤CO2的情勢,15年內不會改變。然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只排放0.49,顯示OECD賺一塊錢對氣候的危害比台灣小。原因是他們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附加價值低耗能產業,並使用低碳能源策略,到了1990年他們的CO2與 GDP的關係終於逐漸脫鉤。再與台灣熟悉的,經濟與環境兼善的國家相比較,日本是0.4,德國是0.43。台灣人如果嚮往日德人民的生活品質,減少高耗能產業,增加低污染甚至零污染產業,並積極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將單位GDP的CO2排放量從0.57減少到至少0.4的水平,是讓台灣免於完蛋的根本方向。以台灣每一個人用掉2.5倍全球每人能源使用量來看,台灣人的物質生活已經屬於奢侈的狀態。在現行的產業結構下,盲目追逐GDP成長,增加氣候變遷風險的無智慧行為,應該重新再思考。

在620全國能源會議前夕,政府應該從「能源大量供給等於經濟大量成長」的迷思中徹底覺醒,正視產業結構調整並體認節約能源抑制CO2排放的迫切性。少一年天災,就多一年幸福快樂。百姓所求無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