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自然的產業共生哲學---產業生態學簡介 | 環境資訊中心
鍾國輝

師法自然的產業共生哲學---產業生態學簡介

2000年06月02日
作者:鍾國輝

十年前某個深夜的皎潔月光下,太平洋彼岸的物理學家Robert Frosch扶在案前思索著這樣的問題:當人類在面臨因為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衝擊之際,尤其是受工業革命影響,工廠大量生產製造出來的廢棄物,不論是質與量,對環境衝擊之程度均遠高於傳統農業社會,到底哪裏出錯了?有無解決之道?經濟發展與環境一定是無交集的兩平行軸嗎?也許同時,或更早,在地球上某處角落也有一些人想著同樣的問題,但至少就目前所知,Frosch和Gallopolous於1989年9月在 “Scientific American”期刊發表的論文‘生產策略(Strategies for Manufactory)’,乃第一次正式引介「產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IE)」這名詞給學術界。

IE(這可不是微軟的瀏覽器喔^_^ 大致概念是借鏡自然生態系的一些原則,希望也能有一個關係類似自然生態系的所謂「產業生態系」。它將焦點放在物質、能源的循環,控制因生產所帶來廢棄物的質量。理想目標是達成一封閉的物質、能源體系,避免廢棄物無限制的聚集與增加。IE廣義假設所有產業的廢棄物都要視為具有再利用潛力的副產品,並期望透過副產品的交換網絡,形成產業生態系。如此就可將原本個體產業外部的污染(資源化廢棄物)內化至系統成為有用的資源。若用通俗的話簡單說明這概念就是「別人家(工廠、公司…)的垃圾有可能是我家(工廠、公司…)的原料」。

有人說Frosch這篇論文被公認對於IE觀念的復甦有決定性的貢獻,但為何說是「復甦」呢?大家可想像類似觀念其實早已用污染預防、工業減廢、清潔生產….等等不同面貌,片面地、零星地存在於各個可能角落。但是,它與傳統污染預防概念最大的不同,尤其是規範方法上,傳統污染預防觀念乃「管徑末端(end-of-pipe)」式的管制、消極思考模式,而IE為「循環再生的」的系統方法以處理產業與環境的關係。綜而言之,一個產業生態系統乃指在一地區中的公司或其他組織,選擇藉由交換、利用副產品或能源的相互關係所形成之社區或網絡。比起傳統的或是未鏈結的產業運作,IE至少有下列更多的可能利益:

  • 作為輸入資源的原始材料之使用減少
  • 污染減少
  • 增加系統的能源效率以減少系統的能源使用
  • 需處理的廢棄品數量減少(伴隨著預防相關污染處理的附加利益
  • 增加具市場價值的製程輸出之總量及種類

暫時簡單介紹到這,日後將分別詳論IE的各類衍生話題。再提醒一點的是,這學域的起飛,決定性關鍵之一當然是受到1987年之後永續發展概念的啟迪。而此處不論它是否為全新觀念或只是舊瓶裝新酒,至少它為資源日益匱乏的今日世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產業共生步徑。也不論這觀念是否太過理想化,至少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確定的是,它將讓我們有機會針對於工業生產所帶來的各個層次議題,重新思考人與產業、環境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