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回顧:新十大舊思維? 正反拉鋸持續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4回顧:新十大舊思維? 正反拉鋸持續

2005年01月06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保團體在母親節當天以行動劇抗議新十大,由身穿白衣的婦女象徵未被破壞的母親台灣,其後逐漸被覆蓋上蘇花高、四大人工湖的重荷,然後身體倒下、死去。在執政黨於2003年底提出「新十大建設」以來,此一被當局視為提振經濟強心針的施政構想,即不斷引起爭議。除了朝野政黨在立法院為了新十大建設法源《擴大公共建設投資條例》上演的政治攻防戰之外,民間環保團體也給予嚴厲的抨擊。從國會遊說、公聽會、街頭抗議,環保團體嘗試利用各種管道發聲,即是為了凸顯此一政策對台灣長遠環境的不利影響,以及相關資訊不透明、缺乏公共參與、政策環評也付之闕如的草率決策過程。

新十大建設方案實際上是延續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政策,偏重硬體建設與傳統「唯發展論」的思維。其中最為環保團體所詬病的,除了橫跨數年爭議不斷的蘇花高速公路以外,就屬「四大人工湖」平面水庫(高屏大湖、桃園大湖、雲林大湖、台南大湖)開發案,一樣是決策草率而被抨擊,據雲林鳥會、屏東教師會等團體瞭解,只有高屏大湖有較為完整的評估,而其他人工湖則乏人問津。

有關蘇花高速公路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以及環評程序的不當,已有諸多完整的論述,然每到選舉期間即被當作選舉籌碼提出,一味訴求交通便利、開發觀光資源等口號,遇反對意見即訴諸「民調高支持率」,卻不見理性的論辯與提出更周延的環境影響評估方案。而在平面水庫的爭議上,環保團體提出種種數據與論證,說明平面水庫方案並非保水良方,甚至質疑是為開採陸砂、圖利砂石業者的方便之門;然環保團體數度與水利署交鋒,一直未有共識出現。

以建設帶動地方經濟榮景的立意無可厚非,然環保人士期待政府能有更前瞻的遠見來經營這片家園。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是否認真評估過其中、長程效益與利弊得失?是否經過充分的公共討論與公民參與,還是任由利益團體把持?民間環保團體念茲在茲與殷切期盼的,正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