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戰爭環境復原的警示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以黎戰爭環境復原的警示

2006年09月02日
作者:波特曼、莫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黎南烽火(圖片來源:UNIFIL)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儘管已在8月中達成停戰協議,雙方均對這場造成重大傷亡的戰爭進行反省,然而,衝突後時期龐大的善後工作才正要展開,也是聯合國最傷腦筋的。

就環境面來說,以色列7月中炸燬黎巴嫩南海邊的基業(Jiyyeh)電廠儲油槽,造成石油流入地中海,向北溢流黎巴嫩、敘利亞沿海,形成是黎巴嫩史上最大環境浩劫。生態學者則指出,地中海生態環境脆弱,以綠蠵龜來說,牠們7月份會到目前污染的黎、敘海灘產卵,油污對生物的影響難以估計。污染對當地人的生計,如漁業和觀光產業,是一大重擊;而油污就像一堆有毒化學物質的「雞尾酒」,其中含有苯等致癌物質,對社區生活健康也是一大隱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計,需投入640萬美元,相當於兩億台幣的金額來進行復原工作,時間也必須花上好幾年。目前,科威特與挪威派出化學人員與設備協助清理原油、部分地中海沿岸國家也予以幫助,OPEC給了20萬美元的清理與研究經費。UNEP估計總漏油量將達到3萬5,000噸,規模直逼1989年艾克森瓦迪茲(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峽的漏油事故。

UNEP下設一組「後衝突部門」(Post-Conflict Branch),主要在處理阿富汗、波灣、利比亞、蘇丹與索馬利亞等衝突地區的戰後環境損害評估與復原事宜,針對以黎戰爭的善後,該小組成立專題網站http://www.unep.org/lebanon/,有污染地區的照片,也有最新的研究報告,網站中還比較了歷年海上漏油事件的規模,可在此下載

從這次以黎戰爭的環境善後處理,可看出因為是UNEP出面動員,所以捐錢與出力的單位很多,國際合作也很踴躍。地中海區域本來就是生物多樣性熱點,已有很繁密的區域合作,也有很多學術單位的研究在此間進行,可以想見,接下來的評估與復原,關鍵在於UNEP的統合調度機制能發揮到什麼樣的功效。

反思台灣,2001年墾丁龍坑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發生後,因為之前沒有認真做過資源調查,台灣只能提出環境破壞無法估價的說法,導致向挪威法院訴請求償裁判時,獲判賠償的金額連支付訴訟費用都不夠。另外還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台灣與周邊如菲律賓、日本、中國、香港等,目前還看不出有很好的合作網絡來因應跨區域災害,至少在颱風過境時,似乎都是自顧自的;2004年南亞海嘯釀成大災禍,便是欠缺一套整合的預警系統,此事殷鑒不遠,跨區合作,我們要加快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