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11週年特刊(下)──傳統聚落中看見新的生命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11週年特刊(下)──傳統聚落中看見新的生命力

2006年10月19日
作者:張文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5年金門國家管理處前往印尼,終於獲得老華僑簽約同意將得月樓修復交由金管處。(攝影:黃瀚瑩)水頭聚落依山而建,閩南特色加上清末、民初僑匯建構之洋樓群,呈現融合中西不同時期的獨特風貌,如何保存必須與居民溝通,如水頭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築──得月樓,是在海盜橫行的年代闢建作為守禦全村的槍樓,而在取得黃氏後代授權之前,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只能進行環境整理,未能進行整修,企劃經理課課長蘇承基表示去(2005)年金門國家管理處前往印尼終於獲得老華僑黃延欽簽約同意,將得月樓交由金管處積極辦理修復。

曾經是戰地政務時期因軍事戰略考量而限制聚落的增建,在民國84年金門國家 公園成立之後,12處具代表性傳統聚落即積極被劃入重點維護保存,如何保存與發展目前是金管處一項工作重點,而傳統聚落的營造、活化利用及產業社區化更是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來亟欲達成的重要目標;金門國家公園每五年作通盤檢討,而今年也以容積移轉的方式讓此12處國家公園內的居民享有在外圍緩衝區建比可為40%的補償優惠。

早在民國86年金管處即開始積極協商聚落內無人使用之古厝所有權人,將已毀損之古厝及其基地依法設定地上權,由管理處負責修復並管理30年。起初由於金門地區民風保守而乏人問津,但經過幾年溝通及累積成果也慢慢獲得社區居民的信賴,企劃經理課課長蘇承基表示從91年之後每年都有超過1、20棟的民宅申請,至94年已完成設定的傳統建築50餘棟,且逐年編列經費辦理修復,今年底,金管處也將對這兩年推動的25棟古厝民宿進行評鑑與成效檢討。再利用規劃都需要彈性思考,除了作為展示館,其他都委託民間經營茶藝館、特色賣店、民宿等,其中又以水頭聚落居民的認同度最高,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這兩年推出25棟古厝民宿中就佔了一半之強。

修復工程使傳統聚落能以完整保存,更是找尋屬於聚落共同的回憶。(攝影:黃瀚瑩)修復工程使傳統聚落能以完整保存,不僅是為了讓遊客依舊感受到「有水頭富,無水頭厝」對於水頭出洋客富裕返鄉所修築祖厝、洋樓的讚美,更是找尋屬於聚落共同的回憶;為了金水國小原貌重新呈現展示,金管處長期和居民溝通來作整體規劃,並透過耆老的口述歷史與專訪來復原教室、教師宿舍以及禮堂面貌。

看見小時候讀書的地方,讓村落也因此活絡起來,到金水國小修復落成開幕前夕,解說課課長黃子娟依舊記得管理處的同仁挨家挨戶去遞送請帖以及開幕儀式上耆老充滿感激的神情,便覺得一切都值得了!這座為金門少見規模最大的學校建築群,如今已整建並開放為展示館,陳展僑鄉的歷史脈落、僑鄉出洋文化背景與影嚮、僑鄉教育及水頭聚落風情介紹等。

從閩南式建築、聚落選址、背山面水的佈局、還有僑鄉文化,要大格局才能完整閱讀金門的傳統聚落,除了展示館規劃成入口博物館的概念,未來可作為遊客抵達傳統聚落的第一站,也藉由整體導覽步道系統的規劃,將這些傳統建築連成了線與面。

金管處舉辦深度的「金門傳統古厝及生態之旅」活動,也安排欣賞季節性遷移的冬候鳥,數以千計的鸕鶿以及雁鴨科鳥類就群聚在金門有名的賞鳥點──慈湖,仔細瞧,慈湖三角堡是由軍事遺址規劃而成的賞鳥基地。

除了傳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對於軍事遺址的保存與活化再利用也不遺餘力,去年接收軍方釋出的軍事據點約5、6處,今年更積極辦理軍方將釋出閒置營區30處。還有一些軍事遺址隸屬於金門縣政府的範圍,金管處不僅與縣府的營區接管小組進行協調,今年將著手規劃展示與教育,邀請退役將軍演講,解說課課長黃子娟表示金管處也將規劃與軍方合作以DV拍攝盡可能將影像保存,採訪60、80年代來金門當兵的阿兵哥,預計明年在湖井頭戰史館展出,將以「公共電話」展示撥放,用以說明那些日子阿兵哥用來與親友聯繫的方式,也讓民眾親耳聽到他們的親身體驗與經歷。

許多曾經參與戰役的老兵,會來參訪金門國家公園所設立的戰史館,而藉由與這些老兵的互動,金管處解說員已經累積1、20位參與823戰役老兵的人物史料採集,東區管理處主任徐韶良表示,希望能在823戰役50週年之際(2008年)在八二三戰史館展出,讓這段烽火歲月更完整重現,而這些成果透過解說員自發性完成,更顯示金管處及解說志工所經營的不僅僅是這座國家公園,而是與這塊土地以及社區居民的感情。

今年國家公園的年度志工聯盟大會,10月13日到15日在金門國家公園舉辦,金管處便將這幾年來的努力呈現給來自各方的國家公園暨都會公園志工。

金管處與民眾土地簽約(圖片提供:金門國家公園解說教育課)       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新春聯誼活動(圖片提供:金門國家公園解說教育課)        傳統聚落觀摩活動(圖片提供:金門國家公園解說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