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莉降雨量破歷年紀錄 市區排水系統待檢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納莉降雨量破歷年紀錄 市區排水系統待檢討

2001年09月27日
民生報記者/鄭朝陽

台灣,2001-09-26-納莉颱風帶來的降雨量打破歷年紀錄,內政部與台北市都決定檢討都市雨水下水道所能承受的暴雨頻率,以因應氣候變遷、降雨強度逐漸增加的趨勢。不過,礙於已開發的都市土地取得困難,拓寬既有雨水下水道極不容易,內政部強烈建議地方政府,改採「滯洪」方式延遲洪峰發生的時間,比照先進國家的設計,在必要時,利用公園、學校等地下停車場作為蓄貯洪水的蓄洪池,新開闢的公園也考慮滯洪功能。但台北市工務局認為,這項構想很好,但實際操作時有許多盲點有待克服,還需進一步考慮。

主管都市排水的內政部營建署指出,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颱風降雨的強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市區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有重新檢討的必要;過去只要颱風離境,該署就會針對淹水地區,與水利單位、地方政府檢討都市排水系統所能承受的暴雨頻率標準,這次也不例外,而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與世界各主要都市一樣,均以五年暴雨頻率為設計標準,近期內將檢討有無調整的必要。

台北市工務局長陳威仁表示,這次台北市有五個行政區都泡在水裡,八個抽水站與水搏鬥到最後一分鐘才「陣亡」,撇開堤防有漏洞未補的問題不談,抽、排水系統面對空前的降雨挑戰,顯然難以負荷,確有必要提高暴雨與防洪頻率的標準。

營建署說,若要提高台北市的防洪標準,除了考慮加高堤防與加大抽水站抽水量,市區排水系統承受的暴雨頻率,也該一併提高。問題是,提高標準就得加寬雨水下水道,對已高度發展的台北市來說,困難重重,因此,保持下水道現狀,針對高強度暴雨規畫全市的截流系統,一旦暴雨超過排水系統正常的忍受範圍,即可利用截流系統,將洪水導入預先指定的公有地下停車場,或公園、運動場等開放性的公共設施,讓洪水暫時貯放在這些「滯洪池」內,等雨停後再慢慢抽乾。

營建署表示,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市防洪都有類似的設計,同樣的條件是,都市都已高度開發,要取得土地規畫滯洪池都很困難,但實施的效果都備受肯定。該署認為,這次有四、五千棟建築物的地下室淹水,胃納大量的積水,保守估計有四、五十萬噸,如果這些積水全傾洩在平地,災情將更為嚴重。

北市工務局長陳威仁說,都市內的抽、排水和都市外的防洪系統,設計標準都有檢討的必要,目前評估較經濟、技術上也可行的作法是加大抽水站的抽水量、加高堤防。他認為,中央的建議構想很好,該局也曾思考過其可行性,但每次淹水都會挾帶大量泥砂,清除相當困難,代價也不低;同時,什麼時機決定地下停車場開始蓄洪、何時該疏散車輛,執行上都不易克服,在沒有妥善計畫前,該局不敢貿然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