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枯水位變大草場 漁民搭橋收過路費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鄱陽湖枯水位變大草場 漁民搭橋收過路費

2016年11月09日
摘錄自2016年11月9日大紀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位,形成了上萬畝的「蓼子花海」和「大草原」景觀。當地漁民在前往景點的必經路上搭起簡易小橋,收取過路費。

10月以來進入秋冬季節,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目前水體面積不足豐水時期的1/8,整個湖面變成了茫茫的「濕地草原」。

同時,隨著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豐水時藏於湖底的古蹟遺產也露出了真容——鄡陽古城遺址、都昌千眼橋、廬山紫陽堤、落星墩等,有專家稱,鄱陽湖古蹟遺產之多,堪比「歷史博物館」。

此外,據報,鄱陽湖漁業資源近十幾年來一直在減少,今年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當地漁民說,魚越來越少,現在用絲網也打不到幾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