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少年》飄洋過海的「垃圾訊息」 | 環境資訊中心
科學少年

《科學少年》飄洋過海的「垃圾訊息」

2017年01月22日
作者:簡志祥

飄洋過海而來的,可不是浪漫的瓶中信,是各式各樣的垃圾。但這些海洋漂流物是從哪來的?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不管是岸上或海裡到處都看得到海洋垃圾。圖片來源:科學少年

小時候看過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影,只要主角流落荒島,他一定有辦法弄來一個玻璃瓶、一張紙和一枝筆(這些到底哪來的啊?),然後在紙上寫了「SOS救救我」的求救訊息後,把紙塞進玻璃瓶裡,旋緊蓋子,用力把瓶子往大海裡一丟,這瓶子就會隨著海流漂來盪去(居然還不會破掉),從人跡罕至的荒島上,就這麼漂到大海的那端。在海灘散步的某個人,居然就撿到這個瓶中信,更巧的是,拾獲者還剛好認識這個丟瓶子的人。劇情最後當然是皆大歡喜,流落荒島的人順利被找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看了這樣的電影後,我到了海邊還真的認真尋找有沒有瓶中信耶。可想而知,當然是找不到啦。雖然沒找到瓶中信,但也從海灘找到了不少來自大海的訊息啊。海灘上除了沙子和石頭外,還可以看到什麼東西?不就只有垃圾嗎?對!那就是了!

「垃圾」訊息

垃圾就垃圾,有什麼重要的嗎?垃圾可以告訴我什麼事情?你會在海灘上撿到黃金或鑽戒嗎?不太可能吧,除非有人在海灘上做日光浴時不小心丟在那邊。人類所珍惜的寶物,當然會被人類好好保管著,不會把它亂丟。相對來說,你會在海灘上看到的垃圾就是那些人類一點也不珍惜的東西啊!

到底海灘上的垃圾有哪些種類,數量又有多少?這些資料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切得親自走到海邊調查才知道。

1986 年,在美國成立的海洋保育組織(The Ocean Conservancy, TOC)發起了一次淨灘活動,這個活動動員了2800名志工,沿著200公里長的海岸線清理出124噸重的廢棄物。這個活動孕育了後來許多的海洋環境保護活動,包括了現在要說的國際淨灘活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ICC)。

一個人淨灘,你頂多一手拎起一袋垃圾,垃圾裡透露的訊息還不夠多,但是一群人約好同一個時間在世界各地同時淨灘,那麼所得到的資料就非常不得了。前面說到的TOC發起國際淨灘活動之後,世界各國的環保團體也開始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發起「國際淨灘日」,大夥兒就在那天規劃了國內的淨灘活動,而清理的地方也不只是海灘,就連溪流、湖泊等水域也算在內。淨灘之後,大家統一用 TOC所設計的紀錄表格,將撿到的垃圾一件件記錄種類和數量,如果還能看出來源,那更要特別標記上去,而這些資料現在更透過網際網路,大規模彙整成全世界的廢棄物資料了。

廢棄物排行榜

2014年的活動中,全世界有64萬多人參加,總共清出了約5600公噸重的垃圾,你知道數量最多的垃圾是什麼嗎?答案是煙蒂!數量居然超過200萬根啊!而第二名到第十名則分別為糖果包裝紙、塑膠飲料罐、瓶蓋、吸管、塑膠購物袋、玻璃飲料罐、其他種類的塑膠袋、紙袋、易開罐等。

而台灣在2014年9月到10月的時候,也在全台各地由荒野保護協會發起了淨灘行動,有約6000名志工,撿了將近8000公斤的垃圾。第一名的垃圾是塑膠碎片,第二名和第三名則分別是保麗龍碎片和紙袋、塑膠袋。

每一樣海洋廢棄物都有它背後的故事,身為第一名的煙蒂並非只是一張紙包著一堆菸草,其實它是合成纖維做成的,並不是躺在海灘上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就能分解的。而排行榜上占據絕大多數名次的都是塑膠類製品,從塑膠罐、瓶蓋、吸管到袋子,全都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用品(在你身邊說不定就有好幾樣)。

漂流的命運

我曾經調查過台灣的幾處海灘,無論是北部的新竹南寮,或是東南部杳無人跡的出風鼻海灘,都可撿到數量龐大的飲料罐。從罐子上的標籤可看出它們的出生地點。海灘上的飲料罐從哪邊來?就先不提台灣土生土長的吧!我們附近的鄰居北至韓國,西至中國,南至越南、菲律賓,各國的飲料罐都隨海流漂到台灣住下來了。

這些垃圾隨著洋流四處漂盪,每個命運都不同,有的遇上了陸地就住下來,有的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吞下肚子,像塑膠袋就會被海龜當做水母吞下去,然後就塞住海龜的消化道,讓海龜再也無法消化而死翹翹了。有的呢,可能在太陽光的照射或是波浪作用下成了塑膠碎片,然後就困在北太平洋環流之中,成了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帶,這有多大呢?實際大小目前科學界不是很確定,但是根據一些科學家開船撈網的調查結果,整片垃圾帶至少超過70萬平方公里啊!(台灣也才3萬6000平方公里)。你可能會想,怎麼不乾脆用衛星影像來調查就好呢?你要知道,這些碎片碎到非常小,而且還不是漂在海面上的,從衛星影像上很難判斷這些碎粒,所以目前都還是需要到當地撈海水起來進行研究的。

2014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的一篇研究中,西班牙的科學家科薩爾(Andrés Cózar)等人在全球開放海域中選取442個測站,針對海上漂流的塑膠做了分析。不用說,他們當然是搭船去繞行世界,然後每個測站點都撈海水上來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搜尋這次全球海洋研究的科學研究計畫名稱:Malaspina Expedition 2010。

他們估計這些地方漂浮的塑膠碎片總量大約是7000~3萬5000公噸之間,含量最高的地區為北太平洋,占了全球塑膠碎片總量的33~35%,且大多數的塑膠微粒都介於1~5 mm的大小。

食物鏈的連鎖效應

這些塑膠微粒到了大海,是不是對環境無害呢?別忘了食物鏈的威力,這些塑膠微粒可能對動物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直接的影響,例如魚類吃了塑膠微粒,可能塞住消化道而消化不良,最後餓死。間接的影響,可能來自塑膠微粒大量吸附的汙染物,這些都可能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理機能。

而尚未變成微粒的塑膠碎片也有可能進入動物的體內,像是位在夏威夷東北方的中途島上,每年有大量黑背信天翁的幼鳥因為吃了塑膠垃圾而死亡,而這些垃圾也有不少是來自台灣。你認為這些進入動物體內的塑膠垃圾(或產生的毒素),是不是還有可能回到人類世界呢?
既然別國的塑膠垃圾可以漂到台灣來,台灣的垃圾也有可能會順著洋流漂到別國去。垃圾無國界,看似無邊無際的大海,界線其實就是別人的海灘,因為我們的大海也同時是別人的大海。洋流是怎麼流的?有個網站利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NOAA)的即時海洋表面流動數據(Ocean Surface Currents Analyses - Real time,簡稱OSCAR),製作出洋流流動的即時動畫(http://earth.nullschool.net),你可以看看什麼樣的洋流可以把垃圾帶到台灣,而台灣的垃圾又可以怎麼樣流到其他地區(例如中途島)。

從搖籃到搖籃

既然知道讓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一件有重大危害的事情,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答案當然就是環保4R囉!Reduce(減少使用)、Reuse(重複再用)、Recycle(循環再造)、Replace(替代)。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方法,你應該隨口都能說出好幾個,像是使用可以重複使用的水瓶、攜帶環保餐具、不用塑膠袋……等。

然而除了個人能做的以外,生產產品的企業能做什麼呢?仔細想想那些海灘垃圾前十名的身分吧,它們從出生到死亡註定就是一條單行道。從開採天然資源到製造、使用,最後就是要將它們丟棄,這個想法我們稱為「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

但是現在已經開始有不同的做法產生,德國的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教授提出了一條不同的解決方案,稱之為「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這個概念,就像是一棵櫻桃樹,新芽長成葉子執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之後,變成枯葉掉落土壤成為養分,又能提供大樹長出果實。整個過程中,沒有一樣東西叫做「垃圾」。

「搖籃到搖籃」就是希望產品在設計時,就做到「零廢棄」的目標。當產品的生命結束,不是只有丟棄而已,而是可以進入工業循環或是生物循環。

生態循環的產品是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例如大豆或玉米做成的塑膠資材,能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後能夠回到生態循環提供養分。而工業循環之產品材料則持續回到工業循環,將可再利用的材質再製成新的產品,像是利用回收寶特瓶製成環保再生毛毯,或是像球鞋公司將球鞋回收再利用,把舊鞋的鞋面磨成粉做為夾克、床墊填充物,鞋底則加工製成運動場地板。

下次想要喝飲料之前,請先想想手上這個寶特瓶將來會去哪裡吧?你是不是還有其他選擇可以做?

※ 本文出自  第9期/2015年6月號,轉載請洽科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