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奇緣》劇透不單純 太平洋多元文化精彩解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洋奇緣》劇透不單純 太平洋多元文化精彩解密

2017年02月06日
本報2017年2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林倩如報導

4日,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舉辦「葩葩芽太平洋 Papaya Pacific」演講系列第一場「南島・迪士尼・公主:從太平洋研究看《海洋奇緣》」,由甫於農曆新年上映的動畫長片《海洋奇緣》(Moana)切入多元視角,分析考古知識、原住民文化智慧財產權等觀點,吸引滿座與席。

動畫不只是小孩看的,海洋不只是用來實現夢想,同時需要的是,對話現實拉鋸間的理解、牽動更多討論,「廣袤的海洋並非分隔,而是連結彼此的語言。」學會理事長、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郭佩宜如此呼籲。


迪士尼第56部動畫長片《海洋奇緣》劇照,第14位公主莫娜出身大洋洲。圖片來源:迪士尼。

陌生又熟悉,航向太平洋

故事背景發生在南太平洋島嶼,取材於玻里尼西亞文化流傳已久的毛伊(Maui)半神人傳說。來自古老航海家族、16歲少女莫娜及其族人原本安居樂業,但萬物女神的海洋之心被毛伊取走,因此化成岩漿怪物釋放出黑暗力量,漁獲、農收開始失衡,女主角必須去尋找到關鍵人物──掌管海洋和風的半神人毛伊,攜手走上冒險旅程,完成恢復生態系統和諧的使命。

郭佩宜表示,一聽聞此拍片計畫便非常興奮,雖然迪士尼公司2002年在《星際寶貝》(Lilo & Stitch)已嘗試過以夏威夷為背景設定,《海》卻是第一次結合大洋洲島國的神話且角色全部都是大洋洲島民。歷經5年催生期間,製作團隊還跑了三趟實地考察,走訪斐濟、薩摩亞、大溪地、紐西蘭等地。不過,對從事太平洋研究的人來說,她表示,考證文本內容或文化描敘正不正確尤其是重點。

影評多從動畫技術、追求自我不受家庭束縛的女性當代角色、環境保護的隱喻蘊含原住民智慧等三個層面做探討,她同意,由此看來迪士尼的表現可說有所進步;然號稱為不扭曲在地文化而組成的專家顧問團「大洋洲故事信託」(Oceanic Story Trust)是否如實發揮作用?實際上女生能繼承當頭目嗎?拋出關乎文化敏感度的種種提示,提供觀影前╱後深度探究的線索。她指出,「即使《海》不乏文化剝削的爭議,比如呈現風景優美、民風純樸這些大洋洲刻板意象。但身為南島研究工作者,仍樂見其出現,幫助觀眾認識一個蠻陌生的地方。」


海,在《海洋奇緣》裡所展現的性質及意義令人驚豔。圖片來源:迪士尼。

史前環境天災,考古佐證移動、角色的合理性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邱斯嘉報告「海洋奇緣中的考古知識」,她先從Lapita陶器文化未在《海》出現來推論故事應發生在距今2500年內;另一方面,南島語族的傳播途徑,從台灣一路經北呂宋、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萬那杜、斐濟、東加、薩摩亞到庫克群島,移民至東加、薩摩亞區域(2900~2650BP)後,Lapita人定居下來,爾後再擴張至本屬無人島的玻里尼西亞地區(1100~1000BP)。其間有長達1500年原因不明的停滯,一度放棄航行又為何繼續遷徙?學者推論可能因當初移民人數不足,需待人口數增加才會產生闢尋新土地的外移動力;或可能因大氣環境改變、洋流方向轉變、海水溫度上升造成近海魚類中毒死亡導致人類無法生存,古環境氣候因素、考古遺跡亦呼應《海》的劇情前提。

透過比對,她進一步簡要說明細節設計的合宜性,像莫娜的寵物小豬(Pua)和冒險同伴公雞(Heihei),依考古證據可知被引進大洋洲的亞洲動物共有鼠、狗、豬、雞四種,作為寵物、食物等用途,物種的選擇正確。

而物質文明方面,包括耕作使用工具、農田(泥土牆╱石頭牆)、農作物(旱芋╱水芋)、田地房舍相對區位、大型儀式性建築形狀與建造方式、木石像雕刻分布位置、屋舍地板鋪石、柱洞大小、石器形狀、樹皮布打棒╱製作工序、布上紋飾種類、染色用植物礦物顏料、顏料罐、編織品、火塘、武器材質、村落╱船隻保護性設施、岩畫、魚鉤、刺青紋路等等一閃即逝的畫面,艱澀資料視覺化,講來趣味橫生。


(左)毛伊手持魔勾劇照,圖片來源:迪士尼;(右)對照考古出土魚鉤,PHOTO COURTESY OF NA MEA MAKAMAE: HAWAIIAN TREASURES。

失蹤的月亮女神,被西方殖民的身體

題名「海洋奇緣錯了嗎?」,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林浩立同樣從電影中一般人較難細緻領會的文化涵義提供參照。他表示,對該片的批評主要來自太平洋學者,上映之前,是斐濟小邊架艇獨木舟(camakau)設計、毛伊體態、萬聖節毛伊刺青服裝等爭議;上映之後則是缺席的女神希娜(Hina)、白人故事利用太平洋文化做道具等質疑。

他指出,毛伊體態壯碩特別引起喧然大波。神話裡的毛伊類似中國古代傳說的后羿,身材精實,他把島嶼吊起來,讓人有地方居住;又因為太陽運行快速,他便用繩子捆住太陽,好讓人們得以曬乾樹皮布,是跟太陽緊密聯繫的象徵,並總是與代表月亮的Hina成雙成對出場現身,「莫娜的母親叫Sina好像略有呼應,但仍是女神被邊緣化的情況。還有可可怪,文化脈絡中類似精靈,需要敬畏,卻變成椰子海盜,因此飽受批評。」原始設定上毛伊甚至是光頭,「活像個痴漢,人物形象被扭曲外,且忽略了頭髮乃力量來源之意涵。紐西蘭議員更抨擊,大洋洲島民之所以過胖,根本是外來勢力迫使改變飲食習慣好造成必須依賴西方資源的殖民現象。」

去年迪士尼推出刺青服飾更是令人極度驚嚇之舉,雖遭抗議不久即下架,周邊產品繼續銷售中,「刺青彰顯位階,加上早期民族學家曾蒐集太平洋島民刺青的皮膚,雖強調尊重在地文化,畢竟是商業活動,市場機器一運作起來,擋也擋不住。」林浩立認為此事件凸顯文化敏感度不足,權力結構尚未轉變,後續對太平洋島民真正的幫助為何?亦未知。

他再補充,執導《雷神3:諸神黃昏》的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本來也是編劇之一,父親為毛利人有一半大洋洲血統,把莫娜寫成擁有多個兄弟,遠比獨生女合乎現實,後來看字幕卻找不到他;啟人疑竇的另有海洋顧問團,由一群文化學者、專家、藝術家、長者組成的大洋洲故事信託,成員包括Dionne Fonoti、Paul Geraghty、Vilsoni Hereniko、Korova community等等,多由Dionne Fonoti對外發言,網路上卻查不到相關資訊,無法得知顧問團如何給建議的過程。無論如何,「《海》把太平洋議題拉得更開闊,形成一個開啟更多對話的契機。」


迪士尼去年萬聖節推出毛伊刺青兒童服裝販售,經抗議已下架。圖片來源:迪士尼網站截圖。

變遷中的原住民認同意識

台東大學公事系助理教授蔡政良談「電影中的大洋洲島民」,直接點名不太喜歡《海》。他形容,「這故事說到底,還是遵循主流敘事,弄一個安全地方,大家躲在裡面好開心,不那麼在乎外面的悲慘世界。」建議若要看玻里尼西亞航海術復振,現有七八艘傳統復原大船的《Te Mana o Te Moana》紀錄片;要感受島民人文,也有劇情喜劇片《Three Wise Cousins》,要看就看寫實版本。

而他笑說,「但毛伊沒事要WOW誇張喊叫一下,頻率倒是蠻對的,跟阿美族一樣很常見。現在整個太平洋都在爭辯原住民主體性,保守派認為需有原住民身分,另一派將原住民文化視為一種認同,像我身上的刺青,背上代表我是住在海邊打漁的人,右臂則是在夏威夷詢問後刺上的圖騰,因為我活的是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的生活,透過海洋來重新尋求認同及連結彼此。」

學會副理事長、政大民族系副教授官大偉亦補充「從原住民觀點看海洋奇緣」,他表示,雖《海》敘述女主角自父權約制壓抑底下向外冒險,同時隱含的是,之所以嚮往海洋、異文化源於每個人亟欲從現實束縛掙脫的反映,「然真實世界裡,這片海域更有著冷戰時期多次核子試爆的過去,乃至軍事基地部署競賽、太平洋違法過漁等等現況。電影勾勒史前歷史非當前處境,仍是隔除正在發生的事情,將他者當作慾望的投射。」

他也提醒,雖然西方殖民帶來種種資源剝削問題,不全然僅是土地佔領,還有權力結構發展的多面性,像1810年統一夏威夷諸島建立王國的卡美哈美哈國王,他試圖擁抱現代性藉由君主立憲制轉型建構獨立領土,雖然1894年王國被滅亡仍展陳了跟西方接觸的不同脈絡。「太平洋各島國經驗,對台灣或台灣原住民來說都顯得重要,一方面參照以尋找去殖民新的可能性;另方面,每四年一度的太平洋藝術節,則提供傳統組合不斷創新的南島交流來改造社會。」


台東大學公事系助理教授蔡政良表示,《海洋奇緣》說到底,還是遵循主流敘事,弄一個安全地方,大家躲在裡面好開心,不那麼在乎外面的悲慘世界。攝影:林倩如。


政大民族系副教授官大偉表示,《海洋奇緣》勾勒史前歷史非當前處境,仍是隔除了正在發生的事情,將他者當作慾望的投射。攝影:林倩如。

推動落實文化智慧財產權

北醫大學醫文所博士後陳玉苹則剖析「海洋奇緣與文化智慧財產權」,她以三個近期案例介紹智慧財產權,一個是2013年Nike使用薩摩亞男性腿部傳統刺青(pe'a)做女性內搭褲的圖案;一個是紐約設計師使用斐濟樹皮布(tapa)圖紋卻將作品命名為阿茲提克(Aztec);再來就是「把別人皮膚穿在身上的萬聖節兒童服裝」,她補充,19世紀美國戲劇有所謂的黑臉表演(blackface),白人把臉塗黑、戴上假髮並套穿仿刺青衣服,用低俗的笑話來醜化和取笑黑人,沒想到一個世紀之後,竟見此歧視標誌。

三個案例均只有道歉、產品下架,Nike雖試圖賠償,因沒有接受單位而作罷,斐濟藝術協會理事長更發表評論表示,應該將我們所有地區的文化藝術的母題都註冊,以避免這種侵權行為。「然文化智慧財產權多屬於集體,因此面臨不易獲得賠償的狀況,且所有權出自西方物權邏輯,原住民談的比較是管理權。」

如今,全球化貿易、資訊及服務高度競爭,戰火愈加延燒到太平洋文化元素的竊佔,太平洋地區的手工藝紀念品被流通至通俗觀光市場販賣;音樂與影像未經同意被盜用出版;傳統草藥知識亦被挪用卻沒有給付適當的回饋金,抄襲又是另一個潛在危機。智慧財產權還被用來當作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直到2000~2002年,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Secretariat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太平洋島論壇秘書處(Pacific Islands Forum Secretariat)、UNESCO太平洋地區辦公室(UNESCO Pacific Regional Office)等國際性組織發展出《保護傳統智慧財產權和文化表現之區域架構》,即一般認知的「太平洋模型法」(Pacific Model Law)。模型法下對傳統知識和文化的保護,可對應稱之為「傳統文化權」(Tradional Cultural Rights),把傳統文化的層次界定得更精細、富具脈絡,繼而與問題接軌,迄今雖尚未能落實,「談不成很正常,等主體性更成熟再來談判。文化非固定,界線會移動,重視文化智慧財產權之際,知識的分享也是原住民的重要特質,外界則需提高文化敏感度,真正尊重部落體系。」

她不忘提醒,一旦集體落入所有權的想像,部落跟智慧的聯繫可能被綁住,法律手段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是解藥抑或衍生問題?是否造成想要保護的文化反而受到傷害?以玻里尼西亞近年來復興航海為例,該區域航海古技術原已流失,文化工作者赴密克羅尼西亞向耆老求教,回到玻里尼西亞傳承、啟發新生代陸續投入,亦刺激密克羅尼西亞年輕人關注起航海文化,「若非長者不藏私願意慷慨分享,又如何產生回饋到己身的循環?這樣大的心的人越多,協力文化流動不絕。」


莫娜居住的小島,參考取材於真實地點。圖片來源:迪士尼。

郭佩宜補充,《海洋奇緣》英文片名Moana,是大洋洲常見名字,意指大海;乍見英文如此取名不免產生懷疑,因這個名詞在德國已被註冊成商標,使用的話恐怕產生糾紛,果然上映時迪士尼把片名改稱Vaiana,莫娜明明是流傳於太平洋「屬於島民自己的名字卻不能使用?」實在諷刺。她提及紐西蘭的商標法,便設有毛利人審查委員避免釀成不當冒犯,聯想起日前蘭嶼拼板舟被某公司申請新型專利通過惹議,如何確實保障原住民文化智慧財產權?需要大眾一起來關心。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