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生:今天放魚苗 明天大豐收? 事情沒那麼簡單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蔡萬生:今天放魚苗 明天大豐收? 事情沒那麼簡單

2017年02月08日
作者:蔡萬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榮譽理事長)

※ 編按:本文轉載自澎湖共生藻協會。澎湖縣共生藻協會是由一群熱愛潛水的海底志工組成,除了協助研究單位從事艱辛的水下紀錄工作之外,同時也是提倡正確的海洋保育觀念,展現海洋島嶼的文化特色的組織。

每一次報載有關魚苗的放流情事,內心總有一陣糾結,看著人聲鼎沸的魚苗放流畫面,猶如大夥作秀的嘉年華般熱絡,可是當曲終人散後,可否有人在深思,這些野放到海裡的生物,其命運是「生」抑或「死」?她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是「正面」抑或「負面」?

每次放流魚苗總是熱絡如嘉年華,但對漁業資源真有助益嗎?圖片為放流魚苗示意圖,並非澎湖放流魚苗活動。圖片來源:樂活高雄。

其實「魚苗放流」是栽培漁業的一環,在日本已行之多年,它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對於魚苗幼生的苛護,我們都深知在自然界中,魚苗能順利成長為種魚的機率是千或萬分之一,所以藉由人工繁養殖技術,將雌雄種魚交配產出的受精卵,再於人為控制的養殖池中,餵食人工餌料,如此魚苗於人為環境中即可減少死亡及損耗,茁壯成長而得高活存率,然後野放增加漁業資源。這樣的想法及作為,不可謂不對,我國及日本均已實施多年,甚至此做法也廣泛得到普羅大眾的認可及支持。可是多年過去了,這麼多人的努力,試問我們的漁業資源可否增生?

澎湖地區的近海漁業生產量,依據漁業年報的統計資料,從民國50-90年間,大約每年均維持在2-4萬公噸之間,但從97年之後,則每年皆小於1萬公噸,103年約5千公噸左右,僅達於最高峰漁業生產量的約八分之一,短短十數年,另外八分之七的漁獲量哪裡去了?顯示澎湖漁業資源面臨嚴重枯竭困境,從民國80年之後,更如股票之曲線般,無量下跌,年年跌落谷底,更不知何時有反彈回春之勢?


澎湖縣歷年來近海年漁獲量之變化。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當然影響漁業資源枯竭的因素很多,諸如:不當(毒、炸、電)的漁法、棲地環境的破壞、人民守法觀念不足(濫採、濫捕)以及漁業的經營管理欠落實(立法嚴、執法寬)等等,而本文筆者則僅想從魚苗的放流來爬梳它的是是非非,希望有助於未來我們大家對於漁業資源保育的共識與執行。

魚苗放流三部曲

(一)種苗的育成 缺乏基因與物種多樣性

魚苗放流的第一步---即是「種苗育成」,此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篩選健康的種苗,因此考慮的因素是欲放流的魚苗種類、無病毒(SPF)的魚苗、放流魚苗的適正體長以及是否需要人為標識…等等,首先就欲放流的魚種來說,現階段不外乎都是屬於高經濟價值者,如石斑、嘉鱲、黃錫鯛、黑鯛、笛鯛科…等等,此皆肉食性魚類,而種魚亦多是飼養於養殖池或是箱網中多年育成的種魚,因此種魚是否健康?是否罹病毒?都應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為如果種魚不健康,亦會經由遺傳垂直感染於魚苗,試想不健康的種苗經由自然野放於大海後,其情況究會如何?對於海洋的傷害,實難臆測。

另外,就遺傳傳遞來說,試想每一批放流的魚苗,大都源自於相同的種原親代(同父同母),所以這些魚苗,基本上她們都可說是兄弟姊妹。如此一來,當野外的族群數量逐漸增加之時,相對的野外族群的基因生物多樣性便會逐漸降低,也就是野外的族群到最後僅剩下來自原本少數親代的基因組成,因此「基因窄化」或「遺傳因子劣化」,將導致疾病叢生或是海洋生態的大浩劫,則是不可不知的情事。在台灣重要的養殖產業,如海鱺、九孔養殖…等,為何一夕之間崩盤,其最主要的原因,即在於種魚的近親繁殖所致,不可不察。

(二)放流的方法 下水之後才是考驗

將育成的魚苗如何安全的放流於海中,其實沒有這麼簡單,但現況我們看到的放流景緻,可是人手一瓢,魚苗順勢倒入海水中,大家都以為這樣,就可以讓魚苗安全的回到大海的家,試問這是對的嗎?

其實大家想想,這批魚苗可是猶如溫室中的花朵,從出生到放流前可都是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王子般生活,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從來就不知道敵人是長成甚麼樣子?等到你把她放流到大海後,她怎知大海的環境變化莫測以及豺狼虎豹般的掠食者都環抱在側,大家虎視眈眈,都想飽餐一頓,可憐的魚苗竟也不知敵人是啥?還主動親近進入了掠食者的五臟廟中而不自知,誠足憐哉。以下則列舉20年前魚苗放流的一二軼事分享大家。


在海面執行魚苗放流作業情形。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有一年早上,我們放流黃錫鯛5-8cm的魚苗約10萬尾於白沙瓦峒三十人公廟前的海域,當日南風徐徐晴空萬里,所以我們很快也很順利的完成了放流工作,只是臨離開前,我卻發覺所有魚兒都不下沉都在頂水面,頓時我知道了答案,肚子餓了,因為平常早上水面亮了就是牠們進食的時間到了,所以現在所有魚苗均在待食中,我正在躊躇著該怎麼辦?只見有一、二隻海鷗呼嘯盤旋,約莫7-8分鐘則見從四角嶼北上海鷗數百隻,接著就如同槍林彈雨般往海面撲殺,頃刻間我被這壯觀的場景給愣住了,待回神我可憐的魚兒今日可否平安,真是無語問蒼天。


用網袋將魚苗帶入海中放流情形。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有了這次慘痛的經驗,痛定思痛,下一次的放流,我採取了利用網袋將魚苗強制帶入海中,放流於牡蠣的養殖架叢中,原是希望牡蠣殼的空間層次多元,可以提供躲避及棲息的場所,可是放流完畢當我們在潛水觀察魚苗的適應情形時,卻不知從何而來一條好大的牛港参衝入魚群之中,我們同事立即浮出水面吆喝船上遞來一把魚槍,幾經周旋一槍斃中,帶回船上解剖,赫見魚肚中已陳屍7-8尾魚苗,所以魚苗放流哪裡這麼簡單?長久以來,我們都單純的以為魚兒放入大海後就會活存,而你可知經由物競天擇而能活存者,幾希矣!

(三)漁業資源的影響 放流魚苗對天然幼魚的衝擊

放流魚苗,主要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增加既有的海洋漁業資源嗎?可是仔細思之,純就餌料的換肉係數來說,放流一尾長成一公斤的青斑,約需獵食4-5公斤的天然雜魚,鯛科魚類更多,約需6-9公斤。其實這在養殖產業裡,譬如1公斤青斑約值300元,但下雜魚餌料(假設1kg是10元)則僅需40-50元,所以以4-5公斤的餌料成本來換1公斤的價值,純粹從產業經濟面向考量,當然是成立的。只是在天然漁業資源匱乏的年度裡,魚苗放得愈多,不就代表愈多的天然幼魚會被蠶食嗎?更何況放流的魚苗,食物沒有選擇性,有可能吃的是更為高經濟價值的其他海洋生物的幼生也說不定。所以進行魚苗的大量放流,除了前所闡述有種原近親的問題之外,整體而言對漁業資源的傷害如何? 究竟是正的亦或是負面的,實在是還留有甚多的爭議點有待商蹉 。

振衰起敝,該如何?

漁業的生產方式不外乎「捕」、「養」二種,產業則必須結合漁撈、養殖、加工及管理等技術,方能使得漁業健全發展。澎湖地區,我們無論就海域生態、漁業資源在在顯示具有極為優良的生產環境,可是近年來漁獲量卻停滯衰減中,總之漁業資源不見了。

所以現階段,我們究竟該如何做?才可能讓我們的漁業再有第二春的榮景?個人思之多年,認為種苗之放流仍然是有機可乘的方法之一,只是放流種類應宜慎選,並謹守下述摘錄原則,否則可能又是另一災難之始,不可不慎。

魚苗放流注意事項

栽培漁業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在台灣已行之多年,但就現行栽培放流的立場言,有幾個重點及原則則建議必須嚴格遵行:

  1. 欲進行放流的物種,最好是經濟價值較高者,因人工放流的成本終究是比較高。
  2. 放流物種的移棲範圍應較小,成長後才能實際嘉惠在地漁民。
  3. 放流物種的生命周期宜短,最好是一年生一年死的物種,才比較不會有近親交配產生遺傳因子劣化,進而影響海洋生態的大問題。
  4. 放流物種的種苗生產能夠人工量化者為宜,且其食性應以濾食、藻食或是雜食者為主要,肉食者應不宜考量(因會成為種苗大量放流數量的限制因子)。  


在海中架設蝦蟹苗中間育成場。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澎湖地區目前雖然有不少水產生物的種苗可以量產,但就現階段而言,建議以甲殼類及貝類為佳,諸如沙蝦、沙蟹、二枚貝、大蛤、扇貝…等為主,因這些生物: 每公斤皆高於200元、成長也很快、大部分是1-2年生、一輩子移動範圍小於6 公里、目前皆可人工種苗量產且這些物種概皆以濾食、藻食或是雜食者為主,因此均符合於目前種苗大量放流之條件要求。 

唯在做蝦蟹種苗放流前,也務須要利用潮間帶有海草的淺水區(退潮最低潮位時仍尚有少量海水淹沒的區域),先行設置中間育成場來做中間育成方可,因剛放流入海的蝦蟹苗,最少要讓牠們先行能安全的適應水文環境、避免天然敵害的獵食、有躲藏的空間以及藉機訓練牠們步足的掘砂能力而使日後能得潛沙避敵,所以中間育成的手段是絕對必要的且可能需要3-4週的育成時間方可。

過去,我們做中間育成的活存調查,數據顯示有約3-5成的高活存率,所以以此模式,地方政府如能結合水產種苗場以及中央農政、研究單位的人力物力,將來大量地、持續地運作,當能有效的挹注漁業資源之增產。

至於鐘螺、海膽、海參及硨磲貝方面,則基於種苗大量生產的階段仍有段距離,目前建議以成立海洋保護區進行棲地保護的方式為宜。

守護澎湖漁業資源 潛水漁業焉能不禁

漁業及觀光是澎湖縣政發展的主軸,澎湖的海鮮是全台之最,但當大家全力在發展觀光之後,驟然之間發現來訪的遊客已經沒有道地的海鮮美食可以享用,那請問這是怎樣的場景?澎湖的漁業資源已亮了很久的紅燈,我們在潛水調查所見概些小魚,那大魚呢?不諱言的說都早進了五臟廟。


鸚哥魚類在珊瑚礁上的咬痕二。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鸚哥魚類在珊瑚礁上的咬痕一。圖片來源:澎湖縣共生藻協會

「石姥頭、鸚哥鼻」是澎湖很有名的一道海鮮,但多數人不知道,石姥魚及鸚哥魚晚上都在睡覺,為了逃避錢鰻的攻擊,還會吹一個泡泡猶如蚊帳般把自己身體包起來(因為錢鰻嗅覺好,視力不好),可是遇到夜潛眼尖的潛水魚夫,牠哪能逃避魚槍一斃之命運,另外石姥及鸚哥魚具板狀牙齒,也會啃食珊瑚礁碎屑,以增加腸胃的蠕動以及食物的消化,之後再將珊瑚礁碎屑排出,經由海浪長時間的掏洗後即是潔白的海砂,那試問石姥魚及鸚哥魚大的種魚都抓光了,焉有小的,那我們的海沙呢?長久之後怎麼辦?所以潛水漁業焉能不禁之理甚明。

漁業資源具有極端的「脆弱性」及「敏感性」,所以絕不是過去我們普遍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想法,同時它又具「再生性」及「持續性」,所以只要我們好好管理,讓「漁撈強度」小於「自然生產量」,那麼漁業即能永續發展。目前我們身處過度漁撈的窘境,漁業的管理,非常時期更要有非常手段去因應,否則長久下去,澎湖的明日又在哪裡?

住在這塊土地的子民們都很愛澎湖,所以長期以來宗教界、社團、企業界等常有魚苗的放流活動,大家都以為付出了愛心,但究竟是放生或放死?大家可都要靜思,愛之不能害之,轉念一下,集中全力做一下對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