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蜥蜴的尾巴? 跨域研究揭開草蜥求生術 登國際期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誰偷走蜥蜴的尾巴? 跨域研究揭開草蜥求生術 登國際期刊

2017年02月09日
本報2017年2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我們常說「斷尾求生」是有道理的!最近科學研究證實了蜥蜴為了求生,不得以斷尾獲得存活機率,而少了尾巴之後,生存危機也跟著急速增加,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長回尾巴。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林展蔚、林思民研究團隊,透過與中華鳥會鳥類資料庫跨域合作及鳥友觀察影像獲得印證,論文獲得《英國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接納刊登[1],為生態研究增加溫度。

翠斑草蜥棲息在干擾過後的草生地環境,在北海岸形成高密度的龐大族群,也成為研究者探討掠食效應的重要題材。攝影:林展蔚

草蜥斷尾有理 再生是為提升存活機會

蜥蜴被抓之後會斷尾脫逃,大概是多數人的共同的印象。台師大生科系教授林思民指出,大多數蜥蜴都有斷尾、再生能力,台灣已知的原生蜥蜴約30多種,其中只有5種不會斷尾。斷掉的尾巴持續在地上翻滾扭動,吸引掠食者的注意,使得蜥蜴有機會逃之夭夭。


草蜥受到攻擊斷尾之後,傷口會迅速癒合,形成一個迅速生長的肉芽,最後長出一條比原本略短,而且顏色和材質都有明顯差異的再生尾。攝影:林思民。

「斷尾之後,蜥蜴會在短短幾個月內重新長出新的尾巴;這根新尾巴雖然在功能上和外觀上都有些缺陷,卻左右蜥蜴存活的機會。」林思民解釋。

體長約4~5公分的翠斑草蜥,擁有體長兩倍多的尾巴,主要分布於台灣北部的草生地,能適應開墾地與干擾環境,並形成極為龐大的族群;是2008年由林思民與呂光洋師生共同發表的新種,這類族群龐大的物種,有助於研究所需的大量數據。

2006~2014年期間,研究人員在北海岸的金山地區長期追蹤蜥蜴族群的動態,每個月抓超過200隻草蜥,8年來總共在12000隻蜥蜴身上做記號,追蹤其生老病死,以及寄生蟲對其族群的影響,包括斷尾情形,累積的資料有如醫院的病歷表。

研究人員發現在特定的季節中,草蜥就有斷尾的情形。他們開始解答「誰偷走了蜥蜴的尾巴?」身兼台灣猛禽研究會副理事長的林思民得知中華鳥會累積數十萬筆鳥類觀察記錄,遂動念借重鳥會的資料庫以及廣大鳥友回報系統跨域合作,並從蜥蜴與鳥類(天敵)進行配對,得出幾項結論:

當月伯勞越多,蜥蜴斷尾比例越高;前個月紅隼數量,與當月蜥蜴斷尾比例成正比。由此推論,斷尾策略對防禦小型攻擊者(約幾十克重量的鳥種)有效,頂多讓這類型的天敵偷走尾巴。

另外,當黃頭鷺(約400克)越多,草蜥的存活率就隨著下降;也就是當遇到整盤端走的大型攻擊者,連斷尾求生的機會都沒有。

斷尾逃生對付紅尾伯勞這類小型掠奪者比較有效。圖片來源:台師大林思民研究團隊。

研究團隊也從幾位自然觀察者拍攝牛背鷺吃草蜥的影片證實,在大型鳥類攻擊下,草蜥幾乎沒有存活機會[2]

草蜥遇到黃頭鷺這類大型掠食者,斷尾策略無從發揮功用。圖片來源:台師大林思民研究團隊。

那麼,斷尾之後草蜥真能重生?研究統計得出,斷尾前原本活得還不錯的草蜥,斷尾之後到尾巴再生之間,母蜥蜴雖仍有一半以上的(57%)的存活機會,但是仍然比原本的基準線(79%)降低了20左右;公蜥蜴則為了繁殖要花很多能量求偶、交配,一旦繁殖期間失去尾巴,存活率從未斷尾前的81.0%下降到47.0%,生存機率驟減30%以上。研究團隊推論可能和尾巴受傷影響體能,以及沒有尾巴可以逃避天敵追殺有關。此時,讓尾巴快點長回來是唯一的活路。

「只要尾巴長出來,生存率又會增加到80%!」林思民表示,許多實驗都證實過了斷尾的好處,但對於「再生」的好處卻從未經科學證實,這項研究得出「尾巴很重要,沒尾巴生存威脅增加,長出尾巴才能增加存活率」的重要結論。

認真仔細標準化紀錄 公民也能為貢獻科學研究

林思民表示,這項研究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包括,大家都「猜測」尾巴很重要,但是從還沒有人可以真正「證明」這項原理,尤其是野外調查證據。另外,利用龐大的蜥蜴數據跟鳥類數據作結合,更是史無前例的嘗試。而證明「尾巴長回來有好處」,也是研究上的創舉。

他將研究成果歸功於長期野外觀察累積的資料,這些持之恆累積的資料,常被忽視重要性。

中華鳥會從1970年代開始累積國內賞鳥人回傳的賞鳥紀錄, 40多年來累積的資料量接近200萬筆。研究過程更因兩年前任職於中華鳥會的洪貫捷協助,調閱與蜥蜴同步的鳥類資料庫,並鎖定北台灣賞鳥人觀察到的紅尾伯勞、紅隼、黃頭鷺和大捲尾這四種鳥作為統計的對象。

當上萬筆的蜥蜴資料與等量的鳥類紀錄配對,並利用高速電腦進行運算,才能得出草蜥斷尾與四種鳥類的關係,這也是首度利用大型資料庫來追蹤蜥蜴和鳥類之間的掠食效應。

研究團隊合照留影。圖片來源:台灣師範大學。

「賞鳥人們記錄下來的鳥類數量,當下或許說不出功用,卻能發揮聚沙成塔的功效,對科學進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林思民說,而蜥蜴斷尾的研究本來就少,寥寥可數的幾篇研究通常都是在實驗室中進行,如今能從野外族群存活趨勢來推估斷尾的長期影響,在世界上也是首見。

翠斑草蜥簡介

2008年由呂光洋、林思民師生發表的台灣特有種,全世界只分布在台灣北部的縣市。雌蜥全身褐色,但是雄蜥在生殖季節會在體側出現金屬光澤的翠綠色斑點,因而得名。成蜥的體長大約四至五公分,尾長是體長的兩倍半左右,尾部具有纏繞、抓握的能力,但是容易受到鳥禽等掠食者的攻擊而斷尾。喜歡棲息在開墾過後的草生地,有時會在適合的棲息環境形成數量極為龐大的高密度族群。

研究者簡介

本研究團隊的第一作者是林展蔚同學,目前就讀於師大生科系博士班,並即將赴美進行交換研究。第二作者陳盈蓉同學從大學時期就幫助實驗室建立起整個草蜥的病歷研究系統,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
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林思民為台師大生科系教授,研究題材包含兩棲爬行動物、野生動物貿易、猛禽生態學等等。較為廣為人知的著作是在2008年發現台灣特有新種「翠斑草蜥」與「鹿野草蜥」,2013年撰文描述金門原生「緬甸蟒」的發現過程,2015年與游崇瑋發表「泰雅鈍頭蛇」,也是「2014年國際十大新種」,以婚姻平權命名的「彩虹大臍蝸牛」的共同作者之一。課餘時間也樂於撰寫科普文章,作品散見於臉書、電子與紙本媒體。

※ 註1 詳見:Tail regeneration after autotomy revives survival: a case from a long-term monitored lizard population under avian Predation

※ 註2研究團隊研究期間陸續接獲彰化環保聯盟的蔡嘉陽提供了兩張牛背鷺覓食草蜥的瞬間照片,而知名的網路插畫家,中興大學學生郭人毓(玉子)也提供了一段牛背鷺捕獲草蜥之後直接吞食的珍貴影片。而讓研究發現得到證據支持。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