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啟動出航!屬於我們、還有鯖魚的海鯖廻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這個夏天啟動出航!屬於我們、還有鯖魚的海鯖廻家

2017年03月15日
本報2017年3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林倩如報導

主要從情人節開始到3月初,近一個月共35場密集的環島馬拉松分享會,「海鯖廻家」團隊馬不停蹄在路上、不同空間熱切傳遞著意念。展放黑白色系的旗幟,一條鯖魚交叉一只槳,循環成無限的符號,象徵永續漁業群魚再現,而人們隨著故事線頭心湧澎湃,一群海青聚眾,準備面向大海,起身創造屬於台灣海洋的打開當代。


渡過黑潮的湧浪,以每一個下槳的水花,記憶每一隻為人類被抓上岸的鯖魚,傳遞出「海鯖廻家」的意念。圖片來源:海鯖廻家。

一步步,萌養對自然的愛意

民國70年次、原在醫院擔任醫事放射師的李後璁,擁有穩定的生活和收入,卻在屢屢觸及生命無常驟然消逝中覺察不安、不滿足,什麼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或平靜?2009年斷然以玄奘萬里取經之路作為一個試煉,4,000公里跟夥伴(妹妹)一路從中國騎自行車到印度,「玄奘真是超級背包客,我騎了5個月他花了19年。」

途中有次,一個人騎去據說有老虎的森林探險,迷路了加上天色漸沉,心生恐懼之際終於發現一處破口,出去撞見一條河流,夕陽金光灑下,被一切環境包圍,「所有感官被打開,各種訊號像很有力的波浪襲來,被擁抱、合一,既快樂又如此平靜,在印度,我找到了想要的追尋,無論以什麼方式維生,都要活在如此的平靜和快樂裡,跟自然生活在一起。」他表示。

回台之後,一方面出版《白馬換鐵馬:重返西遊記》(2010),另一方面當登山嚮導或生態志工以保持與大自然的接觸,卻無法回應當時在印度體驗到的感動,上山不是一種回家嗎?為何要帶上一堆東西?他困惑提問著。剛好友人介紹一系列追蹤師書籍給李後璁,促使他2012年赴美國追蹤師學校(Tracker School)學習,「湯姆.布朗二世(Tom Brown Jr.)的事蹟太不可思議了,我渴望探索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秘密。」修業完成,還到阿拉斯加荒野實境演練,維生須「靠雙手大腦去討取,季節交換土地之歌,寂靜像巨大的湖泊在心底蔓延。」2014年再出版《阿拉斯加歸來:松林青年的奇幻之旅》,他提醒,追蹤師不只教授野外生存技術,更是跟自然連結的方式,「依賴得越少,自由越大,但不是什麼都不依賴,而是看見了森林所給予的支持。」

自曠野再度返回台灣,一度非常不適應,穿梭野地或置身城市,均須重新尋找自己與這塊土地的連結。有次帶小朋友爬玉山,他們自動仿效李後璁向山神表達感謝,讓他驚呼,「超越了我在印度的感動,原來快樂啊,要透過分享才真實。」


擅長講故事、感染力十足的李後璁強調,快樂,要透過分享才真實。攝影:林倩如。

他並補充,有次跟著布農族耆老上山,即源自2000年底維持傳承迄今的台東「重返內本鹿」尋根之旅,族人得徒步四、五天走路回家,整理老房子,老人站在山頭跳望著遠方家屋,猛地發出呼告聲,已到達部落的族人亦傳出回音,因為「他知道他的家在那兒,這個呼喊,代表回到土地的召喚。我喜歡古老且延續的智慧,在土地上流轉的古老之歌,訴說我們都是地球的原住民,便開始花時間跟土地相處,成為一個能傳達土地之歌的人。」2013年創辦山鹿自然工作室以來,李後璁如此形容,「沒有正確的路,只有你選擇的路,追尋自然的道路沒有盡頭,得到的快樂也沒有極限。」

關於島國,陌生到親近的海

遊歷美國的時候,一位曾用獨木舟花上月餘拜訪阿拉斯加無人島的朋友問李後璁,你來自島國,那平常都跟海洋在幹嘛?不禁汗顏「不懂海,不知道海洋的故事。」彼時,2014年夏天,拖鞋教授蘇達貞發起「夢想海洋」計畫,號召16位熱血素人DIY打造一條船去環遊世界,他正是參與者之一;可惜試航遇上強大逆風,加上無法完全通過法規許可,計畫喊停告終。不過,學員們化作海洋種子回到各自領域,仍多在從事相關海洋教育推廣活動。

同愛海人士交流,實踐海的呼喚,2015年舉辦第一個海洋自主活動「裡金山」,卻源自跟意外過世的好友生前的海陸約定,「比利一談起海,眼睛是直發光,他說金山的海有很多可能性,結合山的魚路古道及划獨木舟,寫下山海交會的傳奇……,後來我繼續完成計畫,獲得的快樂超過想像,那個夏天改變了我,建立這樣走下去的心。」他回憶道。

第三個夏天、2016年「海歸」計畫,以澎湖望安嶼及無人島為基地,生活三個多月,結束後想慢慢地告別小島,7位夥伴4艘獨木舟便如南島民族遷移般、耗時約20小時划回嘉義,「長途划回台灣的過程,浪況逆流、體力透支之下,曾讓我必須在戒護船上休息,一開始憤怒於計畫未能完成,但在嚴重暈船的空檔中,看著夥伴不放棄前行的身影,才深切體悟到,『我』己然失敗,但若為『我們』,那麼仍在前進啊!跨過了自我的邊界,體悟到我們共同努力的真實,原來我們未曾失敗。」在海上渡過一夜,看著朝陽划向台灣─福爾摩沙,岸上人們用擁抱迎接團隊安全回到家,「明白渡海真實,在恐懼裡發現自由,化為對海洋的敬畏,更從此轉換態度認知,『我』存在『我們』之中,那份相信不用是講的,而是打從心裡的信任。」


4月預計搭帆船至石垣島探勘,行經即將划行的航線(南方澳─與那國島─西表島─石垣島),沿途測量黑潮流速,作為實際航行之航速規劃依據。圖片來源:海鯖廻家。


與那國島至西表島航行計畫。圖片來源:海鯖廻家。

可是,大海難道只有呈現美好的一面嗎?李後璁表示,諷刺的是,海的美麗把世界連在一起,醜陋亦然。去年「海歸」從無人島帶回2萬個海廢寶特瓶;還記得有次划獨木舟經過林園到大鵬灣,卻發現工廠在大風大雨裡,趁機排放大量廢污水和廢氣,而那一天正巧是世界海洋日,多令人傷心與感到悲哀。

第三個計畫「海鯖廻家」則將充滿第四個夏天。6月16日,一行12人,自南方澳出發,要用獨木舟經日本與那國島、西表島划向石垣島,36個小時、200多公里的航海行動,渡過黑潮湧浪,以每一個下槳的水花,記憶每一隻為人類被抓上岸的鯖魚,在沖繩島弧的連綿裡,走一條鯖魚洄游的路,藉以訴說海洋曾大方餽贈的禮物於今資源耗竭的真相。它不僅是一個獨木舟的冒險計畫,更是一趟為鯖魚划行的旅程。

搶救鯖魚  唯有行動才能發生改變

為何是鯖魚?李後璁解釋,發起者另有他人,為南方澳推廣海洋保育多年的廖大慶、廖大瑋兩位文史工作者。南方澳被譽為「鯖魚的故鄉」,捕鯖歷史可上溯至1923年,占國內近海漁業六成產值的經濟性魚種─鯖魚,近年因技術發達、過度捕撈造成漁獲量大幅銳降,或即使豐收亦是價格崩跌。10年前耆老察覺危機,2007年發起鯖魚祭呼籲保育迄今,今年則希望透過座談更加擴大在地理念傳達,然後嘉峰教練加入,提出獨木舟划鯖魚洄游路線的行動方案,接著換他義不容辭加入,第一部曲分享會全台走動,送給大海的情人節禮物,傾力發揮擅長講故事的本領,感染一圈又一圈的群眾,人變多了,路也變長了。

雖然2013年政府訂定「鯖鰺漁業管理辦法」6月禁漁,卻與實際產卵、成長時程不符,他說明,「休漁三、四年魚還是越來越小,事情不對勁啊,2、3月現在鯖魚正在蘇澳外海生小孩,6、7月成長,沒有禁到對的時間嘛。大陸禁5~8月,日本總量管制嚴格,沒有潛下去看,很少人知道海裡面上演中的事實。改變禁漁期和實施總量管制,及每個人都展開具體的行動,即使少用一次性餐具都是改變的開始,這就是我們的訴求。因為人類給出的,無論好壞,都會回到我們自己。」

李後璁比喻道,「土地若是母親,海洋就是阿嬤。作為一個被大地、大海所養育的孩子,想到過去曾給我生命的生命,如今又該怎麼對待來到面前的生命?那麼唯有行動,行動才會帶來改變。」海鯖廻家盼為鯖魚發聲,捲成一股全民運動來推動法案調整禁漁期,幫鯖魚爭取時間長大。而海青諸眾也對海洋承諾,開展行動以帶來改變與希望,航向一個海裡永遠有魚的未來。

澳文史工作者、嘉峰教練帶領,用意在邀請人們,親自寫下與自然相遇的經驗,真正去認識大海和鯖魚。不收取活動費用為隨喜支持,尋求的是參與者實際經歷之後,透過感動凝聚而成的集體行動。

 

第三部曲【海鯖湧渡黑潮】,則將於6月16日在台灣南方澳相聚,見證17日的跨國划行。當天將有一百艘獨木舟共同出航送行,以行動見證台灣第一次以人力獨木舟划行至日本石垣島的壯舉。

「海鯖廻家」三部曲

一開始旨於推動調整禁漁期,然隨著環島分享會的進行,計畫開始發生變化,當人們逐漸了解實際發生的真相,便開始思考如何以自己的能力在生活裡實踐什麼樣的改變;一個人、慢慢影響了一群人,一群人又擴散成了一個社群,從一個計畫,成為一個行動,一個從「你」們變成「我」們的有機過程。

首部曲說故事暫告一段落,3月16~18日、24~26日第二部曲【海鯖南風澳】單日親海體驗登場,由南方


花腹鯖於東中國海系群迴游概況。圖片來源:廖大瑋。


「鯖、鰺」類每年約4~5 萬公噸漁獲,佔全國同類總產量90%以上;且佔南方澳漁業年總產值(約30億)30%強,南方澳因此被稱為「鯖魚的故鄉」。圖片來源:廖大瑋。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