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存跋涉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嘗盡流域生態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為生存跋涉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嘗盡流域生態愁

2015年11月22日
本報2015年11月20日台北訊,張守富整理報導

「怎麼辦!農藥就已經受不了,如果又刨掉河床,舖成硬邦邦的水泥,那……那我們要住那裡呢?」柴棺龜爺爺開口說:「我知道在社子溪的另一條支流,就是食水坑溪的上游,那裡應該還有我們可以住的地方……」就這樣,柴棺龜爺爺帶領澤蟹、虎皮蛙、牛屎鯽、馬口魚等居民,心存不捨地踏上了危險重重的旅途……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第一屆綠芽獎政府出版品圖畫類─幼童及青少年組優等獎《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以桃園楊梅一帶的原生物種為主角,帶讀者從小楊梅溪往下,再上溯到食水坑溪上游,沿途解釋人類為了追求生活舒適,使用清潔劑、引進外來種、河床工程等,如何造成河溪生態系的浩劫。

書中除了附上社子溪上游,主角們的遠征地圖讓讀者隨時對照外,細膩的筆觸和寫真的場景,更讓人身歷其中,感受這些楊梅老鄰居的艱辛與無助。

族群逐漸減少的臺灣特有種

柴棺龜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低海拔的池塘、水田等水域。澤蟹則是淡水蟹的統稱,山高坡陡的臺灣擁有許多淡水蟹的特有種,如主要活動於桃園山區的達觀澤蟹便是一例。虎皮蛙其實就是「三杯田雞」裡的田雞,背上有明顯的虎紋狀花紋,是臺灣本土的大型蛙類。以前田裡到處都是,但在農藥普遍使用之下,在北部已經不易見到了。

臺北科技大學工程學院教授張添晉認為,透過書中動物遭遇的故事,傳達人類應該跟其他生物永續共存的觀念,內容易吸引小朋友的興趣。繪者張致中說,我們習慣用人的角度認識世界,蟲魚鳥獸與高山樓房相比之下顯得太渺小,容易被忽略,我們便經常就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那些與我們共享大自然的鄰居。

若我們不從生活、生態、生產去定義未來,作者陳仰聖反問:即使賺到全世界的金錢,卻必須賠上自己的生活環境,值不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