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洪池展成效 口湖鄉與水共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滯洪池展成效 口湖鄉與水共舞

2017年07月04日
摘錄自2017年7月4日中國時報雲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口湖鄉宜梧滯洪池在6月連續豪大雨發揮功效,將口湖地區淹水情況減至最低,目前北港鎮滯洪池也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立委蘇治芬強調利用低窪土地廣設滯洪池,打造與水共舞的韌性城市,已成治水新思維。

6月上旬與中旬連續豪大雨,雲林山區多個鄉鎮嚴重淹水,但位於沿海的口湖鄉卻不見水患,口湖鄉公所探討原因,認為是宜梧滯洪池將大量雨水吸納後再慢慢排出,減輕排水系統的負擔,成功消除水患。

立委蘇治芬表示,面對愈來愈明顯的極端氣候,以往的排水路設計已無法因應,傳統的治水方法必須修正,除了健全排水系統外,更應廣設滯洪池,採取「與水共舞」新思維,讓城市面對水患時更有韌性。

蘇治芬指出,中央政府的總合治水計畫,必需配合地方因地制宜,規畫滯洪池、村落防護等區域治水計畫,才能有效解決各地區的淹水問題。目前全國有許多不適宜耕種的農地或閒置空地,配合種電等政策施設滯洪池,可創造更多的防洪作用與經濟效益。

口湖鄉長林哲凌說,宜梧滯洪池面積廣達100公頃,6月豪大雨時發揮功效,有效吸納大量雨水,因此口湖市區、鄰近的水林鄉都沒有淹水情況,可說是「與水共舞、韌性城市」的最佳典範,吸引許多鄉鎮市前來取經。

由於宜梧滯洪池的成功經驗,中央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已將北港滯洪池納入,北港鎮長張勝智表示,北港滯洪池已進行施工中,但後續經費與周邊配套,仍需中央支持,一旦完工,沿海地區的滯洪池由點變線,將發揮更強大治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