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在地方創造典範 德國Tagwerk的有機倡議與實業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期望在地方創造典範 德國Tagwerk的有機倡議與實業

2017年10月21日
作者、攝影:張正楊(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What we buy, is a political decision.”這是德國巴伐利亞邦「有機日活產銷合作社」(Tagwerkaktiv[1],以下簡稱Tagwerk)總經理米歇爾‧里特爾斯荷佛爾(Michael Rittershofer)先生,簡報的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地闡明了Tagwerk對於消費的立場。就像在台灣我們常說的,「消費可以改變世界」。我們和里特爾斯荷佛爾先生約在Tagwerk的辦公室,辦公室位在多爾芬(Dorfen)車站附近,步行五分鐘可抵達,Tagwerk在此還兼營旅館,訪談結束,直接下榻,省去了諸多舟車勞頓,對於拎著大小行李的我而言,像是天上掉下來的幸運。

里特爾斯荷佛爾先生擁有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就是研究Tagwerk等有機事業的發展,因此後來一頭栽進Tagwerk的工作中。他非常慎重地為我做了一次簡報,在簡報中略窺Tagwerk的輪廓:一個工作內容龐雜且頗具規模的產銷組織。Tagwerk主要和半徑50公里內的100位農民合作,Tagwerk有自己的穀物加工廠,也有釀酒廠和麵包廠,提供各種農產品和加工品給消費者。

201709-167-綠主張月刊-p2801

訪談結束,和Tagwerk總經理里特爾斯荷佛爾先生合影。圖片來源: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環保運動起家的有機產銷實業

就像許多有機生產行動源於環境抗爭,Tagwerk的成立也是一場環境保護行動下的產物。1980年代,德國政府要擴建慕尼黑機機場,原來規劃的擴建位置在東方,後來卻因為牴觸富人的利益而將位置改往北方,而北方也正是垃圾掩埋場的位置,以及地下水涵蓄之地。機場的擴建衝擊了環境,一群對此不滿的市民,為了保護受到破壞的環境,決定推展有機農業,後來發展為產銷團體,1984年成立正式組織,和農民契作,銷售他們的產品。一開始只有四位農民,現在則有一百多名。在草創初期,一方面向消費者推行環境保護理念,另方面實際經銷有機產品,以地方性產品為主以減少食物運送里程,地方性的產銷也有利於建立緊密的生產消費網絡。在Tagwerk發展期間,恰巧遭逢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災事件,放射性物質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件事促使環境運動更蓬勃發展。

在德國,原來並沒有法令限制農民販售農產品,但後來開始有一些衛生方面的相關規定,對農民自產自銷產生一些限制,這些限制,為專門銷售農產品的單位創造了空間。Tagwerk初始以法人身分經銷地方農民的產品,到90年代,各種有機產品才開始進入主流銷售管道。

1984年Tagwerk成立正式組織後,由於沒有自己的店面,常於週末機動前往各市集販售,也開發直接送貨服務,後來隨著時間,逐步擴張規模,成立自家的商店,目前已有九家店面,同時也開始提供產品給其他店家和通路。版圖擴大,也讓組織開始面臨各種實業經營的問題,例如僅僅販售地方性的有機產品,營業規模不僅無法成長,還可能會萎縮,因為消費者會逐步轉向其他店面購買所需物品,因此Tagwerk開始嘗試進貨來自其他區域的產品,進貨前,每一項產品都會經過詳細討論,例如,「為何冬季要販售番茄?」為了找出長遠經營的模式,做了許多嘗試,例如販售攤車、跑食品展、去農民市集設攤,或是設置資訊攤位,起初有很多「通路」,後來逐漸放棄。

對農民而言,直接販售利潤最好,其次是小型零售,再來才是大型零售。一般小農農場產品種類多、規模小,大型通路商不喜歡和他們合作。農民必須拿到有機驗證,才能作為Tagwerk的合作對象。早期農民擁有自己的品牌,每個產品看起來都很不一樣。Tagwerk在2004年成立自己的品牌,藍底白字的標籤上註明製造地點;農民則有兩種品牌:自家販售和供給合作社。和農民討論後決定採取上方是農場形象、下方有Tagwerk字樣的標誌設計。

農民會定期運送農產品過來,如何維持農產品的品質穩定,成為一項挑戰。Tagwerk著重產品的新鮮,盡量做到當天採收,當天販售;本地有的,不會對外採購,例如不會從紐西蘭進口蘋果;若採購進口蔬果,由於無法現採現售,會遵循由近至遠的採購原則,減少跨國運輸距離,例如若義大利有的蔬果,就不會向西班牙購買。

201709-167-綠主張月刊-p2802

慕尼黑郊區以有機方式飼養的雞農場。圖片來源: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有機事業的機會與挑戰

有機事業的發展,一方面擴大了消費者的需求,使有機的知識更為普及,Tagwerk因而擴大規模;另方面,也刺激更多資金的投入而使競爭白熱化,事業單位為了降低成本而壓低向農民採購的價格,讓農民失去長期投入的願景。有機市場擴大,辨識度因而變低,Tagwerk並非最大的有機品牌,卻有機會成為有機的高級品牌。Tagwerk最重要的產品是起司、肉類、香腸或乾貨(不需冷藏,如穀物)。在產品來源方面,目前可以做到的是,來自半徑50公里以內的地方性產品占50%,但產品類別的占比差異很大,例如地方蔬菜水果占不到10%,肉類、麵包、雞蛋和蜂蜜都是100%,香腸占80%左右。組織的擴增發展,過程複雜,最上面是合作社,底下則有不同的事業單位。合作社社員每年都會討論盈餘如何處理?是要繼續投資或用作他途?

2012年,巴伐利亞邦農業部積極推動有機農業發展,為了讓有機產品占有率提高一倍,甄選出12種產銷經營模式,Tagwerk也入選其中。Tagwerk未來的推動計畫包括

  1. 有機消費者教育;
  2. 學校合作;
  3. 單車旅行宣傳、
  4. 農場節慶宣傳、
  5. 政治投入。

90年代某段時期,Tagwerk差一點破產,後來向農民借錢,才能重新站起,並逐漸償還債務、轉虧為盈。目前Tagwerk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有機市場的競爭,以營業量而言,Tagwerk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卻要和資金雄厚的公司激烈競爭,但是Tagwerk為什麼願意堅持下去?里特爾斯荷佛爾總經理說:「Tagwerk雖然只是一個小單位,但我們卻是巴伐利亞邦的有機先驅,我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在地方上創造出一個有機典範,推動有機的全球化。」

註解1:Tagwerk意為每日工作或日常工作,aktiv為積極活躍之意,名稱翻譯取其工作內涵。網站tagwerkcenter.net

※ 本文感謝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系主任王俊豪教授協助校正。

※ 本文轉載自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7年9月,167期。

作者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主婦聯盟合作社以「共同購買」集結關心自己、關心環境、關心生產者的消費者,每月發行《綠主張》月刊,推動合作理念、綠色消費改善環境品質,以計畫性消費及合理價格予生產者支持,並透過食安教育,讓人與土地都健康。

前往>>官方網站粉絲團LINE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