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果實如藍莓、揉搓有臭味 圓葉雞屎樹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果實如藍莓、揉搓有臭味 圓葉雞屎樹

2017年11月04日
作者:黃千桓(自然谷專案人員) 

日本植物學者正宗嚴敬(1899-1993)1938年4月23日於宜蘭澳尾山所採集的圓葉雞屎樹標本。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2012),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今年的立冬剛過去,小徑上雞屎樹的果子結得飽滿,像一顆顆小小的藍莓。拾起地上的落果,帶回房裡窗邊,不消一天便給剛入冬的陽光曬得乾癟——可見果鮮時水分之豐。剛撿起的時候,以食指、拇指拿捏果子放到耳邊,輕輕按壓,可以聽到「嘶」的聲音,像是咬下新鮮蘋果時所會聽見的。那,雞屎樹的小果子,會如蘋果般清甜好吃嗎?嘴饞之人無大膽,要是這雞屎樹之果嘗起來正如其名,那就糗了,得求個究竟保心安。

從自然谷頂呼嚕嚕滾下山,到了工作站翻開沉甸甸的圖誌,捲起袖子扮偵探。細節一比對起來,猛得發現精準些,徑上這株該是「圓葉雞屎樹」,因她枝葉相交處無柄不然就僅有0.2至0.3公分,短於一般雞屎樹的樹柄0.7至1.2公分;且我撿到的熟果呈藍,與一般雞屎樹的黑果子並不相同。


左:圓葉雞屎樹的果子呈藍紫色,枝葉幾乎是直接相交,不是無柄就是柄極短。右:透過光能觀察葉脈,葉上莖上的小細毛也變得清楚。


秋冬季正是圓葉雞屎樹的花開時節,小白花綻開,像做起伸展操;花瓣內裏是毛絨絨的,像軟軟的馬來糕沾滿了椰子絲。

然而,翻來查去就是沒提到能不能吃!我搔搔腦袋,想既然各樣植物百科都未提及,這圓葉雞屎果應該是鮮為食材,不然日常間應該能聞一二,諸如:雞屎果炒蛋,雞屎果燉香雞啊。直到翻來查去終於讓我在《海南植物志》中,注意到圓葉雞屎樹的別稱:「斜基粗葉木」,就這個線索發現原來圓葉雞屎樹在飲食上多作為藥用,全年可取枝葉,或於秋後將根挖起、切片,再曬乾利用;鄉野傳說此能舒筋活血,治風濕痺症、跌打損傷。

這樣的藥效與「雞屎藤」頗為相近。雞屎樹、雞屎藤,兩者因為名字相似,常受混淆。然而同為茜草科的「雞屎」家族,兩者分辨不難。雞屎「藤」有纏繞性、會攀附,莖十分平滑,不同於雞屎樹的莖長滿細毛;兩者的花色也不同,雞屎「藤」的花瓣外側為白,綻開見紫,熟果油亮,有別於雞屎樹果子略帶細毛、在秋冬時節開的是白花。


雞屎藤,圖片來源 Flicker 擁有者 autan(CC BY-NC-ND 2.0)

雞屎藤的用途極多,琳琅滿目,屬民間常用植物。在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的島上常見物種分享中,亦提到過去醫藥不普及,島民們常用雞屎藤摻加中藥,煮成雞屎藤飯給發育中的孩子補充營養;更有的會拿來燉雞,據說有祛風活血、鎮痛解毒及治療感冒的功效。

看著看著,左手不禁抓緊撿拾來的落葉,卻一股屎味飄來,啊!都忘了這圓葉雞屎樹正如其名,跟魚腥草一個樣,葉子揉揉就發出臭味啦。


圓葉雞屎樹又稱斜基粗葉木,在《海南植物志電子版》中,我們可見整株樹的細部, (1)花枝,(2)花,(3)花冠展開,(4)雌蕊,(5)子房縱切面,(6)子房橫切面(頁335,圖753)。

植物小知識

台灣產的雞屎樹類植物約有14種,圓葉雞屎樹為最常見之一種,以其「葉背密生開展性粗長毛」及「葉基部為歪斜圓心形」最易鑑識。常見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樹林下。


圓葉雞屎樹小檔案

中文名:圓葉雞屎樹(英文/Round-leaved lasianthus、日文/まるばるりみのき)
別名:斜基粗葉木
科名:Rubiaceae(茜草科)
學名:Lasianthus wallichii 
分布:台灣、印度、日本、琉球、菲律賓、中國大陸華南
特徵:
  1. 葉無柄或有短柄,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0公分,寬2.5~4公分,先端銳或漸尖,基部歪斜,表面光滑,背面被毛茸或鬚毛,側脈6~8對,小脈平行。
  2. 花萼有5齒牙,花冠白色,外面光滑、內面被長絨毛,5裂。
  3. 果實呈球形、藍熟。
  4. 枝葉揉碎後聞之,有一股類似雞屎之異味。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

  • 呂福原、歐辰雄、陳運造、祁豫生、呂金誠、曾彥學(2000)《臺灣樹木圖誌(第三卷)》。台中市:歐辰雄。
  • 福山植物園
  • 台灣中草藥資源網
  •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2012),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 1999《中国植物志》第71(2)卷 72-74页
  •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 海南植物志

作者

自然谷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台灣環境信託的首例。
我們相信,這不會成為唯一的案例,而是一把開啟更多可能的鑰匙。
還不認識自然谷嗎?
快來瞧瞧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是什麼模樣吧!
》》前往官網FB公開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