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生態影展巡禮】與鷹飛翔——匈牙利格德勒生態影展(中)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歐洲生態影展巡禮】與鷹飛翔——匈牙利格德勒生態影展(中)

2017年12月16日
作者:李若韻(Joyun LEE)​

(系列專欄,承接上篇)匈牙利格德勒生態影展能在三天兩夜之內,締造上萬的參觀人數,有賴於將觀眾分群的聰明設計!

從小朋友、青少年、大專學生、社會新鮮人、甚至連青壯成人都一網打盡,並且不將這些分群當作「觀眾」看待,而是邀請他們成為「參與者」,藉由「藝術競賽」和「業界機密分享」,吸引各年齡層的需求者前往,參與其中,得到切身相關的訊息。

誰是垃圾藝術家?十四座來自河底垃圾的雕像

以營造會場氣氛為例,格德勒影展舉辦在擁有大片空曠草原的市區公園內,在過去兩屆僅搭設帳棚,邀請生態保育單位入駐,執行典型園遊會式的狀態,但是在今年第三屆之後,他們開創了一個獨立計畫:「垃圾藝術家(Trash Artist)」!讓影展會場多出14座巨型雕塑,不僅遠看醒目,近看竟是各式各樣的垃圾!但是,很美麗。

這14座雕塑品來自14個學生團體,他們都是在匈牙利從事藝術創作的年輕大學生。作品材料皆為廢棄物,由主辦單位先與環境保育團體合作,從清理匈牙利第二大河:蒂薩河(Tisza)部分河段中而來。《垃圾藝術家》的活動並不只是將垃圾化腐朽為神奇,而是藉著重新觀看這些「產品」成為「垃圾」的過程,思考它們的生命週期有多長?藉由藝術創作,是否能將產品擺脫成為垃圾的命運,再度利用,製造一種新的「循環經濟」。

回到古文明,以生鏽的鋼鐵廢料、保特瓶重建諷刺的埃及文化。  所屬學校:EGER – ESTERHÁZY KÁROLY EGYETEM

回到古文明,以生鏽的鋼鐵廢料、保特瓶重建諷刺的埃及文化(所屬學校:EGER – ESTERHÁZY KÁROLY EGYETEM)。攝影:李若韻。

塑料垃圾人走出一條八公尺的泥土地毯,象徵是人類的生態足跡,泥土中藏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廢棄物,等待觀眾發現。 所屬學校:KAPOSVÁR - KAPOSVÁRI EGYETEM

塑料垃圾人走出一條八公尺的泥土地毯,象徵是人類的生態足跡,泥土中藏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廢棄物,等待觀眾發現(所屬學校:KAPOSVÁR - KAPOSVÁRI EGYETEM)。攝影:李若韻。

純粹的水,從天空到海洋,該屬於哪一種色階?  將保特瓶灌入不同色階的藍色液體,成為一片晶瑩的水牆,在太陽下十分耀眼。  所屬學校:SZEGED – SZEGEDI TUDOMÁNYEGYETEM JGYPK

純粹的水,從天空到海洋,該屬於哪一種色階?將保特瓶灌入不同色階的藍色液體,成為一片晶瑩的水牆,在太陽下十分耀眼(所屬學校:SZEGED – SZEGEDI TUDOMÁNYEGYETEM JGYPK)。攝影:李若韻。

一場無聲的時代音樂會,由800個專輯塑膠盒與900片音樂光碟片,建構一個新沈默定義的三角錐。  所屬學校:GÖDÖLLŐ – SZENT ISTVÁN EGYETEM YBL MIKLÓS ÉPÍTÉSTUDOMÁNYI KAR

一場無聲的時代音樂會,由800個專輯塑膠盒與900片音樂光碟片,建構一個新沈默定義的三角錐。(所屬學校:GÖDÖLLŐ – SZENT ISTVÁN EGYETEM YBL MIKLÓS ÉPÍTÉSTUDOMÁNYI KAR)攝影:李若韻。

垃圾藝術家除了是一場競賽,勝出者將會有優勝獎金外,14座雕塑作品像是環境大使,在影展結束會移往另一個音樂節展出,將生態議題走出舒適圈,不再專屬於生態人的場域,讓這些藝術作品持續感染不同的群眾。

本屆垃圾藝術家優勝為《兒童遊戲》(Gyerekjáték),獲得一百萬福林獎金(約11萬台幣)。

該雕塑製造了一個海邊場景,遠看是一位小男孩,默默的在沙灘上玩沙,近看卻發現沙灘其實建立在一個巨大的玻璃櫃的上方,玻璃櫃中充滿垃圾,而小男孩的形狀本身,也是由無數個廢棄的兒童小玩具構成。

《兒童遊戲》獲得本屆垃圾藝術家優勝!  所屬學校:PÉCS – PÉCSI TUDOMÁNYEGYETEM

《兒童遊戲》獲得本屆垃圾藝術家優勝!(所屬學校:PÉCS – PÉCSI TUDOMÁNYEGYETEM)攝影:李若韻。

兒童雕塑本身就是由無數個廢棄兒童玩具構成,當觀眾在現場走動,環繞著看此作品,每一個角度都非常精彩!

兒童雕塑本身就是由無數個廢棄兒童玩具構成,當觀眾在現場走動,環繞著看此作品,每一個角度都非常精彩!攝影:李若韻。

《兒童遊戲》像是一幅恬靜的田園畫,近看卻發現充滿諷刺,在現場引起許多民眾圍觀,該作品的每一面皆有巧思,圍繞在其中,或進或遠的觀察,極富寓意。

我在影展開始的前兩天就已到達會場,看著會場的設備一點一滴的被建立起來,真的能夠體會大型藝術雕塑的有或是沒有,在視覺感受上真的差很多,尤其是以生態影展為名的活動,擺上以垃圾為材料的創作,真的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不過,這樣的藝術活動其實對影展單位有一點冒險,因為直到開幕前一週,所有的藝術團體仍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沒有人能保證到了當天會不會開天窗,到影展當天,所有的藝術作品終於陸續進駐、設置完畢,芭芭拉跟我做了一個非常好笑的鬼臉,意思是謝天謝地,他們真的做完了,而且,還做得比工作照漂亮!「說真的,之前有些團體傳給我的工作照的時候,我都在想這是作品還是垃圾?」芭芭拉真愛開玩笑。

誰是小小攝影家?《人與自然》生態攝影競賽

靜態攝影展對觀眾而言是一件直接而快速的活動,對創作者而言也比較容易入門,尤其是以對「創作」與「生態議題」有興趣的青少年,兩者合一,格德勒影展舉辦「人與自然」生態攝影競賽,鼓勵在格德勒小鎮就讀的學生,藉由攝影之美,拍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藉此說明這層關係的美好、價值、或是令人遺憾的錯誤。

該獎項分成依照年齡分成兩組,一組是10-14歲、一組則是15-18歲。

通常影展的開幕典禮是充滿大人的嚴肅見面會,也是一種制度展現,但格德勒影展卻選擇頒獎給這些小攝影家作為開幕。

那天午後,主要帳篷才剛剛裝修好,所有的入圍者便迫不及待地湧進會場,大概有20幾位青少年與他們的家長,不管致詞的長官講的多簡短,所有人就是扭來扭去,無法安分地坐著,現場散發出強力的氣場,彷彿說著:「不想等啊!好想知道是不是我得獎!」相較於成年人的強裝鎮定,青少年真是誠實有趣!

充滿年輕氣息的攝影頒獎典禮,倒數時刻現場躁動不安。

充滿年輕氣息的攝影頒獎典禮,倒數時刻現場躁動不安。攝影:李若韻。

坐在我前方的是一組母女檔,她們從一開始就很緊張,正襟危坐,交頭接耳。

頒獎現場備有很多小點心與飲料,大家都愉快的享用,連來採訪的攝影記者也一邊大嚼一邊拍,感受到匈牙利人的豪爽,但是這對母女檔一口都吃不下,隨著典禮的進行,終於!頒獎了!終於!頒到她了!

正等待頒獎人說出得獎名單的入圍者母女檔。

正等待頒獎人說出得獎名單的入圍者母女檔。攝影:李若韻。

獎品是一張比A4還小的簡單獎狀,與兩本生態攝影家的書,實際不虛華,得獎的小朋友馬上展開獎品,看得津津有味,心中也有了更新的目標!

在眾人前得獎,與在國際場合展示作品,是一件極重要的成就感。在格德勒影展最重要的放映廳內,特別在相對於銀幕的正後方,打上不影響放映電影的微光,展示本屆的青少年得獎作品,讓所有來參加影展的當地人、匈牙利人、甚至是來自各國的影人,都可以看到當前匈牙利青少年眼中所詮釋的「人與自然」

獲獎的青少年與陪伴的家人

獲獎的青少年與陪伴的家人。攝影:李若韻。

《人與自然》得獎作品於格德勒影展期間展出。

《人與自然》得獎作品於格德勒影展期間展出。攝影:李若韻。

誰能突破匈牙利小國限制?東歐影視不能輸!

除了周邊的藝術競賽外,回到影展的主要戰場,格德勒影展獨有的喀爾巴阡盆地主題競賽,不僅鞏固了匈牙利自然與文化被訴說的價值,更鼓勵匈牙利與鄰近國家的創作者團結起來,在這場沒有富爸爸的東歐影視產業中,一起奮鬥。

在格德勒影展的業界座談中有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東歐要自強,不能輸」!

相較於舉辦在西歐的生態影展,西歐影像工作者總是侃侃而談自己在長達兩三年的拍片過程中,是如何辛苦、努力、堅持到完成影片,卻很少提到他們為何能如此容易的得到案子,不必為五斗米折腰拍一些無趣又費時的工商服務?在歐洲,或是在全世界都一樣,每個國家影視產業的完整與否,將帶給影像工作者完全不同的命運。

已在西歐影視闖出一片天的匈牙利導演佐達,回到自己國家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

已在西歐影視闖出一片天的匈牙利導演佐達,回到自己國家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攝影:李若韻。

「匈牙利又小、又沒人在乎,不像奧地利有這麼多資源,過得那麼爽,他們可曾和我們想過一樣的問題:好吧!我終於拍完我的影片了,接下來我該怎麼賣出去呢?」形象健美,說話非常直爽的匈牙利導演佐達.塔羅可(Török Zoltán),正在格德勒影展的業界座談上,拿著麥克風,毫不保留的分享自己前進西歐影視的經驗談。

「你必須要不停地去國際創投場合(pitching),像是德國的生態影展或是其他,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坐在下面看著你的企業主,你想拍什麼故事,你已經場勘過了,來!這個是前導的預告片,大概能拍起來的感覺像是這樣,說服別人拿出資金給你。」

以導演佐達的例子來說,他最新的紀錄片《北方小巨人——挪威旅鼠》(Lemming- The Little Giant Of The North)是由德國公共電視出資,拍攝位在挪威斯堪地那維亞山脈(Scandinavian mountains)的嬌小旅鼠。合作對象尚有挪威單位與自身的匈牙利單位,三國合作除了能集合更多資金外,在拍攝完畢也有較多管道曝光。

《北方小巨人—挪威旅鼠》得到本屆格德勒國際影像類最佳自然電影大獎,獲得500歐的獎金。導演佐達回到自己的家鄉領獎,上台時還興奮的轉身跟全場來賓自拍,並發布在自己的官方網站,注重國際合作的佐達,在網路平台上都以英文與匈牙利文並陳,即便是拍片心得與近期活動。

《北方小巨人——挪威旅鼠》,50分鐘,導演Török Zoltán,2017年,匈牙利/德國/瑞典共同製作

歐洲生態影視產業多是由英國、德國、法國強力主導,已建立的產業結構的西歐國家,能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給該國的創作者申請使用;已設下的全球市場經濟鏈的西歐,也能換回源源不絕的銷售金利潤,錢滾錢,無限壯大。

相較於西歐,東歐影視發展就顯得劣勢,以匈牙利為例,在影展訪問期間,我幾乎聽到所有匈牙利人跟我說:「我們匈牙利是一個小國」,又或是「我們被各個國家包圍,必須保護自己」。夾雜在東歐內陸的匈牙利,使用不同於德國語系、南斯拉夫語系、羅馬尼亞語系,只有不到一千萬人口才懂的匈牙利語;匈牙利雖是歐盟國家之一,卻沒有使用歐元,使用自己的錢幣福林(Forient)。

與匈牙利命運相同的,還有波蘭與捷克,在格德勒影展的業界會議上,特別有兩個時段讓來自波蘭羅茲自然影展、與來自捷克奧洛穆克自然與科學影展的來賓,除了藉此場合宣傳自己的影展,也努力認識新朋友,共同商討東歐市場的困境。

來自波蘭羅茲生態影展的負責人,正在台上介紹波蘭生態影視的狀況。

來自波蘭羅茲生態影展的負責人,正在台上介紹波蘭生態影視的狀況。攝影:李若韻。

來自捷克自然與科學影展的活動總企劃,正在台上介紹該影展43年的歷史與特色。

來自捷克自然與科學影展的活動總企劃,正在台上介紹該影展43年的歷史與特色。攝影:李若韻。

誰是匈牙利的明日之星?匈牙利年輕導演的生態夢

離開國際論壇,回到匈牙利本國的生態影視狀況,看到的是再熟悉也不過的小國經歷,與年輕影像工作者在求生存之際仍不放棄的小希望。

「在匈牙利你很難拍到自己想要的電影,多半是以電視節目的方式製作,如果真的夠幸運申請到政府經費拍攝(匈牙利的電影工作者有80%~90%是得到政府補助而得以繼續,而金額至多約4萬歐元),也必須在一年結案,很難將議題講得很深。」僅30出頭,年輕的匈牙利女導演瑞塔.泰卡(Takác Rita)坐在大樹下神情緊張,還不是太有自信的透過翻譯告訴我。

《賀立康五年計畫》,52分鐘,導演Takác Rita,2016年,匈牙利製作

《賀立康五年計畫》(A Helicon Life Project 2012-2016)說的是人與鷹之間的種種衝突,尤其是追查大型鷹類陸續被毒害的原因,主要復育對象為白肩鵰(Eastern Imperial Eagle),身長近80公分,展翅後約有200公分,主要分布於匈牙利與斯洛伐克交界的山區,是瀕臨絕種的猛禽,主要原因是成熟個體大量死亡、育種失敗、和棲息地喪失。

自1970年開始,匈牙利是歐洲國家中猛禽直接中毒死亡的第一位,根據猛禽協會的調查顯示,由於白肩鵰的棲息地多屬於農地,造成人與鷹之間的衝突。一波又一波的非法毒藥,造成大量成鷹死亡;滅鼠藥的濫用,讓誤食有毒鼠類的成鷹們變得虛弱、不育、或將體內累積的毒素影響到下一代,造成幼體骨骼變形。

猛禽協會為了追查真相與復育白肩鵰,策劃了一個五年期的保育計畫「賀利康五年計劃(Helicon Life Project 2012-2016)」,不僅架設官方網站進行宣導,更邀請導演瑞塔在計劃快結束的最後一年半加入團隊,整理已累積三年多的影像材料裡(尤其有許多巢內的監視器畫面)、訪問出有趣刺激的故事線、製作動畫,成為一部與計畫同名的生態紀錄片。

在觀看《賀立康五年計畫》時,我能明白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宣導型紀錄片,必須讓觀眾快速了解內容,進而達到議題傳播的效果,該影片能在網路上直接觀賞,有英文與匈牙利文兩種版本。目前該計畫已經進行到下一個五年,將生態議題從國界拓展開來,成為喀爾巴阡鷹類復育計畫(PannonEagle2017-2022),結合匈牙利、斯洛伐克、奧地利、捷克、賽爾維亞的猛禽研究單位,共同關心喀爾巴阡山脈的鷹類生態。

匈牙利年輕影像工作者的生活跟台灣很像,必須在同時間兼職許多案子,以瑞塔為例,在格德勒影展期間的這個月裡,她正在剪接一部羅馬尼亞的生態影像、忙自己的創作、還有拍攝格德勒影展的幕後花絮!是的,就是此時在影展裡,她不僅以入圍者的身份在參加影展,但同時也是以幕後花絮影片的導演身份在工作著。

 《2017格德勒影展幕後精華》,1'43,2017年,匈牙利格德勒影展製作

「我一直很希望花上一年的時間,好好專心的只做一個題目!樹吧!我對原始林最有興趣,我想好好地訴說樹、森林之間的細節,談棲地和生態系之間的關係,喔~雖然這個題目好像很大…...。」

那天我問瑞塔如果有足夠的資金與時間,她會想說什麼故事呢?本來採訪時很害羞,一直惜字如金的她,突然越講越快,甚至是翻譯還在跟我解釋時,她還忍不住插話,眼神中突然綻放的光,讓我印象很深刻。

瑞塔雖然在格德勒影展是一個旁觀的紀錄者,所有風光的官方介紹都沒有她發言的位置,但是在最後一天的頒獎典禮上,瑞塔總共上台三次,《賀立康五年計畫》得到喀爾巴阡盆地類的紀錄片優選、《漫遊城市》(Safari in the city)得到喀爾巴阡盆地類的生態影片的優選、而她自己得到2017年最佳年輕電影工作者獎!

※ 本專欄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