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專家會議再戰 學者下海找證據 棧橋區有多杯孔珊瑚 | 環境資訊中心

藻礁專家會議再戰 學者下海找證據 棧橋區有多杯孔珊瑚

2018 年 04 月 25 日       
環保署24日上午舉行大潭藻礁生態專家會議第2次延續會議,反擊中油長期表示當地生態不佳的說詞,中研院學者陳昭倫提出上週親自潛水在計畫範圍內繼續調查,指出「前期圍場」水泥構造物外60公尺確實有連續分布藻礁礁體存在,不但殼狀珊瑚藻持續發育,也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多杯孔珊瑚群體,最大直徑約21公分,最小約為12公分。 陳昭倫的發現,...
編按:2018年3月,第六屆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The Sixth 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IMDC )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辦。大會聚集了600位學者、自然資源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業界代表、NGO等,針對海廢議題產出行動、解決辦法,並改變現狀。 今年總共有10大項、75個場次的討論:監測與公民科學、...
從一開始在臉書社團試辦,到建立專屬通報平台,路殺社走了六年多,現透過1萬4000餘位成員,為「非自然」死於路邊的陸生脊椎動物留下紀錄。從最早的隨手拍照、及時回報,去年7月起,開始以系統化調查,拼湊台灣動物路死現狀。怎麼記錄才有幫助?公眾蒐集起來的資料、路死標本會怎麼用?這個從網路串連起的社群,也固定每年舉辦聚會,藉年會交流成果、為有志參與者解惑。...
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中,幾乎所有國家都承諾,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保持全球均溫較前工業化時代的升幅遠低於2℃」,並「努力將溫度升幅限制在1.5℃內」。 然而,當時科學家們只能模擬能源系統和碳減排途徑如何實現2℃目標。很少有研究探討世界如何限制升溫於1.5℃內。 現在一篇刊登於《自然氣候變遷》的論文介紹了一種新模擬方法,運用六種不同的「整合性評估模型」(...
畫面中這些魚,感應了春天的呼喚,想要回到更適合生活的河段結婚生子。但隨著雨季被沖下來的牠們,往往被阻攔在人們的攔砂壩或取水堰之下,回不了家。 我們因為取水或穩定河道的需要,有時難免會改變河流原本的樣子。但築出階梯狀截水的橫向構造,除了形成跳高的障礙,在枯水期也常造成伏流。也就是所剩不多的溪水,會沿著階梯抬高後還不密實的河床孔隙往下滲,...
困難生活節:鳳山黃埔新村以及全國各地類似的聚落是如何慘遭「被文創」的商害?

          

電子報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行
對我們有任何疑問或指教歡迎利用以上連結連繫

更新資料 退訂電子報 | 我要捐款 

Copyright © 2020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