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凱道排字「SOS」籲小英實現「藻礁永存」承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團凱道排字「SOS」籲小英實現「藻礁永存」承諾

2018年04月30日
本報2018年4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藻礁永存!」「藻礁永存!」數千名民眾為了保存大潭藻礁齊聲吶喊,用身體合力排出「SOS」大字。

大潭藻礁生態專家會議27日才在調查不足的狀況下暫告一段落,28日下午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等環團在凱道舉辦「藻礁永存音樂會」,向總統蔡英文發出邀請函,邀請他一起守護藻礁生態,也更要實現「藻礁永存」他當時競選時許下的政治承諾。

DSC04335

28日下午環團凱道舉辦「藻礁永存音樂會」,排字「SOS」。照片提供:桃園在地聯盟

為了興建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的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審查案正在進行初審,27日才完成專家會議,不過其生態調查不足的狀況,遭民間持續抨擊,專家會議中也有學者直言這樣很難評斷藻礁生態。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表示,在2013年的4月20日,蔡英文曾經前往桃園,盛讚藻礁珍奇獨特,應該留給下一代,並親手寫下藻礁永存。如今藻礁面臨活埋命運,需要蔡英文實現政治承諾。

潘忠政在給蔡英文的陳情書上,擔憂大潭藻礁有可能步上深澳電廠的後塵,遭不公正的環評制度犧牲,不但犧牲了國寶級地景,民進黨政府的誠信更可能因此雪上加霜,更不受民眾信任。

學者肯定藻礁生態 盼政府保存並支持研究

「還沒開始研究它,就要消失掉了。」柴山多杯孔珊瑚發現者中研院學者陳昭倫不捨藻礁在7500年前開始生長,學界還沒有開始揭開生態的秘密,他指出,28日蔡英文正在高雄參與海洋委員會的掛牌成立,更顯怎能忽視了重要的藻礁?「藻礁一片黑壓壓,像是一個黑盒子,我們還不瞭解它。」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趙淑妙認為,政府不但要保存大潭藻礁,更應該投資研究,現在正要走向生物經濟的時代,電子經濟已經要過去了,生物經濟最重海洋、農業、食物三大課題和永續利用生態資源。

在音樂會現場,有音樂人林生祥、羅思容、王俊傑、巴奈、陳明章、董事長樂團主唱阿吉等獻唱,中研院院士廖運範與生態學者林惠真、劉少倫、劉烘昌、劉靜榆等現身登台短講,小朋友也演出行動劇來強調藻礁生態的可貴。環團更推出學習走廊、巨幅藻礁生態模型、太陽能發電舞台等,讓民眾瞭解藻礁生態,與能源政策的其他可能。

DSC04321

志工以闖關互動遊戲向民眾介紹藻礁生態。賴品瑀攝。

志工講解生態系 孩童行動劇替藻礁媽媽發聲

「桃園藻礁有多長?」「27公里!」、「藻礁幾年能長高1公分?」「20年!」荒野保護協會出動20多位志工,設置一個學習走廊,吸引民眾、親子前往互動、闖關拿小禮物,負責這個攤位的「永平親子團」成員含羞草表示,由志工講解藻礁生態、當地地景地貌,及面臨的開發危機等6個主題,再以問題搶答來互動。

「她的孩子都不見了,藻礁媽媽會很難過...」親子共學團的兒童演出行動劇,展現生物在藻礁覓食、棲息的狀況,當開發危機來臨,小朋友替不會說話的藻礁媽媽發言。「親愛的小英總統,台灣未來會是怎麼樣子呢?」他們問著,想知道大人要留下的會是什麼環境。

DSC04328

親子共學團小朋友扮演藻礁生態系的各種生物。賴品瑀攝。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