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走過四階段 入侵種斑腿樹蛙控制的不歸路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愛知目標】七年走過四階段 入侵種斑腿樹蛙控制的不歸路

2018年06月19日
文:楊懿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隨著全球貿易的發達,入侵種案例層出不窮,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嚴重,如何控制與管理入侵種,已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課題。也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於2010年擬定的愛知目標,第九項子目標即與之相關:「到2020年,發現並區分入侵物種及其傳播途徑,控制或根除優先物種,並採取措施管理入侵物種的傳播,防止它們的引入和繁殖」。

在台灣,入侵種斑腿樹蛙的發現及控制過程,幾經波折,卻也有跡可循,可供作為台灣呼應與落實愛知目標第九項子目標的檢視案例。

斑腿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原產於華南、香港、印度、越南等地,2006年才出現在台灣的彰化及台中,剛開始並未積極監控,直到2010年驚覺其族群已擴散至桃園及新北市,始發覺有必要加以控制。

外來入侵種斑腿樹蛙。圖片來源:楊懿如
外來入侵種斑腿樹蛙。圖片來源:楊懿如

從2011年開始,林務局、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兩棲類保育研究室及兩棲類保育志工,開始進行斑腿樹蛙的監測及移除工作。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斑腿樹蛙還是持續擴散到屏東、台北市、新竹、苗栗、雲林、南投、嘉義、基隆、宜蘭等地;斑腿樹蛙一旦入侵之後,憑仗著適應力佳、繁殖力高的特點,很快就成為優勢種蛙類,對共域的蛙類生存造成嚴重威脅。

2010-2017年,斑腿樹蛙在台灣的分布圖。圖片來源:楊懿如
2010-2017年,斑腿樹蛙在台灣的分布圖。圖片來源:楊懿如

為什麼入侵種斑腿樹蛙入侵台灣後,短短十年間,就在台灣西部快速擴散了呢?

事實上,入侵種控制有四個重要的階段,愛知目標第九項子目標也採取相似的策略。第一階段是預防,避免入侵;第二階段是趁著剛入侵、族群量較低時,全面予以根除;第三階段是族群已快速增加及擴散,無法根除,需採取圍堵策略,避免進一步擴散;第四階段則是當族群量已然龐大到無法根除及圍堵,必須思考如何進行長期的經營管理,評估保護措施。可想而知,隨著時間階段的演進,擴散範圍越廣,所需付出的控制代價也會越高。

回首斑腿樹蛙的控制過程,深深覺得宛如走在一條困難重重的不歸路,無奈地從第一階段走到現在的第四階段,各個階段面臨的挑戰不同,解決策略也相應有所不同。斑腿樹蛙控制過程所累積的經驗,不管成功與否,都可做為台灣落實愛知目標第九項子目標的參考。

預防入侵,園藝植物成關鍵

預防是控制入侵種最重要的第一線工作,愛知目標也特別強調預防入侵物種的傳播,防止牠們的引入和繁殖,但知易行難、防不勝防。以斑腿樹蛙為例,牠的趾端有吸盤可攀附在植物上,其卵塊呈泡沬狀也可黏附在植物體上,很容易伴隨著園藝植物而移動。也因此,在牠們剛入侵時,呈點狀、跳島式的分布型態,主要出現在園藝行、公園、農場、學校生態池等地。

彰化田尾是台灣最早發現斑腿樹蛙之處,也是台灣最大的園藝植物集散地,之前部分園藝行因對外來入侵種的警覺性不高,甚至曾發生「買苗木送卵塊」的情況,間接促成斑腿樹蛙的擴散。

斑腿樹蛙的卵泡有兩種顏色,可黏附在植物體上,很容易伴隨著園藝植物而移動。圖片來源:楊懿如
斑腿樹蛙的卵泡有兩種顏色,其可黏附在植物體上,很容易伴隨著園藝植物而移動,部分園藝行因對外來入侵種的警覺性不高,曾發生「買苗木送卵塊」的情況,間接促成斑腿樹蛙的擴散。圖片來源:楊懿如

不過經彰化鳥會持續進行宣導教育後,田尾的園藝行開始留意外來種入侵議題,也有園藝行願意加入控制行動。除了斑腿樹蛙,有些入侵種,例如沙氏變色蜥,也是藉著園藝植物擴散,可見適當管理園藝植物,避免其成為入侵種傳播及引入的媒介,以及教育民眾在購買園藝植物時能自行檢疫等,都是預防入侵種的重要措施。

移除控制遇阻力,錯失全面移除良機

然而到了2010年,斑腿樹蛙的族群仍擴散至桃園及新北市,因此而開始了移除控制的工作。

回想2011年開始移除斑腿樹蛙時,面臨非常大的阻力。除了有愛蛙人反對殺生外,因斑腿樹蛙的外型和原生種布氏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非常相近(一度遭誤認為是布氏樹蛙),當時也有學者質疑牠們可能是原生種,移除前應先確認牠們為外來種,以免誤殺。

與斑腿樹蛙外型接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圖片來源:楊懿如
與斑腿樹蛙外型接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圖片來源:楊懿如

因此2011年的工作推展,先以兩棲類保育志工辨識斑腿樹蛙的培訓以及系統性的調查為主。2012年時,共計有39個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於911個樣區進行調查,共記錄到33種蛙類,其中有229個樣區(25.1%)發現斑腿樹蛙,且在185個樣區(80.7%)中成為優勢種。

如果將2006-2012年斑腿樹蛙的分布點與1982-1990年布氏樹蛙的歷史調查資料進行方格疊合比較,可發現布氏樹蛙的歷史分布和斑腿樹蛙的分布點並沒有重疊。此外,2012年的志工調查結果顯示,斑腿樹蛙是快速擴散的外來種,確實有必要加以移除控制。不過就在確認其是否為外來種以及是否會遭誤殺的爭議過程中,牠們卻已經不斷地繁殖及擴散,因而錯失了早期可全面予以移除的機會,被迫進入圍堵、避免擴散的第三階段。

以持久戰的決心 結合保育志工進行圍堵、避免擴散

林務局為台灣入侵種控制的主辦單位,曾借重專家學者進行入侵種控制之優先次序評估,認為斑腿樹蛙入侵時間較短,繁殖及適應能力強,對生態系統有潛在威脅,因而列為優先移除控制物種。

只是控制成果並非一蹴即成,需要有持久戰的決心。以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研究室所執行的新北市八里挖子尾斑腿樹蛙控制活動為例,2011年以標記再捕獲方式所評估的族群數量約為628隻。然後從2012年到2017年,由專家帶領志工進行每月一次的移除活動,每年投入人力超過240人次。雖然在第一年的2012年就移除了673隻,但一直要到進行移除的第四年後,數量才稍有下降而漸獲控制,這期間每年的移除數量也都高於340隻,可見移除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也不能中斷。

兩棲類保育志工執行斑腿樹蛙監控活動。圖片來源:楊懿如
兩棲類保育志工執行斑腿樹蛙監控活動。圖片來源:楊懿如

在族群量高的地區,根除可能不易,但對於剛入侵的地點,還是有機會加以根除,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將「加強入侵種管理」列為「生物多樣性分組」之重點工作,其中發現新入侵種生物的作業程序為:「各入侵種生物管理分工主管機關、縣市政府、保育團體進行自然及生物資源調查,進行持續性的入侵種生物監測計畫與定期的外來種調查。」因此建議民眾若發現疑似斑腿樹蛙,可利用台灣兩棲類保育網外來種斑腿樹蛙監測臉書社團通報,由學術單位協助確認,之後由當地縣市政府及保育組織合作,一起培訓志工進行長期移除控制。

第三至第四階段:從圍堵到長期的經營管理,評估保護措施

斑腿樹蛙族群剛開始在中部及北部呈點狀分布,由於牠們對農墾地的適應力很強,喜歡菜園及竹林環境,並利用灌溉溝渠擴散,因此在台灣西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開墾地快速擴散,分布範圍也逐漸由點連成面。而根據兩棲類保育志工的監測發現,斑腿樹蛙族群的擴張,對生態習性與之相同的原生種布氏樹蛙所造成的影響最大:2014年之前曾調查到41處斑腿樹蛙及布氏樹蛙的共域樣點,但在2017年時,共域樣點降到14處;24處樣點在2015年之後僅記錄到斑腿樹蛙,已無布氏樹蛙蹤跡,布氏樹蛙消失的樣點多位於中部且鄰近森林邊緣的環境。

台灣的原生種樹蛙,布氏樹蛙之外,還有五種特有種綠色樹蛙也是產泡沫型卵塊、蝌蚪在靜水域生活,和斑腿樹蛙有相似的生殖模式,但斑腿樹蛙母蛙平均一次產639顆卵,遠高於其他台灣原生樹蛙的生殖力。目前這五種綠色樹蛙分布範圍和斑腿樹蛙重疊度不高,大都棲息於潮濕的森林環境。因此,雖然無法根除斑腿樹蛙族群,仍需持續進行移除控制,壓低其族群量,以避免擴散入侵森林環境,尤其建議保護區應採取積極的措施防止斑腿樹蛙的引入和繁殖,例如培訓保育志工進行定期監測調查,若發現斑腿樹蛙立即移除控制。

斑腿樹蛙與五種台灣特有種綠色樹蛙平均產卵數與產卵頻度比較。圖表提供:楊懿如
斑腿樹蛙與五種台灣特有種綠色樹蛙平均產卵數與產卵頻度比較,斑腿樹蛙的生殖力遠高於其他五種樹蛙。圖表提供:楊懿如

另外根據在新北市鶯歌碧龍宮的長期監測顯示,若能維持有草澤、森林等多樣化的棲地環境,將有利於原生種蛙類的棲息及繁殖,也能和斑腿樹蛙長期共存。守護及營造多樣化的蛙類棲地,也是圍堵及減緩斑腿樹蛙族群增長的重要方式。

建立資料庫、產官學民合作與宣導教育 有效防治入侵種

從控制斑腿樹蛙的過程,我對台灣如何在2020年前達成愛知目標9防治入侵種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要建置完整的本土生物基本資料庫及監測系統,當有新的外來種入侵時,才能在第一時間區分出入侵物種及其傳播途徑,並加以根除,也有助於擬定優先控制或根除的物種。

其次是產、官、學以及民眾需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管理入侵種的傳播與繁殖,尤其在執行移除工作時,更需要建立起全民之共識,一旦少數地點基於殺生等理由而不願意配合控制時,很容易就此成為擴散的溫床。而在發生入侵情況後,除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移除控制,維持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以提供原生種棲息空間,也是有效圍堵入侵種擴散的策略。

最後宣導教育最重要,尤其是運用公民科學,讓民眾從操作控制入侵種的過程中,了解入侵種對原生種的危害,願意投入預防及長期控制,才能積極有效防堵入侵種。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更完整的愛知目標介紹、更深入的國內外實踐案例故事,全都收錄在《上課了!生物多樣性(5):愛知目標全球行動》,加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定期定額捐款500元(含以上),就可獲得一本哦!
※ 讀好書、支持環境行動:http://bit.ly/2JzBS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