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蛇麼】有農舍就有蛇?見蛇就抓不利人類? | 2018世界蛇日專題
台灣新聞

【為蛇麼】有農舍就有蛇?見蛇就抓不利人類?

2018世界蛇日專題

2018年07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編按:你怕蛇嗎?為什麼蛇會出現在人類活動範圍呢?把蛇抓光就沒事了嗎?每年7月16日是「世界蛇日」,讓我們透過專家說法和研究,正確瞭解蛇的習性,以及和人類領域重疊的原因,學會以明智的方式應對「蛇出沒」。

在「捕蜂捉蛇」業務還背在消防隊身上的年代,持續累積的消防隊出勤記錄,為人蛇衝突提供了可能的研究素材,例如,蛇為何會出現在人類活動的區域、人類設施有哪些因素吸引蛇、什麼建築類型最吸引蛇類入住?

為了回答這些答案,宜蘭大學助理教授毛俊傑依據宜蘭縣消防隊歷年來民宅捕蛇的案例進行分析,了解哪些建築物蛇最喜歡,初步結果顯示,農田中不種田改種農舍,對於蛇魅力十足。

農舍水泥化建築傳導熱 最具吸引力

全宜蘭縣有18個消防隊,其中16隊位於蘭陽平原上。毛俊傑研究室依據蘭陽平原的消防隊,每次通報、出勤、捉獲的龜殼花出現的位置,與周遭建築物、土地利用型態,以及空間分布等因素,分析2012~2014年三年的資料。

結果顯示,消防隊處理民宅龜殼花為例,若以案件發生的房屋種類之數量計算,第一名是連棟透天的房子,第二名是俗稱的「農舍」;若換算成單位面積入侵蛇次的多寡,則是農舍第一名。

蘭陽平原原本就是蛇的棲息環境,加上散布於田野裡的建物,無疑拉近了人與蛇的距離;部分的蛇種,甚至會被食物以及調節體溫的需求吸引到家中。

毛俊傑解釋,大多數蛇都需要變換位置調節自身溫度,而田野大多是草、樹,能提供吸收太陽的輻射熱,並提供蛇類傳導熱的大型岩石並不多;但是,房舍水泥體的特性類似岩石,很容易吸熱,就可能吸引蛇類靠近。若再加上房子周邊有其食物──老鼠,「牠有何理由不靠過來?」

「都市開發使得人與蛇碰面的機會變高,一部分原因是蛇被趕出棲地,另一個現象則顯示,高度都會化區域使得如龜殼花這類型蛇種吃得比較好,BCI(體質量指數;如人類的BMI體質量概念)比起低都市化區域高。」

毛俊傑解釋,蛇原本棲息於水域、森林、農田、草生地等環境,但是當人類在這些地方蓋房子,排除了一些蛇類自然環境中的天敵,又提供蛇喜愛的條件,例如溫度、食物,毫不意外的,蛇就往野地中的建築物接近。

其次,房子興建過程也把原棲地的蛇,向建築基地外驅趕,當房子密度低時感覺不嚴重,但當房子越蓋越多時,在填土及人、車干擾的過程,蛇可能會往周圍鄰近的其他建築跑,找尋適合的躲藏空間。

「農舍買賣,房仲總是告訴你美好的那面,只有資訊越透明,才會有改善空間。」他舉日本沖繩為例,當地的毒蛇研究所即建議開發基地周圍必須架設圍籬,並於周遭放置捕蛇陷阱,捕抓因擾動往外逃竄的蛇,不讓開發過程把野生動物趕到別人家。

反觀台灣農舍開發,未有相關的防範措施,使得被驚擾的野生動物,不是來不及逃走、遭掩埋,就是四散逃逸,若與隔壁房舍距離很近,入侵房舍的機率就很高。

了解蛇出沒地點 防檢疫醫療資源早配置

每種蛇對環境的容忍度不同。毛俊傑分析,南蛇、紅斑蛇、雨傘節、草花蛇、眼鏡蛇和大頭蛇等,在月均溫偏高的時節出動頻繁,與人類互動機率增加;而百步蛇、赤尾青竹絲這類有「頰窩」感受器官的種類,耐冷、不受氣溫影響,即使是冬季、中海拔山區或雨天,都有機會遇到。


蛇類的頰窩特寫。毛俊傑攝

雨量多寡則與眼鏡蛇案例有正關聯,也就是高溫高濕的日子,眼鏡蛇出現的機率也相對增加。

蘭陽平原多半是農地,這也使得南蛇廣布其中。雨傘節、眼鏡蛇這類對溫度的需求較高,又四處游獵的蛇種,極可能因氣候越來越溫暖及食物增多而增加數量。

和都會區比較接近的蛇種是雨傘節和龜殼花。雨傘節和多數的蛇一樣,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若遭攻擊,牠的毒牙也穿不過雨鞋。在居家周圍咬人的機率最高的是龜殼花,過去疾管署的統計案件數足以證明。

這項調查研究提供疾管署蛇傷早期預警以及資源配置,例如,哪些區域、什麼種類的蛇較多,因此就近的醫療院所需準備哪些抗毒血清。

蛇出沒記錄
蛇出沒記錄。毛俊傑團隊根據繆等(1995)研究報告數據製作。

捕鼠高手 預防疾病傳染減輕防疫負擔

當台灣社會急著處理捉蛇問題時,也許該想想,蛇所扮演的生態地位,以及提供人類的服務。例如蛇擅長捕鼠,由老鼠傳遞的漢他病毒,對蛇沒有問題,對人卻有問題;排除這些捕鼠的蛇類之後,可能引發哪些效應。

毛俊傑指出,中大型的蛇類,如南蛇、臭青公、龜殼花、眼鏡蛇、黑眉錦蛇等,會吃老鼠,而且捕鼠效率很好。毛俊傑說,在都會發現的蛇種,大多屬於吃老鼠的種類,因食物吸引而進入民宅。由於蛇能循著老鼠的氣味,直接進入穴洞或縫隙中捕食老鼠或穿梭其中,捕鼠效率優於石虎、猛禽。

根據蛇捕食的頻率及每次捕食所吃食物重,佔蛇體重的比例關係推估,1公斤的眼鏡蛇,保守估計一年約可吃老鼠數量11.2公斤,若以每隻20克重的小白鼠計算,約560隻。

毛俊傑再舉美國馬里蘭大學一項研究證明,響尾蛇能有效降低萊姆病的傳播。萊姆病是一種造成人類過敏性關節炎的疾病,傳染途徑是就由鹿蜱、鼠蜱,透過老鼠帶入家中,感染給人類。

疾病傳播在生態學上檢視的因素,是帶原者或宿主的密度,密度越高,疾病的傳播效率越好;當響尾蛇能有效地降低老鼠密度之後,疾病透過老鼠傳遞到人身上的效率也跟著變差。也就是老鼠的密度減少,也能降低疾病傳播的效率。

「按照自然法則維持平衡,對人類是最輕省的防疫工作。」毛俊傑說。

「人蛇共處」世界級案例

20世紀初期,德國皮革商看上印度多蛇的環境條件,因此每年從印度出口一千萬張蛇皮,造就Irulas部族一群十分擅長抓蛇的人;1940年代,當地的蛇抓得差不多了,缺乏天敵抑制,使得老鼠問題變得嚴重,更因老鼠會跟人競爭糧食,導致糧荒。Irulas部族這群人不但擅長抓蛇,更擅長抓老鼠,印度政府也請他們幫忙抓老鼠,希望能控制老鼠的問題。
後來有一個科學家建議這群人去抓蛇,短暫留置一段時間並取了蛇毒之後放掉,讓這些蛇可以回到野外捕捉老鼠,執行生態服務的功能。這群人就靠蛇毒的收益維持了生計,最後還成立合作社,專門抓蛇採毒。
1996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特別將這個案例放在書中當封面故事。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