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本土化之意涵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生態旅遊本土化之意涵

2006年01月21日
作者:陳章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整個地球大地包含了地圈、水圈、氣圈、生命圈、資訊圈與文化圈,流動著許多訊息,如果只看其中一個面向,就不懂真正的生態;事實上,生態就是非生物與生物(含人)在時空中的互動,洞悉這些互動的機制,才算真正瞭解生態。

我們從生態取得資源以生存,可概分為營生和營利兩種面向;營利是為經濟發展,而營生則可以達到永續,其中的判定基準在「well-being」。well是健康,being是存在;如果為了營利而破壞環境,就不對了。

原住民長期住在山區,看懂大自然符號—「無字天書」,所以有辦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現代兩百年的工業革命,用一套不一樣的方式,取得很多資源,把「地」破壞了;這個過程中,只重視「人」,卻破壞了其他生物與環境。台灣人太重視營利,又不瞭解台灣的生態特色,因而破壞了山林。

生態既然是時空的變化,就非常複雜,不能單純化處理。例如: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中以1500公尺劃做界線,是把生態管理單純化,不符合生態原則;既然不符合於生態原則,做生態的復育工作將只是緣木求魚,是霸權、威權的作法,沒有生態的思維。

台灣的永續發展應該是共生型的。在國土復育的過程中,山上這些人,不論平地人或原住民都應合稱為「山區居民」,以利合作。修護壞掉的土地,就是復育。生態復育其實就是模仿大自然,人為操作出有生態的功能;復育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復育大地,一個是生產過程仿大自然的循環、減量原理來經營產業,即復育型經濟。

生態旅遊其實是一種復育型的產業,根據物種演化的原理,小的企業是在主流體系之外,邊緣地帶開始慢慢長大。台灣的生態旅遊產業也是一樣,這五六年來好像沒有成績,其實是默默在生根萌芽之中。

現在的觀光想法還只是為了賺錢,所以認為觀光是沒有煙囪的產業,只要沒有污染就好,卻不管有沒有踐踏這塊地,有沒有破壞山上的水土。其實我們的國民旅遊是用破壞環境的旅遊方式來賺取利潤,卻不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學,也不懂得休閒與健康;我們都把重點放在土地的管理、觀光的管理,從來沒有真正重視遊客等文化面的管理。

真正的生態旅遊不是依自然地區而界定的,重點是在行為,要有責任,對環境照顧,兼顧社區利益的,才叫做生態旅遊。國家在推動生態旅遊上,白皮書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屬於交通部觀光局的產業型,但是環境有受到破壞的潛在壓力;第二個是行政院永續會的,生態將受到復育,但產業化不足;展望下一個階段,是文化學習的,應該稱之為生態遊學,或者生態藝遊,跟自然學藝術及工藝的,或許我們的台灣才能夠永續。

在本土生態特色之下,我們如何跳脫西方資本主義的思維,做到永續的生計,又能夠文化傳承?原住民本有其一套在大自然的生存策略,從前狩獵,我們逼著他們走到農耕,現在又要逼著他們走到生態旅遊;他們要做多少訓練?學母語,學國語,還要學英文,才能作生態旅遊?其實,應是平地人跟原住民學其生態智慧,才是生態旅遊本土化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