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水泥復礦第一礦環評  居民環團憂骨牌效應:整個西部都開發怎麼辦?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西部水泥復礦第一礦環評  居民環團憂骨牌效應:整個西部都開發怎麼辦?

2020年01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陳文姿報導

選前未能過關的《礦業法》修法,選後礦場環評再起。昨(14日)環保署進行新竹關西羅慶仁與羅慶江兩礦合併的環境影響評估。面對地方反對聲浪,開發單位自行提出縮減開發強度二成的替代方案,將工作日降到八成,年產量降至96萬公噸,挖礦時間則相對延長,以此闖關環評。

1980年代政府將水泥產業移到東部,西部水泥礦全面停擺至今。本案是西部水泥復礦第一例。在2015年時與亞泥同期間提出環評,引發不少爭議。如今切割亞泥再上場,遭地方居民質疑是策略性切割。恐此案開下先例後,該地區的998公頃的石灰石礦區都循例辦理,其他縣市也將比照登場。

開發強度自砍兩成求通過  調查項目範圍待釐清

2015年亞泥重返新竹關西,展開水泥礦布局,羅慶仁、羅慶江、亞泥三案先後送交環保署審查。由於三案位置相近、設備共用,遭質疑是化整為零,規避二階環評。最後,亞泥案撤回、羅慶仁與羅慶江兩案合併進入二階環評審查。

今進行二階環評的「範疇界定」,僅討論替代方案及建議環境影響過程應評估的項目,不涉及通過與否的審查。雖然業者可決定不採納建議,但如果因此導致調查不完整、未能通過審查,結果也是由業者承擔。

羅慶仁、羅慶江兩礦均為石灰石礦,總面積46.91公頃,其中羅慶仁礦較大,面積27.97公頃、羅慶江礦18.93公頃。兩礦每日可產石灰石及土石4,000公噸、年產量120萬公噸。為順利通過環評,業者一開始就提出縮減二成的替代方案,減少八成工作日,年產量從120萬公噸縮為96萬公噸。

「縮減20%」聽起來很好,但環評委員游繁結問,為什麼是20%?不是30%、40%?這不能隨口說說。應先計算不同開採量對環境的不同衝擊,進而找到衝擊最少的臨界值,如此才有說服力。

家離羅慶江礦區僅有150公尺的當地居民宋明光則表示,開發單位提供的圖文多所隱瞞,包括有住家、捨石場、礦區間的道路等都沒列出來。此外,他參加過多次環評,至今未曾收過業者地方說明會的通知書。

當地玉山里居民曾前朗也表示,早期運送砂石的纜車鐵塔已經老舊,替代的交通路線、車流等,開發方都還有很多未講清楚的事。

噪音、空污、水污都列為必須調查的項目,但調查範圍、方式都需要釐清,居民也擔心爆破產生的震動,恐引發災情。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潘正正指出,羅慶江礦區緊鄰土石流潛勢溪流,下方就是錦山國小,應審慎評估。

0114-2

居民提出纜車索道塔柱嚴重變形的問題。圖片: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0114-1

開發範圍(橘色)與土石流潛勢溪流(藍色)。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打開西部水泥復礦第一關  環團與地方民眾憂骨牌效應   

目前兩礦區的礦權有效期限是2023年9-10月。玉山石礦公司董事長羅吉琛會後受訪時解釋,原本預計開發10年,現在將開發強度減少20%後,開採年限也會拉長。2023年礦權到期前,勢必要申請展限,至於能延多少年,則視主管單位核定。

總統蔡英文承諾的《礦業法》尚未修正,礦區展延並不需要經過環評。宋明光問,業者說要開礦開十年,屆時會不會再延長?他更擔心的是,這區域有998公頃的石灰石礦區,只要任何一個案通過,其它礦區也會比照辦理。

荒野保護協會黃雍熙進一步質疑,新竹水泥礦業大門一開,台北到高雄是不是跟著要求復礦?當初政府立下水泥業東移政策,就是要避免西部污染,真要轉彎的話,西部嚴重的空污又該如何?

2

羅慶仁(左ㄧ)與羅吉琛出席環評,當地居民、金山社區理事長羅政宏(發言者)表達居民關心的議題。攝影:陳文姿


捨石場下方的山谷有農園,以及豐沛的地下水。鄒敏惠攝。


六畜古道已年久失修,在地人發起自主維護,可通往昔日人氣景點蝙蝠洞。鄒敏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