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香蕉大王建「旗一辦事處」要拆了 文史團體批高市府未善盡文資調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60年代香蕉大王建「旗一辦事處」要拆了 文史團體批高市府未善盡文資調查

2021年01月26日
整理: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高雄旗山以香蕉聞名,曾經是台灣香蕉產業的重鎮,追溯自日本時代的香蕉產業歷史與文化,為旗山小鎮累積豐富的文化內涵。近日位於旗山小火車站旁的青果合作社「旗一辦事處」建築公告將拆除,在地文史團體尊懷文教基金會出面呼籲勿拆,要求政府重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價值。

尊懷文教基金會指出,「旗一辦事處」建築物背後述說旗山地區乃至台灣香蕉產銷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路徑,對於目前政府推動的地域振興、地方創生政策,是在地發展相關產業不可或缺的重點空間,應該為旗山保存此一文化資產。


旗山青果合作社旗一辦事處近日恐將拆除。圖片來源:尊懷文教基金會

文化局:未達文資價值  文史團體:只憑外觀判斷,程序草率

22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專案小組到場會勘,隔日發布說明指出,文資評估結果該建物未達法定文化資產價值基準。

文化局指出,高雄青果運輸合作社旗山第1辦事處產權屬私人所有,過去未曾有個人或團體提報申請文化資產審查,亦非列冊追蹤建物。該建築形式是1960年代流行的建築樣式,非具有稀少性,且建物長期閒置,狀況不佳,加上其周邊環境因鐵道的拆除,功能改變甚大,綜合評估未達法定文化資產價值基準。

但是文化局的聲明發出後,遭文史團體批評根本未進行詳細調查,就做出建物不具文資價值的決議,用草率的程序消滅在地重要文化資產。

尊懷文教基金會專員王繼強指出,文化局經民眾通報後到場會勘,但是卻完全沒有進到「旗一辦事處」內部,且沒有經過調查、閱卷、訪問等過程。在地團體正準備相關資料要提報文資保存,文化局當天卻讓專家學者在沒有書面資料、只憑外觀就判斷是否具文資價值。他說:「文化局依職權啟動程序不是為了保存文化,而是程序合法地做掉文化資產。」

旗山青果合作社旗一辦事處。圖片來源:尊懷文教基金會

空間述說香蕉產業歷史與文化路徑

關於青果合作社「旗一辦事處」的背景,長期進行在地文史調查的尊懷文教基金會指出,在日治時期,旗一辦事處與糖鐵小火車連結,在辦事處集貨分裝香蕉後,透過糖鐵五分車載送香蕉出去,最後抵達高雄港香蕉碼頭出口。這棟建築是由當時的「香蕉大王」吳振瑞擔任青果理事主席時所興建,於1966年落成。

當時負責建築結構設計的是白色恐怖受難者李旺輝,為美濃在地作家和老師。整體工程引進當時新的建築概念,採用大跨距及懸臂樑,柱子內縮到牆壁,並把樓梯放置在空間的末梢,立面四面大開窗,增加採光,這些建築元素都是當年國際式樣中最重要的特色。

在香蕉產業發展歷史上,旗一辦事處業務主要處理旗美九鄉鎮、手巾寮、里港等地香蕉集貨產銷,當時產量驚人,光旗山地區就要處理5600萬公斤的香蕉裝箱外銷。而旗一辦事處依據香蕉產業需求,安排香蕉生產到運輸等眾多業務,青果合作社在吳振瑞帶領下,上百名員工在旗一辦事處辦公,後來擴編,才興建了此棟RC建築。

旗山青果合作社旗一辦事處建築內部空間設計獨特。圖片來源:尊懷文教基金會

旗一辦事處一樓為香蕉集貨場區,是三輪貨車可以直接開進室內的空間,二、三樓為員工辦公處,頂摟並設有直升機升降平台,過去香蕉生產灑藥甚至載客的直升機都曾經停放過。旁邊的倉庫則是香蕉竹簍編織與囤放的地方。

王繼強說,從頂樓直升機的停機坪、建築體無柱的產銷空間規劃、周邊倉庫的竹簍編織,以及與旗山小火車站的相對位子,絕對是旗山街區甚至台灣的「香蕉產銷」文化的重要代表。這裡也見證了香蕉產業「剝蕉案」的歷史。

呼籲業者重視文化資產  與地方共構旗山

尊懷文教基金會強調,目前青果合作社的香蕉帶狀空間幾乎已絕跡。台灣當前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強調由下而上的力量共同推動台灣地域振興,文化部在文化路徑的推動,旗山旗一辦事處將是亞洲「香蕉文化路徑」的一支重點。他們也期望目前建物所有權人三立開發公司發揮企業投資地方的善意與責任,與政府和地方團體合作,共構旗山,保存台灣歷史文化價值。


香蕉是旗山老街觀光發展的在地特色。攝影:李育琴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