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也要新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吃海鮮,也要新文化

2007年06月08日
作者:陳永松(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登載廖學誠君〈林業經營的文化轉向〉,我極表認同。其實不僅林業經營要轉型,號稱海洋國家的台灣漁業經營亦須積極轉型。以往漁獲對象及漁法的不設限,再加上西部沿海受到工業汙染等的影響,使近年的漁獲量每況愈下。大陸沿海漁業亦面臨類似問題,更在竭澤而漁下,資源的新生早已亮起紅燈。

有鑑於此,台灣漁政單位在去年提出生態漁業的努力方向,主要是保育漁業資源,嚴禁危害資源或破壞生態的漁業,對於嚴重破壞生態的漁業,現階段目標鎖定鱙(吻仔魚)、珊瑚和飛魚卵等漁業將於2009年起全面禁止。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在生產端雖無能為力選擇捕撈的魚類,但只要有意識的避開食用這些較不永續的魚類,就能發揮抵制消費的作用,提升海鮮文化。像國立海生館推動「全民挑海鮮」的活動就值得響應,可惜由於是初次挑選,並未將許多敏感魚類列入評選。例如有「烏金」之稱的烏魚,由於歷年過量捕撈再加上近年大陸漁民在北方沿海捕捉尚未完全成熟的親魚,以致剩餘南下至台灣海域的烏魚捕獲量已無法同日而語。

其實台灣漁業受到大陸的連帶影響將愈來愈大,如近日將上場的飛魚卵漁業亦恐面臨類似情境,因除了台灣漁船捕捉外,近年大陸漁船更蜂擁而出,如此可能會影響飛魚(卵)資源的穩定或新添能力。目前漁政單位雖採用資源管理的預警模式,自去年開始宣導預定2009年起禁捕飛魚卵,但由於對其資源動態的研究是近兩三年才開始,故對整體狀況尚不十分清楚。

飛魚卵過去數年的產量雖減少,但大部分的漁民相信飛魚資源還是豐富的,也認為有不少的飛魚卵是被大陸利用掉,或者受到潮流的影響而使產量減少。漁民們認為飛魚每年都會游來,對於洄游的過路財神豈有錯過之理,又何懼資源之沒落?但是以海洋生態系的觀點,像飛魚這種初級餌料生物,應儘量不要開發利用,其魚卵最好也不要採捕,因為保育了較低階食物鏈的生產力,反而能提供更多高經濟價值洄游性魚類的產值。人類若能有遠見地改利用其他以飛魚為主食、更有經濟價值的鮪旗魚或喜吃飛魚的鬼頭刀等豈不更好?雖然蘭嶼原住民的飛魚文化是一定要尊重及保護的。

對飛魚卵漁業,現在最迫切的是要取得較正確的科學數據以建立資源管理模式,以研究者的立場,個人建議不妨採取民間官方學研三方合作的方式,待累積更多資源量的資料後再定奪。但對於此種對資源新添較不友善的飛魚卵漁法,採取總量管制絕對是必要的。再者,對這種跨疆界的洄游魚類之漁業管理,亟須要區域性的漁業組織,以大生態系的觀點讓兩岸人民有共享共榮的前景,積極邁向漁業經營的文化轉向,避免走向資源枯竭。

國際漁業研究人員去年預估,到2048年將無魚可捕,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景象在台灣海峽先行上演。兩岸政府有無智慧面對此一課題,誠為兩岸漁民能否存續共享公共財的關鍵。台灣除應繼續對話以建立共管機制,亦可用漁業大國的思維,自律式的進行適當管理,再尋求對岸大陸的積極認同與跟進。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