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西北太平洋四魚種 DNA窺見前世今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帶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西北太平洋四魚種 DNA窺見前世今生

2022年05月10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帶魚是台灣餐桌常見的海鮮之一,銀色的表皮、扁長的體型、尖細的尾巴,以及銳利的牙齒,是人們對牠的第一印象,日本民眾更因其形似日本刀,稱之為「太刀魚」。其實帶魚的種類非常多,去(2021)年底發表在國際期刊《PeerJ》的一篇論文,就透過DNA序列資料,指出西北太平洋常見的四種帶魚,以及其生態棲地的區隔。

由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林秀瑾、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王慧瑜率領的研究團隊表示,研究成果除了有助於預測魚群在氣候變遷下的反應,也能成為帶魚漁業資源管理的依據。

林秀瑾與王慧瑜發表研究成果,指出西北太平洋常見的四種帶魚,其生態棲地有明顯區隔。圖片來源:林秀瑾提供

林秀瑾與王慧瑜發表研究成果,指出西北太平洋常見的四種帶魚,其生態棲地有明顯區隔。製圖:江勻楷。圖片來源:林秀瑾提供

西北太平洋四種帶魚 棲地有明顯區隔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統計,2020年全球白帶魚漁獲量共114萬公噸。但是林秀瑾指出,FAO的調查其實是把各種帶魚歸在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下,「但其中包含誰、沒包含誰,我們無法確定。」

在「台灣魚類資料庫」中,儘管長期紀錄著不同種帶魚,但林秀瑾認為,在漁業的實際應用層面上,仍缺乏準確鑑種,有關單位因此難以評估不同種類的帶魚資源,以及其分布和數量上的變化趨勢。

2021年底,林秀瑾與王慧瑜研究團隊共同發表論文,透過DNA序列資料,指出西北太平洋常見的四種帶魚,其生態棲地有明顯區隔。這四種帶魚分別為日本帶魚(Trichiurus japonicus)、短帶魚(T. brevis)、南海帶魚(T. nanhaiensis)及白帶魚(T. lepturus)。

研究團隊採集西北太平洋北緯22至39度、共13個地點的帶魚漁獲標本,透過粒線體DNA序列資料鑑定魚種,確認四種帶魚的在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位置。論文於去年1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PeerJ》。

帶魚是台灣常見海鮮,但漁業上卻缺乏準確鑑種,使得有關單位無法確切評估不同魚群分布及數量的變化趨勢。圖片來源:Blowing Puffer Fish (CC BY 2.0)

帶魚是台灣常見海鮮,但漁業上卻缺乏準確鑑種,使得有關單位無法確切評估不同魚群分布及數量的變化趨勢。圖片來源:Blowing Puffer Fish(CC BY 2.0)

日本帶魚為冷水域魚種 海水暖化恐限縮生存範圍

四種帶魚中,日本帶魚為西北太平洋最常見的帶魚魚種,占台灣帶魚的漁獲量高達53至99%。研究指出,該魚種的基因多樣性高,顯示族群量相當大,且相對豐度有隨緯度增加的趨勢。

而根據DNA變異的情況,研究也推算出日本帶魚在大約5至7萬年前的冰河期,曾有一次族群擴張,當時全球氣溫約比現在低5至10°C,日本帶魚因較能適應低溫,成為西北太平洋的優勢物種。

林秀瑾指出,現在的日本帶魚族群交流度非常高,「魚群是很頻繁地在做遷移。」不過,相較於其他種帶魚,日本帶魚屬於冷水域魚種,她預測,若氣候持續暖化,導致海水溫度上升,就可能縮減帶魚生存及移動範圍,日本帶魚可能「往高緯度、或往深水遷。」

日本帶魚(Trichiurus japonicus)為西北太平洋優勢物種,喜好低溫,氣候暖化可能縮減其生存範圍。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日本帶魚(Trichiurus japonicus)為西北太平洋優勢物種,喜好低溫,氣候暖化可能縮減其生存範圍。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南海帶魚、白帶魚喜中低緯暖海 短帶魚僅現蹤中國近岸

擁有黃眼、黃胸鰭的南海帶魚,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中、低緯度海域。而西北太平洋範圍內,則可以在台灣、中國廣東、福建、日本九州等地沿近海域發現,中國東海以北沿海則無漁獲。

比起日本帶魚,南海帶魚較喜歡棲息在溫暖水域,南海帶魚來到日本九州附近,就可能是隨溫暖的黑潮往北移動所致。研究也發現,冰河時期的陸地屏障,因限制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個體間的交流,使南海帶魚DNA分化成兩個不同族群。

南海帶魚(Trichiurus nanhaiensis)擁有黃眼、黃鰭,喜歡生活在溫暖水域,會隨著溫暖的黑潮往北移動到日本九州附近。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南海帶魚(Trichiurus nanhaiensis)擁有黃眼、黃鰭,喜歡生活在溫暖水域,會隨著溫暖的黑潮往北移動到日本九州附近。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至於白帶魚,則是廣布在全球的中、低緯度溫暖海域,在印度西太平洋、東南大西洋、西大西洋,以及東北太平洋,都分別有DNA分化的白帶魚族群。短帶魚則是體型最小的,分布也相對侷限,僅偶爾出現在中國近岸漁獲中。

同種帶魚現蹤各處 區域間捕撈管理能助永續

透過分子生物技術,林秀瑾等人還原了四種帶魚的全球分布、族群數量、生態棲地特性等資訊。這些資訊除了有助於預測魚群在氣候變遷下的反應,也能成為帶魚漁業資源管理的依據。

從DNA的角度檢視,四種帶魚在西北太平洋都「各自只有一群」。林秀瑾以日本帶魚解釋,「在日本抓到的(日本帶魚)個體,和在台灣抓到的(日本帶魚)個體,牠們其實是同一群。」

魚群會跨域移動,但各國的捕撈、保護措施卻不一致。同樣在北太平洋各處移動的太平洋黑鮪(Thunnus orientalis),因為經濟價值相對較高、且族群大小銳減,現在已有國際漁業組織每年評估資源、及管理各國捕撈配額。

相較於太平洋黑鮪,林秀瑾指出,現在不同區域各自捕撈帶魚,可能對這項「同一群跑來跑去」的「公共財」帶來耗損,而落實區域間的捕撈管理,將有助於達成西北太平洋的帶魚資源永續利用。

作者

陳昭宏

探索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與身體和環境結盟,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