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翔智/四個提問 談離岸風場開發的累積影響效應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湛翔智/四個提問 談離岸風場開發的累積影響效應

2022年06月14日
文:湛翔智(知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編按: 我國離岸風電今年邁向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將以競價方式選商,而是否通過環評將是獲選資格的重要門票。上週陸續有風場通過環評初審,搶得領先,但環保團體出面質疑,​​生態調查、水下噪音監測嚴重不足,2016至2017年之際,大量風場在環評階段飽受抨擊,是否又將重演。
環評審查還缺什麼? 本文由長期研究水下聲學的知洋科技總經理湛翔智,說明環境基線、環境影響預測、累積影響評估等重要課題。
離岸風機運轉。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離岸風機運轉。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環境累積影響是什麼? 重要性在哪裡? 

「累積影響」的簡單定義可以說從過去、到現在並預測未來,有關人類活動及自然變化的綜合性影響對環境造成的明顯變化,當然這些累積影響有好有壞,在環境影響評估上,應更關注到不良影響。

然而,環境累積影響往往是從多項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逐漸加乘而來;在個案中,這些直接影響也許短暫,或是經過減輕措施後,沒有那麼重大影響,但是連續性的個案發生後,多重影響則會加劇或共伴產生更大問題。如果因為缺乏環境基線資料、影響過程預測不足或是忽視個案問題,則累積影響效應將難以預測及管理。

為什麼風場環評常被認為分析不足? 你必須知道的「環境基線」

海洋生態及環境資料必須有長期系統性地蒐集,但這不代表有一個資料庫,問題就可以解決;當缺乏標準方法、統一格式及重要指標時,則資料解讀或結果報告會走向各說各話,沒有客觀的數據說明依據。

要分析累積影響問題,從何時何地開始,也是一項複雜問題。因為海洋環境是會變動,海洋動物是會游動,開發產生影響也會改變,但是基礎資料是今天不蒐集,明天就沒有。以水下噪音為例,在環評文件中常提到在風場選擇數處測量結果,大多考量潮汐變化或是日夜差異,並以幾筆噪音頻譜資料說明現況,這很明顯是分析不足。

有二個問題必須強調說明,首先是水下噪音受到海況或船舶的影響最顯著,在近一世紀來的相關研究可稽。而為了取得水下噪音基線,以利分析日後噪音增量,應在水下噪音背景分析中,詳實地描述測量海況及周遭船運等資訊,才能據以判斷基線調查是否適當。其次,水下噪音基線值是用來判斷噪音傳遞的最大影響範圍,也就是衰減到各處的參考標的。測量的數據量並非要多,而是品質要夠好,而非只是論述這些變動性。如果要取得基線,則應該在相對應的施工月份或是分析最安靜時間的資料,才能做好這項分析工作。

然而,對應到水下噪音影響的海洋動物,像是鯨豚、魚類、海龜等,在國外的離岸風場環境影響評估中,皆會納入考量。因此,從開發前的調查資料或是其他研究成果報告,都應羅列討論。有環評個案的調查結果是無任何鯨豚目擊,卻沒有補充其他調查資料,亦無充分描述這些物種可能會遭遇的影響問題,這樣交代方式難以了解影響評估是如何達成效果與目的。

影響如何預測? 首要界定影響範圍——以打樁噪音為例

影響是指產生來源經過傳遞途徑對受體產生壓力或問題,現在的環評內容對海洋動物受到水下噪音影響評估皆不足,最明顯的問題是影響預測有明顯缺失。當今缺乏環境基礎資料,無能力分析有哪些海洋動物是在風場周遭棲息活動,這已經是先天不足。但是,就連基本的說明海洋動物物種的聽力閾值、傷害程度分析等內容都欠缺,也對應不到各種打樁、鋪纜施工、風機運轉等噪音影響預測。

在預測影響工作上,首先是界定影響範圍。以打樁噪音為例,應以最大打樁功率及最大連續打樁時間(或次數)為預測目標,當後續經過減輕措施仍無法達到效果時,則再次限縮功率或時間,這稱為最嚴重情況模擬。而在這情況下,則同時預測各種海洋動物聽覺反映出水下噪音的影響程度,一般至少會以聽力損失為評估門檻,再進一步評估環境影響範圍,並提出減輕對策。現在看到的環評書件內容,這些評估都是脫鉤的,完全無法勾稽到這些影響要如何落實減輕措施,更遑論累積影響要如何進行。

離岸風場打樁工程。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離岸風場打樁工程。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離岸風場陸續開發,對水下噪音的累積影響問題產生複雜過程,每家開發商會承諾同期開發的風場不會同時打樁,但是各家風場卻會同時打樁,這項累積問題沒有討論過。離岸風電在施工階段產生的水下噪音問題,不光是打樁,還有施工船舶、風機安裝、鋪纜工程、拋石整地等,這些水下噪音每年在台灣海峽反覆出現,海洋動物是得不到休養生息,恐怕加劇傷亡及滅絕,這就是累積影響效應。

減噪就等於無重大影響? 「殘餘影響」可怕的累加效應

直接影響經過減輕措施後,應進一步檢視殘餘影響,再以「避免」、「降低」、「矯正」、「補償」等四級方案來查驗效果。以打樁水下噪音為例,如未有任何減噪工法,打樁噪音可擴散到數十公里,才會降低到背景噪音。

當一處風機位置靠近海洋敏感區(保護區)時,打樁噪音將不易有效控制,則應該「避免」該處風機安裝,就不會發生打樁噪音對海洋敏感區造成直接影響,避免造成無法恢復的傷害。在打樁設置減振、氣泡幕減噪後,可將噪音影響範圍限縮在數公里左右,此為「降低」方案。

但是,在打樁附近的水下噪音值仍然很高,對海洋動物會產生聽力損失或傷亡,因此,「降低」影響的作法是劃設警戒區,藉由監測、觀察等措施,讓影響問題再次降低;其中的方案就是「鯨豚觀察員作業」,在警戒區目擊鯨豚則通報暫停打樁。

現在的環評書件內容對打樁噪音評估,卻只在乎距離打樁750公尺的水下噪音有無低於160分貝,模擬結果只要寫出低於159.9999分貝就符合減噪目標並通過檢視,這是非常不可接受的結果。按照前面描述的減輕措施,殘餘影響仍應進一步監測及分析。

究竟打樁噪音對各類聽力敏感海洋動物造成聽力損失或行為影響的影響範圍有多大?而在同一時間有多少風場是同時進行打樁工程,讓海洋動物要退避到哪?減輕措施或減噪工法的失效分析造成的風險有多大,有因應措施嗎?因風場施工或營運限縮船隻航道或因避開風場而更靠近敏感區造成的影響多大?這些種種因素都是累積影響的來源,現今環評皆無相關分析結果,竟可說沒有重大影響?

以拖曳水下麥克風調查鯨豚叫聲活動。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以拖曳水下麥克風調查鯨豚叫聲活動。圖片來源:知洋科技公司提供

海洋恐無法恢復生物多樣性 離岸風場環評欠缺累積影響評估

儘管已經知道累積影響效應是一項重要問題,但是從資料蒐集、評估及管理方法仍須面對很多挑戰,這包含了法規層面、研究方法及時間不充裕等。台灣在2012年開始,從政策與產業上積極投入離岸風電開發,著眼於能源減碳並提高自主能源占比,並設定在2025年達到5.5 GW的裝置容量開發目標。

猶記得2016至2017年之際,大量風場在環評階段飽受抨擊,缺乏海洋基礎資料及評估內容,超過20件風場過關,至今仍可看見這些風場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地提出環境差異報告、環評承諾達不到目標、違規後才疾呼政府應補救法令等荒唐事件。

當今,面對全球倡議淨零排放目標,政府開放2026年後的離岸風電開發申請,預定每年有1.5GW的發電量。試問在台灣海峽這麼壅擠的海域,當風場一片一片蓋起後,對於海洋生態的衝擊有多大?

在累積影響評估十分不足的情況下,缺少海洋環境的基礎資料、沒有環境基線、環境影響預測不足、欠缺全面環境管理介面等問題,都將導致這片海洋會無法恢復生態多樣性,最後衝擊的將是台灣民眾,失去美麗海洋、海洋動物、漁獲糧食及生活空間。我們沒有反對再生能源,但海洋生態也是很寶貴與重要,在此呼籲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