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溯源】第三走:與古道共生的向天湖農村地景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深坑溯源】第三走:與古道共生的向天湖農村地景

2022年09月16日
文、圖:陳琰壬​

向天湖因有「湖」字,乍聽之下會以為是湖泊或乾涸後的湖泊形成之地形,但此處則是因位於山區裡的谷地,形成四周高、中間低的特徵而稱之,至於又為何取名為「向天湖」?因年代久遠已難考究真正的原因,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要越過山才能到達,鐵定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秋天的向天湖聚落。攝影:陳琰壬​

由深坑老街尾出發,經中正橋至文山路後左轉直行約100公尺,一過平安橋(座標24°59'53"N、121°36'50"E)即右轉,眼前是一條臨溪的小徑,因現代化的人為柏油鋪設,已無法判斷是否為當時的古道起點。


古道旁的芒萁。攝影:陳琰壬​

在柏油路的盡頭是一戶人家,需從此處左轉後才開始有進入古道的感覺,路寬不及兩公尺,沿途不時可見大花咸豐草及紫花藿香薊在路旁迎風搖曳,期望許久不見的旅人帶著它遠走高飛四處謀生,而高聳的大輪月桃更如同警衛般,提醒路人只帶走美景的回憶,不留下一絲絲的垃圾,生命力旺盛的芒萁、石縫中的卷柏與穿著圍裙的臺灣桫欏等,構築出多采多姿的林下生態系。​

一路直行來到小徑的末端有一磚造房舍為向天湖2號,從屋舍右前方下斜坡後靠左行,前方的路徑並不明顯且位於水路附近,必須盡可能靠左及腳踩莖、葉避開濕滑的泥巴,在越過下方有涵洞的石板橋後上行,而眼前交錯的林木已無法清楚判斷古道的方向,幸賴山友所繫的布條提供了標示。

續行不久,佈滿青苔的古道石階也陸續出現腳下,才剛慶幸有安穩的路可走時,眼前卻出現高度落差很大的陡坡,此時必須借助攀附竹幹的方式才得以順利向上,接著就來到一處緩土坡及右側有連接產業道路的通道,這是農友就地取材以巧思利用枯枝搭建扶手及腳踏板,由此段開始可發現產業道路刻意沿著古道進行鋪設,過此通道不久會遇到一叉路,取右上爬坡至高處後可見前有竹園及道路,後則有數棵參天巨木,據常來此處蛙調的陳老師表示,附近常可見大赤鼯鼠的蹤跡,或許此刻牠也正站在巨木上看著你呢!


古道出口接產業道路處。攝影:陳琰壬​

繼續在山友標示的布條與幾乎隱沒於草叢裡的石階指引下,終於在爬上坡崁後接回產業道路(座標24°59'35"N、121°37'15"E),此處是彎道且路旁有一棵高大楓香和反光凸面鏡可供辨識,出此處續行產業道路約400公尺即可到達向天湖最大聚落。據從小在此長大的高先生所述,古道於此已大致與產業道路合而為一。​


通往筆架山小徑旁廢棄的土确厝。攝影:陳琰壬​

向天湖8號(座標24°59'28"N、121°37'25"E)是一處結合了土埆、石塊與紅磚三種時期建築元素的三合院,來到此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周圍翠綠的山巒和一片水稻田,置身其中彷彿有身在湖中的感覺,尤其當春耕之際,低頭插秧看著自己望著天,遙想前人命名此地之時,是否也正因為有低頭望天之感?命名的依據雖無法證實,但四季五彩繽紛如打翻大自然調色盤一般的美景,需要親眼來證實。​

在高先生的引導下來到他的故居向天湖10號,位於產業道路的盡頭與早期通往筆架山小徑旁的土埆厝,因年久失修且久未有人居住已看不出原貌,屋旁另有一兩層樓的土埆厝,在當時為此區少見,足見人丁興旺與工法之扎實。接著高先生帶著我們出了舊居右轉直行向下,眼前只見腎蕨、月桃與姑婆芋等野外常見植物盤據四方,絲毫沒有路徑的痕跡,若非熟門熟路絕對找不到方向,而這是早期山上居民快速下山的路徑之一,出口在向天湖9號旁。


向天湖9號石頭厝。攝影:陳琰壬​

另外,高先生又告訴我們一條幾年前整理的小徑,從向天湖8號出來越過道路至對面茶園旁的小路往下走,在雨季時此小徑部份路段會成為水路需特別小心,出口在鐵皮圍籬與右側向天湖12號(三層樓建築)間的小縫,往下行約200公尺左側為向天湖1號的加爾默羅聖母聖衣隱修道院(座標24°59'19"N、121°37'15"E),可接回阿柔洋產業道路,估計可節省一半下山的時間。​

近幾年因為休閒式農耕的意識興起,為方便出入與貨物運送,高氏宗親與在地單位合力整修由阿柔洋產業道路至此處的柏油與水泥道路,並與深坑區農會合作推廣米食文化,提供社區居民及學校進行耕作體驗,又因生態維護得宜,翡翠樹蛙、五色鳥、臺灣藍鵲和黃嘴角鴞等已是這裡的居民,在每年在3到5月間更能看到滿山遍野的螢火蟲,這裡的古道、這裡的美景,等您來體驗與感受喔!


夏天的向天湖聚落。攝影:陳琰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坑溯源」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