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生中心30週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特生中心30週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

2022年11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梅舒報導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今年成立滿30周年,上週(4日)舉辦「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及研究人員,回顧並分享台灣各生物類群的研究成果。

1992年,也是巴西里約簽署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那一年,特生中心誕生,隸屬於行政院農委會之下,除專職野生動資源調查及研究、稀有動植物保育復育、生物資料庫建置及應用、公民科學路殺資料彙集運用之外,還肩負著生態環境教育推廣,以及野生動物救傷照護職責。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表示,特生中心站在許多巨人的肩膀上,受惠於1991年的「台灣生物資源調查及資訊管理研習會」以及歷任主任所推動的人才培育。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累積30年的資料

時光倒回30年前,一本彙集「台灣生物資源調查及資訊管理研習會」研討會內容出版的「台灣生物資源研究現況」論文集,奠定了台灣未來不同生物類群的研究主軸,也作為許多學者後來的研究基礎,以及生物資源資料彙整的重要範本。

台灣生物資源研究現況論文集。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

長期研究哺乳類行為、生態、分類及保育的特生中心研究員兼主任秘書鄭錫奇,依循論文集中「台灣哺乳動物之研究與現況」文章的主軸,以國內行為生態保育分類相關的博碩士論文作為依據,分析台灣陸域野生哺乳類動物趨勢變化及研究現況。

他表示,隨著研究量能的提升,許多目的研究也都有長足的進步。目前統計到的台灣陸域哺乳動物共有8目22科86種。相較於1992年,新物種增加率達41%,包括特有種26種以及特有亞種20種。不過,研究物種趨勢變化全憑學者可不夠,還有公民科學能幫忙。

公民科學助證實 水稻田流失與度冬水鳥減少相關

為能快速累積大量生物資料,十年間特生中心推出許多公民科學計畫。根據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TBN),現有高達89%的資料來自於公民科學家。有了這些累積資料,研究人員方得以對物種進行監測。從全球最大的賞鳥記錄資料庫ebird也可以看到,許多鳥類公民科學家在全台各地留下的點位紀錄,點亮了台灣與周圍島嶼的輪廓。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分享,根據2011-2019年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的資料,依照鳥類棲地偏好進行分類,分析其族群趨勢,發現大多鳥類族群數並無顯著變化,但是繡眼畫眉和竹雞數顯著下降,且其他鳥類族群數量也有下降趨勢,包含粉紅鸚嘴、鉛色水鶇、白頭翁、麻雀、棕背伯勞等。

從另一項公民科學家計畫——「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的累積資料則發現,蘭陽平原度冬水鳥物種數顯著減少,致使原因除了泥灘地流失之外,可能還包含水稻田的消失。直至最近,已能確定兩者間的關聯,顯示蘭陽平原的水鳥至少面臨雙重衝擊,也突顯出河口泥灘地保存的重要。這些分析資料都能夠在公民科學計畫出具的報告書中找到。林大利也預告,最新一期的國家鳥類報告與鳥類紅皮書名錄即將在2023年出爐。

生物多樣性的思維轉變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表示,台灣雖然並不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不被要求提交國家報告,但2020年也完成第一份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報告記錄過去20年生物多樣性的推動進展,包含立法、海陸域保育面積、保種工作、環境教育推動以及公部門累積及公開資料的成果。

李玲玲接著拋出國內外皆面臨的問題——經長年努力,生物多樣性仍在下降,問題出在哪裡?這些年來,生物多樣性思維上有了變革,從最早聚焦於生物多樣性狀況,忽略壓力根源、人與自然的關係,到最近將人與自然連結納入《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綱要》草稿中。

李玲玲點出,我們需要釐清人如何影響自然的結構組成、功能、生態系服務,接著再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政經、社會、政策,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今年3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 Environmental Assembly,UNEA)也將「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 Solutions,NbS)納入14項決議中。李玲玲強調,NbS是基於保育生物多樣性原則,至少解決一項或多項社會挑戰的解決方案。人類與自然不該被視作互斥的兩端。

改組2.0之下 未來將更名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隨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的改變、環境鉅變,特生中心也須因應調整。2022年5月行政院通過「第二波組織改造方案」,特生中心維持在由農委會升格後的「農業部」之下,其名稱將改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點出,未來特生中心還需考量氣候變遷、淨零政策、台灣面臨的環境生存危機以調整研究模式。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表示,特生中心站在許多巨人的肩膀上,受惠於1991年的「台灣生物資源調查及資訊管理研習會」及歷任主任推動的人才培育,方有今日豐碩成果。本次研討會的現場與會來賓都領有一本「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手冊,手冊集結講者所有演講內容與論文,除了呼應1992年的論文集,也是向巨人們致敬並展望下個30年。

「2022保育漣漪創造日——守護台灣瀕危野生動物」系列展覽與活動


特生中心11月與林務局共同舉辦「守護台灣瀕危野生動物」系列展覽與活動,並設置「落難野孩兒與牠們的守護者」保育救傷藝術貨櫃展,搭配解說員解說,讓參與者了解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救傷的工作內容。

展覽地點|南投集集特生中心 保育教育館前廣場
展覽期間|2022/11/01(二)–2022/11/30(三)
*開放時間同保育教育館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
策展單位|挺挺動物應援團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