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傾聽地球之聲》:重現被遺忘的聲音地景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讀《傾聽地球之聲》:重現被遺忘的聲音地景

2022年11月18日
文:黃宗慧(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

擅於將科學知識、生態關懷與人文哲思完美結合於著作之中,《森林秘境》與《樹之歌》的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在2022年推出了以地球上的自然聲響為主題的新作,《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你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

哈思克書寫地球的生命史,從「酵母菌細胞不對伴侶歌唱;阿米巴原蟲也不會大聲警告近鄰」的年代,寫到地球豐富多樣的聲音面臨威脅的今天,讓我們發現長達幾億年的寂靜之後才演化出的有聲世界,得來多麼不易又如何充滿奧妙;他走過不同地域——喬治亞州的聖凱瑟琳島、厄瓜多亞馬遜雨林、紐約上州小鎮、洛磯山脈的嵯峨山峰……有時單純依賴他口中日漸老化的聽覺替他做「殘缺的轉譯」,有時借助水下麥克風或數位錄音檔超越人類聽力的極限,為的是捕捉不同地景中各自特殊的聲景,然後以他的文字,進行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透過一本無聲的書,傳遞聲音之美與多樣性。


位於翠峰湖環山步道的寂靜山徑,因人煙稀少、遠離塵囂,是一處能靜下心好好「欣賞」台灣山林聲景的好地方。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但這顯然難不倒哈思克。對他而言,文本可以是聲音的具現,而如果口語是氣態碳,那麼文本就是璀璨的鑽石,賦予我們無比強悍的力量。的確,跟隨著哈思克文字的腳步走一趟那些被遺忘的聲音地景,我們彷彿也能跟著「聽」見許多非人類的聲音。

例如他曾如此生動地形容森林裡樹蛙的叫聲:「牠們的緊繃叫聲帶著鼻音,啞噗!啞噗!每隻樹蛙的音調都不一樣,或許反映了體型大小。我聽見牠們的聲音來自小屋四面八方,彼此唱答。我覺得自己闖進了六隻樹蛙的球賽。左邊那隻的叫聲像彈力球拋向森林,右邊那隻將球揮向另一個方向,目標是離我頭部不遠的另一位歌者。聲音就這樣在我上方往返來回」。

而在分析動物學家所收集的座頭鯨叫聲,何以成為熱銷的專輯時,他除了以嗚咽、慟哭、哀號形容座頭鯨牽動人心的歌聲,還具體地摹描了其他鯨魚的叫聲:「抹香鯨使用連串的喀嗒聲彼此溝通……牠們的聲音像咿呀響的老舊鉸鏈,也像節拍器的嗒嗒響。一整群聚在一起的時候,又像幾十隻發狂的啄木鳥又敲又啄。調到一定音量,那聲音能摜破你的耳膜,……小鬚鯨回蕩、振動、重擊、彈撥,叫聲有彈性,像打擊樂……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悶哼聲彷彿從共鳴良好的排水管另一端遠遠傳來。牠們也會發出『槍聲』,像大口徑來福槍。灰鯨震顫的牢騷既有低沉的呱呱聲,也有吼叫聲,像鬱悶的公牛或發狠咆哮的貓咪。」

就連遠古恐龍的叫聲,哈思克都可以依據考證加以比擬——鴨嘴龍的叫聲類似低音喇叭,其他恐龍則接近以氣囊發聲的現代鳥類,像是鴿子的咕咕聲、現代麻鷺深沉男低音的隆隆聲,或棕硬尾鴨壓抑的打嗝聲。電影裡的恐龍不是這樣叫?那不過是變造合成的結果——例如暴龍的吼聲其實是「利用慢速板的象寶寶叫聲,在錄音室裡跟獅子的吼叫聲、鯨魚噴水孔的爆破聲和鱷魚的低吼融合而成」。諸如此類「有聲有色」的敘述在書中俯拾皆是,令人不得不由衷佩服哈思克將聲音「神還原」的功力。

而這絕對不只是憑藉優美的文筆就能達到的境地。真正讓哈思克得以掌握聲音多樣性的關鍵,是他在書中不斷強調的,對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在乎。這份在乎,讓他亟欲建立和不同物種的感官連結。

建立連結之所以重要,不單是因為從演化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與感官和所有會發聲、會聆聽的生命之間,關係本就相當密切,更是因為「有別於其他那些生命,我們人類有一定的掌控力。我們能選擇不同的聲響未來,鯨魚、森林與鳥類辦不到」,換句話說,是想要回應其他生命、接受牠們聲音召喚的心意,讓哈思克得以聽見如此豐沛的聲音與聲音之間細微的差異,並將這多樣的聲響,乃至聲音不再的寂寥,透過書頁,傳達給讀者。

精神分析學者多勒(Mladen Dolar)在《聲音之外無其他》(A Voice and Nothing More)一書中,曾將語言符號與聲音比喻為珠子與串珠的線,意指在一般的狀態下,我們根本不會特別注意聲音,聲音只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語意,意義一產生,聲音就會消失在這個了解的過程之中,就像珠子一旦被串起來,我們就看不見串珠的那條線了。如果人類本身的聲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都已如此邊陲,也就難怪那些被我們認定沒有語言的其他生命,所發出的聲音會長期受到忽視了。

正因如此,哈思克如此費勁地以無聲之書寫有聲世界,在保育上的意義更顯得重大。在生動重現其他物種的聲音所表述的意義、所創造的音樂之時,哈思克以大量的科學知識與強烈的文字感染力,為讀者打開了一處又一處他們前所未聞、「不聽可惜」的聲音地景,讓感官連結的建立出現契機——

當我們得知一隻體長只有2.5公分,僅占用4平方公分面積的春雨樹蛙,叫聲可以傳到方圓7800平方公尺內,將自己的存在感放足足大2000萬倍,在驚嘆之餘,或許也會開始對如此費力鳴唱的物種多一點敬意,對這求偶展演的聲音蘊含了哪些訊息感到好奇;當哈思克主張「叫春」如果能刺激其他同類的美感反應,就是音樂,因此人類無法判斷貓叫春有沒有音樂性時,「透露的是人類科技與想像力上的限制」,我們在莞爾之際,或許也可能放棄「音樂是人類所獨有」的定見,跟著哈思克一起發現更多有音樂的動物,以及牠們如何和人類一樣,「都是能感知、有情感、能思考,也能創新的生命體」。

事實上,對於書中所呈現的豐富聲景,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只是「不聽可惜」;不聽,也是可恥的。這不僅是因為當今的生態危機與我們的疏於聆聽密切相關,拒絕聆聽等於是逃避責任,更是因為我們正在持續,極不公義地,強迫其他物種聽見人類製造的各種噪音。

就以噪音對水下生物的影響來說,不管是海軍聲納利用高振幅聲音反彈的回聲「看見」水面下的情況,或是以海底震波探測石油和天然氣,又或者是以頻繁的船運輸送人們購買的異地商品,都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程度不等但同樣難耐的衝擊。衝擊程度太大時,鯨魚甚至會急速下潛或衝出海面,造成器官出血。

哈思克要我們試想打樁機連續在家裡運作的樣態,儘管連這樣的比喻都還不夠貼近真相,因為「我們可以離開屋子。再者,即使我們就站在機器旁,那聲音多半只影響我們的耳朵。對於水中生物,聲音是視覺、觸覺、本體感受和聽覺。牠們離不開水,幾乎也不可能躲到幾百公里外」。

哈思克也反省了自己如何參與著這個傷害海洋生物的巨大共犯結構,如何迫使鯨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浸泡在他從地平線另一端買來的商品的聲音之中:「我環顧四周,查看我擁有的物品。在太平洋周邊國家製造的每一項商品送抵時,生活在哈羅海峽或洛杉磯外海的鯨魚或許都能聽見。這些商品包括筆電、銀器、灑水壺、家具和汽車。大西洋沿岸的鯨魚則是被來自歐洲與北非的貨物遞送的聲音包圍,比如辦公椅、書籍、葡萄酒和橄欖油。我大多數時間都居住在內陸地區,距離大海幾小時車程,因此很少看見或聽見鯨魚。但鯨魚聽見了我」。顯然,當哈思克懇切提出正視噪音污染問題的訴求時,並非採取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他,也在「我們」之中。

儘管因破壞聲景而受益看似是現代人的日常,但「我們」並非全然無力去改變什麼。哈思克在細細闡述了聲學危機的急迫性之時,一直不忘提醒的是,開始傾聽,就可能停止繼續扼殺地球的聲音。

以前述的海洋噪音為例,哈思克指出,我們其實已擁有降低噪音所需的科技與經濟機制,只不過還欠缺與海浪下的親族休戚與共的意願。事實上,打造極靜音船、重建蓬勃的在地經濟以減少頻繁的越洋運送、以靜音的方式進行震波探測、海軍活動避開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覓食與哺育區等等,都是可能的作法,也是迫切需要採取的行動,因為持續惡化的海洋噪音也將牽動其他地區動物的絕種和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畢竟陸地與海洋聲音多樣性的衰微,是同一個危機,而非兩件事。

危機很巨大,個人很渺小。如哈思克所期待的,關閉噪音的污染,真有實現的機會嗎?或許他一面聽著唱片傳出的鯨魚歌聲,一面思考「人類以美化過的鯨魚音樂療癒自己卻不在乎牠們的生存危機」這件事何等諷刺時,語重心長的那句提問,就已給出了最直接而簡單的答案,「我們削減貪婪的欲望,及時拯救你們僅剩的少數。我們現在能不能聆聽且行動,幫助你們擺脫噪音惡夢?」

行動的起點,或許就在於削減人類貪婪的欲望。


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


《傾聽地球之聲》書籍封面。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 
譯者:陳錦慧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5日
ISBN:9786263184237

《森林祕境》作者最新長篇力作。
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訴說著遠古以來生命的演化和變遷、美麗與哀愁……本書是一支以生命的音符鋪寫而成的交響曲。書中文字令人著迷、痛心,卻又優美動人。

得獎作家暨生物學家帶你從億萬年尺度聽見自然,探索地球之聲的源起、演變與未來——

雨林中的唧唧蟲鳴,沼澤地裡的呱呱蛙叫,說明了演化的創造力;落磯山脈和巴黎街頭的鳥兒,詮釋了動物如何學習鳴啼,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大海裡,我們聽見了與自己大相迥異的槍蝦、蟾魚和鯨魚等生命之間的親緣。各大陸的動物聲響如此不同,演示了板塊構造的深遠影響、動物族群與其在世界各地遷徙的悠久歷史,以及審美觀的新奇演變。

哈思克從動物的鳴唱、舊石器時代洞穴的長毛象牙笛,一路談至現代音樂廳裡的小提琴和耳機裡的電子音樂,讓我們明瞭人類的音樂和語言也是生態與演化故事中的一員。然而,地球上的許多聲音卻也因為受到我們的忽視與慾望侵蝕而不復再現。

哈思克在本書中再次以詩意的文字,引領我們前往遭到威脅的森林、飽受噪音侵擾的海洋和喧鬧的都市,闡述自然之聲的消逝不只象徵生命的終結,也代表著感官豐富性的縮減,更邀請我們不忘靜心聆聽,並有所行動。

作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作家暨生物學家,擅長以精微動人的文字,融合科學、詩文與其對生命的細膩觀察。已故生物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有「社會生物學之父」及「生物多樣性之父」之稱)曾形容其文字「為自然書寫開闢新局,既科學也充滿詩意」。普立茲獎得主黛博拉.布魯姆(Deborah Blum)亦曾形容他「或許是當今最傑出的自然文學作家」。

哈思克的作品《森林祕境》、《樹之歌》、《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以及《傾聽地球之聲》,皆流露其對生命的多姿多彩之關注,並曾榮獲眾多獎項肯定,包括美國國家學院最佳圖書獎、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里德環境寫作獎(Reed Environmental Writing Award)、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愛爾蘭圖書獎(Irish Book Award),以及約翰.巴勒斯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

其中,《森林祕境》更曾獲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樹之歌》2017年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哈思克生於倫敦,成長於法國,過去三十年來居住於美國各地,如田納西州、科羅拉多州和紐約州。他畢業於牛津大學,於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士、古根漢會士,目前任教於田納西州塞瓦尼南方大學,並曾獲多項教學優異獎項肯定。

在這遭到重重藩籬阻隔的世界,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與美乃是源自彼此的連結與相互依賴。

相關著作

《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書衣海報特別收錄12幅精緻針筆植物繪)》《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 本文引自傾聽地球之聲》,轉載請洽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