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海洋底棲生物首次普查出爐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蘭嶼海洋底棲生物首次普查出爐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2023年01月11日
整理:廖禹婷(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保署2022年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首次物種普查,今(11)日公布調查結果,總共發現了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七種棘皮動物及四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Amphipholis squamata)更是首次在台灣發現的新紀錄種。

參與本次物種普查的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表示,會在2023年繼續調查,並將成果集結成「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讓大眾更加了解蘭嶼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小雙鱗蛇尾。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蘭嶼首次底棲動物普查結果出爐 記錄超過150種、新紀錄種高達20%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台灣本島東南方海域,因地理位置獨特,兼具海、陸域地形,坐擁許多與本島迥異的物種。海保署於是在去(2022)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團隊,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

海保署今(11)公布調查結果,首次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其中蘭嶼的新紀錄種佔比高達20%,顯示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物種豐富,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及時間深入調查,中興大學團隊也將於今年繼續調查,成果預計集結成「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冊中將納入完整物種名錄,讓大眾更深入了解蘭嶼多樣性的資源。

中華沙蟹因與心掌沙蟹型態相似,過去因辨識不易導致未被正式紀錄。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過去台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桑氏柄體參。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普查收穫豐富 初紀錄蘭嶼招潮蟹、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本次普查總共發現32種蘭嶼新紀錄種,首次在台灣發現的新紀錄種為小雙鱗蛇尾(Amphpholis squamata),因體盤直徑僅約1.8mm,且偏好躲藏於泥沙中,不易被發現。

於野銀潮間帶發現的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正式記錄到招潮蟹。同一地點發現的斯氏折顎蟹(Ptychognathus stimpsoni)則是中興大學教授施習德與博士生許智惟,於2020年發表的台灣新種,本次普查為全台第二筆紀錄。


此次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成為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斯氏折顎蟹為國立中興大學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早在2020年就發表的台灣新種。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過去蘭嶼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出沒的紀錄,這次卻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許多過去不曾記錄到的中華沙蟹(Ocypode sinensis)。海保署推測,可能因兩物種形態相似,導致辨識不易。

棘皮、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也都不是常見物種,例如過去僅在墾丁海域記錄過的桑氏柄體參(Labidodemas semperianum)、以礁石區海綿為食的割裂圓盤海牛(Sebadoris fragilis),以及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Phanerophthalmus luteus),再再凸顯蘭嶼豐富且獨特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翡翠長葡萄螺。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割裂圓盤海牛。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