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海域抹香鯨發現率上升3% 民間發起「π計畫」建構鯨豚資料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東部海域抹香鯨發現率上升3% 民間發起「π計畫」建構鯨豚資料庫

2023年03月0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近年來抹香鯨在花蓮海域頻頻現蹤,兩年內發現率從3.19%提高至6.21%,甚至高於瓶鼻海豚與領航鯨的目擊率,也促使民間發起「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下簡稱π計畫),透過海上探查及研究主動親近這些「太平洋鄰居」。調查工作將分為一年三季、每季60小時,用以建立鯨豚生態資料庫,供未來相關研究使用。

抹香鯨調查船班在今年世界鯨魚日(2月19日)於花蓮港賞鯨碼頭首航。圖片來源:多羅滿賞鯨

花蓮海域抹香鯨能見度明顯提升 民間發起計畫拜訪「太平洋鄰居」

π計畫由民間自主發起,計畫發起人正是台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廖鴻基於1996年成立「台灣尋鯨小組」在東部海域展開鯨類調查,2022年成立「花蓮福爾摩沙協會」,並於2023年開始執行π計畫。

抹香鯨成體長約18公尺、體重5萬公斤,是穩定出現在西太平洋的深洋大海性巡游大型鯨。抹香鯨調查船班已在今年世界鯨魚日(2月19日)於花蓮港賞鯨碼頭首航,雖然當天並未成功目擊到抹香鯨,不過出航不到一小時,就吸引大群偽虎鯨前來,其中更有母子檔現身。

共同執行π計畫的賞鯨公司「多羅滿賞鯨」指出,花蓮海域賞鯨船的尋巡範圍,自2018年離岸5浬擴展至離岸12浬後,就發現抹香鯨出現率顯著提升。2020年共21航次發現抹香鯨(發現率3.19%),2022年多達38航次(發現率6.21%),全年鯨豚目擊排行,抹香鯨更從第六名上升為第五名,超越瓶鼻海豚與領航鯨。

2022年有38航次發現抹香鯨,抹香鯨的發現機率排名為第五名,超越瓶鼻海豚與領航鯨。圖片來源:多羅滿賞鯨

為期三年(2023~2025)的π計畫,將在每年2至10月展開海上調查,航班分為2-4月、5-7月及8-10月三季,每季安排60小時,於台灣東部太平洋黑潮流域搜尋抹香鯨及其他鯨豚,留下珍貴影像、水下錄音、航跡及生態紀錄。

每季60小時出海調查 包含影像、水下錄音及座標 

π計畫的「π」有三層含義,一是藉由無法整除的「圓周率π」,象徵人類對大海應抱持著無窮無盡的探索與學習精神;再來則代表台灣面向太平洋的視角,由台灣本島面對太平洋的邊坡、東南向伸出的呂宋群島邊坡及東北向延伸出去的琉球群島邊坡組成「台灣π」;最後一層含義是取自鯨豚「π」形狀的尾鰭。

π計畫也招募海洋觀察員志工成為「海幫手」,協助記錄鯨豚生態及環境污染,截至目前已有23人參與受訓。多羅滿賞鯨總經理呂世明表示,一般賞鯨航班出海時間為兩小時,調查航班則拉長至六小時,開放一般民眾報名,以實際行動支持鯨豚調查工作。

多羅滿賞鯨指出,π計畫採「水下錄音」、「影像紀錄」及「全球定位系統(GPS)」三種調查方式,目擊鯨豚時會先拍攝影像與記錄座標定位,若天候狀況允許,則會進一步關閉船隻引擎、執行水下錄音。這些紀錄能協助建構海洋資料庫,提供未來進行照片辨識、空間分析及水下聲學等研究,也能盤點台灣東部海域鯨豚分布現況。

抹香鯨下潛時的尾鰭呈現π的形狀。圖片來源:花蓮福爾摩沙協會

建開放資料庫揭開大海神秘面紗 吸引大眾「往海裡走」 

「賞鯨對我來說是一種讓大家去認識海、了解海的方式」,呂世明指出,許多人對海洋感到陌生,傳統觀念也常認為海洋有危險不該靠近,過去台灣社會甚至以隔離、禁制的保守思維看待大洋生物資源。

呂世明說,π計畫所搜集的海洋影像及生態知識,未來會以Open Data(開放資料)形式對外開放,幫助大眾了解鯨豚種類及行為模式,同時吸引更多人「往海裡走」。

他感嘆,過去政府的海上政策仍有所防備,常為海洋教育推廣工作帶來困擾。舉例來說,船隻出海必須造冊並經海巡人員盤點人數,對於出海時間、範圍及距離也多有規範,讓出海變得更加困難,大大降低民眾親近海的機會。針對近年來政府推廣親海、近海政策,他表示樂觀看待,也期待海上活動有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