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渣萃取抗高麗菜殺手「甘藍黃葉病」? 實驗證實有抑菌效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咖啡渣萃取抗高麗菜殺手「甘藍黃葉病」? 實驗證實有抑菌效果

2023年05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田間高麗菜出現枯黃,很有可能是得了甘藍黃葉病。黃葉病與蛾類危害有「甘藍栽培兩大殺手」之稱,台大園藝系近年與咖啡品牌合作研究發現,咖啡渣萃取液對黃葉病的病原「尖鐮孢菌」有抑菌效果,可望成為相關病害的有機藥劑。學者也提醒,研究還在進行中,尚未經過田間臨床試驗可行,千萬別自行嘗試萃取咖啡灌溉,以免造成農損。

高麗菜是台灣產量最大的蔬菜。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高麗菜是台灣產量最大的蔬菜。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高麗菜殺手「甘藍黃葉病」 目前無法有效根絕

高麗菜是台灣產量最大的蔬菜,但若田間土壤有「尖鐮孢菌」,就可能染上甘藍黃葉病,凋萎枯死。專長為蔬菜病害的農委會農試所副研究員黃晉興解釋,黃葉病的病原是一種稱作「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真菌,主要靠土壤傳播,高麗菜根部接觸病菌達到一定濃度,就有染病枯萎風險。

他表示,官方雖無實際農損數據,但坊間確實將黃葉病與蛾類危害並列「甘藍栽培兩大殺手」。

尖鐮孢菌逆境生存率高,輪作結束改回種高麗菜依然有染病風險。許多農民發現土地有黃葉病菌,乾脆不再種植十字花科作物。

染上甘藍黃葉病的羽衣甘藍。圖片來源:coffee cracker/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染上甘藍黃葉病的羽衣甘藍。圖片來源:coffee cracker/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副教授林淑怡指出,即便種植其他蔬菜,尖鐮孢菌仍可能在灌溉時隨水傳播至鄰地。林淑怡表示,根絕甘藍黃葉病的最好方式,是改種具抗病性的高麗菜,目前雖有專家研究抗病品種,但成果尚未釋出。農委會建議使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防治,但成本偏高、效果也有限,實際採用的農民並不多。

黃晉興補充,有些農民甚至會灌水入田、撒石灰粉,目的都是要降低土壤中病菌濃度。而就算是輪作、休耕,尖鐮孢菌也可將前期種植的十字花科植物殘渣當作寄主繼續繁衍;即便田裡已無寄主,仍可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休眠存活數年。

由於抗病品種未在市面流通,輪作法也無法根絕病菌,科學界正努力找尋各種對策。林淑怡的研究室2019年與咖啡品牌合作進行「咖啡渣全物利用研究」,發現特殊處理過的咖啡渣用於灌溉可提升33%蔬菜產量、69%維他命C含量。

培養皿實驗初步發現 咖啡渣萃取液減緩病菌生長

研究團隊2022年更投入咖啡渣抑菌效果研究。第一階段的「非植物體」實驗結果顯示,將引發黃葉病的尖鐮孢菌放在培養皿中觀察,額外添加咖啡渣萃取液的實驗組培養皿,菌絲生長速度比起對照組慢了44%。

林淑怡受訪表示,實驗結果初步顯示咖啡渣萃取液能抑制菌絲生長,但他強調「僅在實驗環境下」,後續還要進行盆栽試驗,以及更多的田間臨床試驗階段。

林淑怡說,要控制的變因非常多,灌溉、下雨的水份都可能影響到實驗液體濃度,而植物體對咖啡液是什麼反應也尚未明朗。

在咖啡渣萃取液與馬鈴薯培養基上生長7天的黃葉病菌絲(實驗組)。圖片來源:林淑怡提供

在咖啡渣萃取液與馬鈴薯培養基上生長七天的黃葉病菌絲(實驗組)。圖片來源:林淑怡提供

在馬鈴薯培養基上生長7天的黃葉病菌絲(對照組)。圖片來源:林淑怡提供

在馬鈴薯培養基上生長七天的黃葉病菌絲(對照組)。圖片來源:林淑怡提供

尚未經田間臨床試驗可行 農民勿輕易嘗試

林淑怡提醒,農民千萬別輕易嘗試萃取咖啡液澆灌植物,以免造成農損。此外,未來即使經臨床驗證可行,咖啡渣萃取液終究不是農藥,僅是營造出能減緩病菌蔓延的環境,「別想成一定可以把病原菌殺死」。其優勢在於成分單純、有機,且有利於資源循環利用。

林淑怡表示,主流關於咖啡渣利用於農業,多聚焦於如何為作物提供養料;針對病害,僅國外有些許成果,但確實已有不少學者開始投入研究,若本土研究有成,可為廢咖啡渣用途再開一扇門。

作者

陳昭宏

探索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與身體和環境結盟,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