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前瞻:國土復育─復育工作應與環境監測環環相扣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6前瞻:國土復育─復育工作應與環境監測環環相扣

2006年01月25日
作者:陳章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復育國土是台灣永續的命脈。行政院在2005年1月通過「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5月通過「國土復育條例(草案)」,次日送入立法院,一方面顯示了執政的魄力,但卻也引發不少輿論批評。國土復育與環境監測環環相扣;先監測才知道何處需要復育,在復育工作後,仍須透過監測以了解成效。

成立綜合性專業團隊,先行沙盤推演

國土復育事項千頭萬緒,僅以高海拔山區遷居為例討論。「國土復育促進地區」的居民,即1500公尺以上山坡地、少於三十戶的非原住民聚落人家,將被迫遷到平地。遷村是一件龐雜的工程,成功案例不多。建議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經建會的國土復育規劃先行者,能夠積極地組成一個臨時性的專案團隊,包括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相關的行政人員、技術官僚、學者與當地代表等,先花一段時間集中精神做沙盤推演,研議各種可行方案,或可以石門水庫上游或梨山為例試做,再回頭檢討國土復育方案。

在推演過程中,第一層級要建立物化環境資料,包括航照圖、原住民部落及居民聚落分佈、山坡地崩塌區、土石流潛在區等,清楚地套疊在GIS地圖上。再根據這些圖作沙盤推演,暫時把居民都當稻草人般可以任意搬遷,詳細規劃需要遷居的地點、遷居路徑;第二層級是思考社經文化面,如高山地區居民的自給農耕,如何才能不破壞水土而得以永續?尋找可以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以積極、慈悲、智慧的心,親自走訪基層,跟地方居民一起懇談、規劃與展望未來;在公平正義的條件與全贏的共識之下,作沙盤推演檢視國土復育的可行性。最後,才是政治的考量。

該條例經此完備的配套及人性化考量後,應能獲得大眾支持,必要時還可透過公投來完成立法。 

復育型經濟

海洋、高山都是我們得天獨厚的資源,但山河已歷浩劫,唯有揚棄剝削的工業資本經濟發展方式,轉為復育型的經濟模式才得以持續。其精神在模仿大自然,以復育大地為志業,以永續經營為願景,目的是營生而非為營利;其中至少可包括復育工程產業化、監測資訊化及生態旅遊產業化三項。

藉觀察大自然,學習如何做經營與管理。生態系統有不同的階段與生存方式:年輕的、剛剛成長出來的熱帶雨林,因為資源比較豐富,特徵是物種會顯得很單純,並會大量地繁殖,且快速地剝奪資源,就像現在的資本主義經營體系;而老的、成熟的熱帶雨林,因為資源已經非常少,所有物種都必須分工合作,資源少有浪費,藉由循環使用,使得大家可以生存下來。

企業應以此合作系統進行經營管理,才能跳脫出傳統資本主義膨脹、過度開發的迷思,轉為發展對環境、社會有利的復育經濟模式,並對環境永續及環境正義有所貢獻,達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不破壞環境之下的最大經濟利益」,應是有可能的發展方向。



(1)復育工程產業化:模仿大自然,復育出具生態功能的大地,具有很大的商機潛力,如同環保的產業化。因此,國土復育可分為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真正去修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是也可藉此延伸出新的產業。

(2) 監測資訊化:資訊是為補足人腦的不足,因此值得發展。以資訊業應用最廣的手機為例,一機多體是未來發展趨勢,若加上衛星的發展,將手機結合GIS、GPS、數位照相成為一個組合型結構;屆時國人人手一機,將可人人監控,國土監測將有所突破。復育跟監測人人責無旁貸,要將其變為生活的一部份。

(3)生態旅遊產業化:國人還不懂得將文化與自然轉換為生財之道,仍然用破壞環境的旅遊形式來獲取利潤;也還對自然的喜好不足,不懂得欣賞自然的美,不懂得休閒與健康,總是活得忙忙碌碌,像熱鍋上螞蟻般。

當前社會認定生態旅遊的主流價值是吃喝玩樂,便宜又大碗;業者要的,是賺大錢;但對旅遊地的居民而言,是生計與尊嚴;對關懷環境的NGOs與政府而言,是保育。這些衝突正是生態旅遊所要推動的典範轉移;保育為主的旅遊產業模式還未完全建構成功,其中牽涉到產業縱橫聯盟之間的溝通。

在國土復育方案下,政府單位應該加強生態教育推廣。目前國家體系中的觀光局、原委會、退輔會、林務局、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都有推動旅遊,但缺少整合;或許應從觀光單位抽離,整合永續就業、社區與文化,讓生態旅遊不只是休閒觀光,而是走入國土復育區,實質上藉著復育工作來獲得身心的改造,得以展望更永續的未來。有鑑於此,生態旅遊或可改名為生態遊學或生態遊藝。

此外,各單位的成果考核標準,應以永續作為指標,再加入產業管理,不可以有太多不必要的硬體措施,可將原有的設施轉換成解說中心或民宿之類;遊客的滿意度、原住民的生活健康,皆是不容忽視的範圍。 



生活化、社區化

個人的福祉建構在一切的健康存有(well-being),包括了環境、其他生物及人類。國土復育與現況監測都應結合「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中所有面向的操作,以建構主權在民、具生態功能的生態社區。

最後,我們必須提醒,人類在地球上的永續生存,必然是人跟人要合作,人跟其他的生命要合作,人跟大地要合作。人類應有相當的能耐不只為自己人的存在,還要能照顧其他生命。這樣人類的存在才比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