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後,我們該做什麼? IUCN斯里蘭卡的嘯災重建經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明天過後,我們該做什麼? IUCN斯里蘭卡的嘯災重建經驗

2005年10月14日
本報訊

Lakmal Alwis一場撲天捲地的海嘯奪走了3萬5千名斯里蘭卡居民的生命,20萬人失去親人。更嚴重是,超過40萬人失去謀生能力,全國2/3的海岸遭到摧毀,重建費用高達15億美金。倖存下來的人們該如何重建家園?13日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內政部營建署舉辦的「連結IUCN」講座,邀請到IUCN亞洲區辦公室兼斯里蘭卡代表處網路管理師Lakmal Alwis,為台灣帶來第一手的資料。除了實際救災與重建經驗的分享,他也提出了「最佳執行守則」作為日後其他災區重建的參考。

講座在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主持下展開。首先,藉由一張張照片,Alwis帶領聽眾重回災後初期的現場,他心痛指出,災後劫掠的情況,不僅發生在街頭上,甚至避難所裡面也是。真正受到嚴重損失的人們,通常都沒辦法前往領取救災物資,而只能在住家附近哭泣;而當國內外救援人力或物資抵達時,由於這些外來者對當地缺乏瞭解,以致於救災工作常是一片混亂。

Alwis帶領聽眾重回現場Alwis指出,面對此一天然巨變,IUCN斯里蘭卡同樣積極投入人員的救助,包括修理漁船、贈送漁網、維修漁船馬達、重建房舍;協助培育作物幼苗,避免因土壤鹽化而使農作停頓;提供高中畢業生IT(資訊技術)訓練與建立婦女工作坊,提高災民的謀生能力;他們也設法送書給小朋友,補充學童的精神食糧。此外,在重建房舍的過程中,他們不忘引進效率較好的火爐,減少木材的使用,帶進環保概念。

但作為一個保育團體,IUCN斯里蘭卡更可貴的是,提醒其他政府與非政府機構,重視重建工作對於環境的衝擊。Alwis表示,該團體在受災嚴重的東南沿海地區已經深耕多年,掌握了許多調查資料,在當地有許多友人,再加上災後迅速進行的環境影響評估,給予他們一個獨特的制高位置。因此,藉由資料的分享,他們能夠協調中央、地方政府與各種不同的機構,盡可能合理地分配資金與資源,同時避免社福團體因不熟悉環境議題而在重建過程中傷害環境。例如,在建立新移民區的過程中,IUCN斯里蘭卡便說服其他機構避開生物多樣性熱點。

會中,Alwis撥放一段簡短的影片作為探討案例。影片中的場景位於Ambalantota省Wandurrupuwa地區的一個小漁村,紀錄了當地原本的生活情形、海嘯災後的慘況,以及到現在小孩終於能露出些笑容的過程。

除了這些個別的案例,Alwis也介紹了IUCN斯里蘭卡累積半年多經驗建立的「最佳行動守則」(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ly sound post-tsunami reconstruction),像是重建選址、外來入侵種處置、清理珊瑚與海岸等工作,每一項守則均包含詳細的定義與步驟,他們也發行3種語言的版本供其他團體參考,詳細資料可參閱http://www.iucn.org/tsunami/resources/guidelines.htm

不過,儘管有了守則,其他相關團體不一定會遵守,因此IUCN斯里蘭卡設立工作坊為政府與其他NGO組織提供訓練,目前這份守則的內容仍在持續累積中。

聽眾與主講人對話任職於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的盧淑妃問到斯里蘭卡清理珊瑚的經驗,Alwis表示,他們依然沒有有效的清理方式,只能依靠志工幫忙。同時他們也不想建立其他人工設施來保護珊瑚礁。環境資訊協會謝秀萍問:「以前有無預警系統?災後預警系統的建立情況?」Alwis表示:「斯里蘭卡有洪水、土石流,但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天災。另一方面由於當地經濟發展程度低,所以沒有災害預警的系統。災後,印度是試著建立自己的預警系統,而IUCN的區域委員會再也做這方面努力。」

台灣環境行動網李毓蓉則對斯里蘭卡政府的環境政策與意識感興趣。Alwis解釋道:「並不能說斯里蘭卡政府很有環保意識,但IUCN總能有辦法說服政府。」例如依據他們所做的環境調查,沙丘與紅樹林是很好的屏障,現在進行重建工作時也就保留這些地區。另外,李永展則根據台灣921的災後重建經驗,提出「社區」力量的重要性作為補充。

期待再相會整場座談中,可看出主講人Alwis的經驗分享激起了相當的迴響,也讓與會者對斯里蘭卡此一國人普遍陌生的國度,有了初步的理解。最後講座在主辦單位致贈感謝狀予Alwis的愉快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