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自覺出發 看見生物多樣性保育基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社區自覺出發 看見生物多樣性保育基礎

2007年12月24日
本報2007年12月24日沙鹿訊,陳品潔報導

21日台中縣政府主辦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生物樣性研討會」生物多樣性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消失中,全球也正與糧食危機、人類生存危機拔河。台灣雖位居世界一角,卻是自然資源與文化豐富多元之處,但是如何落實生物多樣性的保育?21日台中縣政府主辦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生物樣性研討會」,學者、官方與社區,齊聚靜宜大學,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如何從社區做起的經驗交流。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生態系三種層次的生物組織,和農、林、漁、牧、醫療、學術、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當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的危機,令產、官、學、民擔憂,但是許多長期且直接的變化或破壞,透過團體、學術界或公權力關心,往往時效太慢。回顧台灣過往生態事件,可以發現社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動的最前線。那社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到底該怎麼做呢?

靜宜大學生態所教授林益仁認為,生物多樣性不能脫離人的社會、文化單獨存在。當前動物分類學法則有普世皆知的拉丁學名,但是在不同文化、社會、語言中,會有不同的看法與說法,以青蛙為例,阿美族和泰雅族的說法就會不同。他更以司馬庫斯部落為例說明,「社區如何在自己的環境裡是認識動植物、昆蟲,這些經驗與知識和生態多樣性保育密不可分。」

人類學家與生態學家都對司馬庫斯部落使用與鴛鴦湖生態資源的模式和文化意義感到興趣。尤其人類學家對部落如何認識地方生態與資源利用感到興趣,「對科學家而言很平常的動植物,或許是社區的共同記憶。可以用這樣的角度,進一步看社區跟生物多樣性保育之間的關係,可以提供我們作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的策略與想像。」

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賴鵬智分享阿里山光華社區、政府、與地方業者生態保育的合作經驗。社區、政府單位與地方業者共同簽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公約,社區所有的人有責任認識生物特性,並教育遊客。公約當中要求每個人都不得輕易破壞環境,民宿業者不唱卡拉OK、並提醒遊客不大聲喧嘩,也要求遊客自行準備環保餐具,不提供拋棄式盥洗用具。社區的志工也會進行遊憩衝擊、環境噪音監測,與核心資源調查(飛鼠、螢光菇),希望讓自己的社區能夠朝永續發展的路持續地走下去。光華社區目前不但是螢火蟲的重要棲地,也是白面鼯鼠和螢光菇的樂園。

我們如何營造一個可以居住的空間?如何營造出一個適合人居住的空間?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勢必必須妥善地運用週遭有限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保育以社區為基礎立意良好,但是除了社區的努力之外,政府的政策規劃是否能夠與社區進行良好的交流,如何應用並尊重在地的經驗知識?這是施政部門在決策之前得更審慎思量的。